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性护理干预对胃穿孔腹腔镜修补术患者术后胃肠蠕动功能的效果评价张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7-17
/ 1

预防性护理干预对胃穿孔腹腔镜修补术患者术后胃肠蠕动功能的效果评价张柯

张柯

张柯

河南省三门峡市中心医院胃肠外科472000

摘要:目的:分析预防性护理对改善胃穿孔腹腔镜修补术患者术后胃肠蠕动功能的效果。方法:择取本院收治的58例胃穿孔腹腔镜修补术患者进行分析(选取时间自2018年7月~2018年12月),随机分组为对照组、研究组,分别提供常规护理、预防性护理服务,组间比较其术后胃肠蠕动功能情况。结果:研究组首次排便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胃肠鸣音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施行预防性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胃穿孔腹腔镜修补术患者术后胃肠蠕动功能情况。

关键词:预防性护理;胃穿孔;腹腔镜修补术;术后胃肠蠕动功能

因人们生活、饮食习惯变化,临床胃穿孔发生率逐年升高,多行腹腔镜修补术治疗。为促胃穿孔腹腔镜修补术患者术后胃肠蠕动功能恢复,需有意识施行预防性护理[1]。本文则探究预防性护理应用于胃穿孔腹腔镜修补术患者中的临床效果。

1.基线资料和护理方式

1.1基线资料

择取本院收治的58例胃穿孔腹腔镜修补术患者进行分析(选取时间自2018年7月~2018年12月)。遵循随机分组原则将5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对照组29例患者中男、女分别为17例、12例,其年龄在21岁~63岁间,年龄均值为(40.23±3.17)岁;研究组29例患者中男、女分别为19例、10例,其年龄在22岁~65岁间,年龄均值为(41.58±3.12)岁。比较两组胃穿孔腹腔镜修补术患者基线资料,结果显示无明显差异(P>0.05)。

1.2护理方式

为所纳入的58例患者提供常规护理服务,即疾病相关知识讲解、告知注意事项及生活指导等。

同时为研究组患者提供预防性护理干预,详细措施为:(1)预防性心理干预。为避免患者因各种因素所致不安、焦躁等负性情绪,需有意识于治疗各阶段施行心理护理干预。以温和的态度、温柔的言语与患者沟通,介绍成功病例消除患者顾虑,引导患者积极面对疾病,配合治疗。(2)预防性健康宣教。为避免患者因缺乏正确疾病认知而不配合或导致不必要并发症,需强化宣教力度,除疾病、手术治疗相关知识外,需告知患者如何掌握护理技巧、呼吸节奏、舒适体位摆放、伤口护理、自我情绪调节等,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及临床依从性。(3)康复锻炼。须确保胃穿孔腹腔镜修补术后患者绝对卧床休息,静卧期间,为促患者机体血液循环、改善其机体状况,可指导、协助患者做一些简单康复训练,如术后24h可指导患者行简单肢体伸展,运动时需避免力度过大而引发疼痛。病情稳定后,指导患者行半翻身运动。患者可下床走动时,指导患者做简单康复锻炼,如沿走廊散步等。(4)预防性生活指导。为保障患者生活质量,需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作息、运动等生活习惯。

1.3评价指标

通过记录、分析两组患者的胃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以评估、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胃肠蠕动功能情况。

1.4数据处理

采用SPSS18.0软件处理结果数据,结果指标以(`c±S)表示,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胃肠蠕动功能情况可知,研究组首次排便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胃肠鸣音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下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胃穿孔为胃溃疡所致常见并发症的一种,该疾病的发生与患者的不良饮食习惯密切相关,临床治疗时多采取手术治疗,其中腹腔镜修补术于临床较为常用,且有一定疗效[2]。但胃穿孔腹腔镜修补术后,患者胃肠蠕动功能受到不同程度影响,不利于患者疾病康复。为此需施行护理以促术后胃肠蠕动功能的恢复[3]。

预防性护理通过对胃穿孔腹腔镜修补术患者施行预防性的健康宣教、心理护理干预以避免或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提升患者的临床依从性及自我护理能力,以促胃肠蠕动功能恢复。另一方面,科学指导患者健康生活、适当运动,对促胃肠蠕动功能恢复、提升生活质量有积极意义[4]。

综上,对胃穿孔腹腔镜修补术患者施行预防性护理能有效改善其术后胃肠蠕动功能。

参考文献:

[1]姜丽.预防性护理干预对胃穿孔腹腔镜修补术患者术后胃肠蠕动功能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1):247.

[2]邹蓉,袁财莲,付晓兰等.针对性护理对胃穿孔腹腔镜修补术患者术后胃肠蠕动功能的影响探究[J].医学信息,2016,29(5):290-291.

[3]耿炜,杨媛,蒋婉等.腹腔镜行胃穿孔修补术患者的优质护理效果观察[J].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2016,10(2):148-149.

[4]胡述静,龙春花,陈桂兰等.PDCA模式对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患者术后营养状态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6,22(22):2752-2754,2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