心理干预对新兵心理健康维护的效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心理干预对新兵心理健康维护的效果研究

张伟鹏

(武警云南省总队曲靖市支队卫生队云南曲靖655000)

【摘要】目的:对入伍新兵进行心理干预,探讨干预措施对维护新兵心理健康的效果,对其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将我部队新入伍的400名新兵对其进行常规军政训练科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进行护理干预措施,比较干预前后对新兵心理健康的状况。结果:与干预前相比,心理干预后新兵焦虑情绪的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抑郁情绪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SCL-90各因子包括焦虑、躯体化、抑郁、人际敏感、强迫等均呈现降低趋势。结论:对入伍新兵采用护理干预,对改善新兵的心理健康方面具有积极作用,以提高新兵的军队战斗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心理干预;新兵;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7-0017-03

新兵入伍进入军营后,作为国家的一个特殊群体,面对新的陌生环境及生活环境,角色的转变及重的体能训练、紧张的军营生活、新的人际关系及自身阅历认知能力受限等,使新兵处于过度应激的状态,难免存在不适应性,诱发心理障碍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而新兵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关系到部队的整体素质。心理和行为适应是新兵常见的心理问题,因此进行及时干预,尽快形成强有力的战斗队伍,以提升新兵的心理健康水平[1]。目前国家对新兵的心理健康维护方面受到高度的重视,心理干预措施作为一种有效的手段。它指在面对心理障碍时运用心理学知识,对受试者的心理进行培养、训练和调适等一系列的措施,达到缓解和消除心理及应激状态的一种方法[2]。对新兵的心理进行辅导,进一步了解新兵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的制定心理干预措施,能够给新兵提供积极地帮助,对增强新兵适应力、尽快进行角色转换、减少心理问题,从而改善新兵的心理健康状况使新兵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提高部队战斗力有积极作用。目前对新兵心理干预效果少见报道,本文通过对入伍新兵应用护理干预方法,对其效果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部队的入伍新兵400例。全部新兵均为男性,年龄在26~80岁之间,年龄17~24岁之间,平均(18.3±1.1)岁。其中初中人数66人,高中240人,大专及以上94人。所有入选者均排除存在酒精或有药物依赖、精神病史及神经系统病史等。

1.2方法[3-5]

开展新兵心理干预方法,主要包括健康教育专栏、心理沟通交流、进行心理咨询等多种方法组合的心理干预措施:(1)心理健康教育,针对新兵的心理特点及心理问题,以讲座形式定期每周开展2小时的集体心理健康知识,主要通过观看相关录像或请资深专家授课,内容主要不良的心理问题对自身影响、自我调控不良情绪、处理人际关系、克服心理障碍方法、尽快适应部队的生活环境方法。(2)加强心理沟通,主要包括人际沟通、自我认知、团队精神、恐惧消除、体验挫折、自我放松等,以班为单位,每周进行安排心理沟通课,进行组织新兵与干部的情感交流,新兵和新兵间交流沟通,通过娱乐活动,提高新兵的团对感、自我认同及当兵后具备的光荣感等。(3)心理咨询,可进行团体心理咨询,每周安排次,分别采用被动或主动方式,针对新兵的实况,解决共性的问题并及时有效的进行心理疏导排除心理困扰。

1.3评价方法

评价方法包括[6]: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中共有90个项目,主要感知觉、情感、思维、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生活习惯等心理因素,包括焦虑、抑郁、恐怖、强迫、躯体化、敌对、偏执、人际敏感、精神病性及其他等因子;焦虑自评量表(SAS)由20个条目组成,根据其严重程度分1~4级进行评定;抑郁自评量表(SDS)由20个条目组成,据严重程度每项目采用1~4级评定。通过对400名入伍新兵在集训开始及结束前1周内分别进行心理统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完成问卷和调查问卷,然后进行统计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用SPSS14.0统计软件对治疗后所得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比较。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两组之间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新兵干预前后焦虑比较

干预心理效果见表1,从数据中可知干预前新兵焦虑人数150例,通过计算可知发生率达到37.5%;干预后焦虑者降至102例,发生率降至25.5%,干预后效果明显好于干预前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表1新兵干预前后焦虑比较

3.讨论

目前国家对入伍新兵虽进行心理测试及心理访问,首先对心理素质较差的人员进行排除,但已入选新兵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对军训质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可能因新兵入伍部队严格的纪律,行为规范造成新兵产生紧张感,对心理健康方面存在巨大的冲击力及影响力,应激反应的强度、种类及持续状态对新兵造成一定的心理障碍,对心理健康造成影响甚者精神病。为适应现代军事的改革要求,心理干预作为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能够给新兵提供一定心理支持及帮助。新兵进行系统的干预是新兵快速、增强的有效方法,对改善新兵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部队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7-8]。

本文通过心理干预方法后,研究结果显示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新兵心理焦虑发生率从37.5%降至25.5%;新兵心理抑郁发生率从29%降至94例,均呈现下降,且与干预前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且SCL-90因子与干预后相对应的各因子比较后呈现明显好转。说明了干预措施有益于增强新兵心理康复,得到有效改善,因此,治疗效果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综上所述我们对维护新兵心理健康方面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相关的心理干预手段也应早期进行,是治疗心理康复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以提高新兵对心理健康辅导的依从性,使新兵的心理健康得到巩固和发展,有利于增强部队战斗力,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措施,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长春,汪周兵,陈林海,等.综合性心理干预对新兵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5,23(2):191-193.

[2]王真真,罗显荣,欧阳文纬,等.系统心理干预对新兵心理健康、个性特点和应对方式的影响[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3,38(2):163-163.

[3]任忠义,马秀玲,张涛.云南某部2814名新兵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1,29(3):204-205.

[4]赵彬,王焕林,高志勤,等.2013年某部新兵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22(4):560-562.

[5]沈兴华,彭云丽,孙忠明,等.综合性心理干预对远岛守卫战士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11):745-746.

[6]黄宇箭,张莉.综合心理干预对新兵心理健康水平及军训伤发生率影响的研究[J].人民军医,2015,58(5):482-485.

[7]董晓丽,解好群,薛峰.心理干预对新兵心理健康水平及军训伤发生率影响的研究[J].人民军医,2012,55(3):194-196.

[8]杨春,赵汉清,过伟,等.综合心理干预对新时期新兵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12):1850-1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