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黄陵矿业公司一号煤矿班组综合能力的对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强化黄陵矿业公司一号煤矿班组综合能力的对策研究

董涛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黄陵矿业公司一号煤矿陕西黄陵727300

摘要:本文从思想稳定、制度建设、班子建设、机制创新四个方面阐释了强化班组综合能力提升的努力方向,厘清这四个方面的逻辑关系,以期强化班组的生产力和战斗力,最大限度发挥班组凝聚力转化为效益最佳化带来的利好。

关键词:综合能力;班组建设;生产力;战斗力;凝聚力

班组是企业最基本的单元,也是企业提升生产指标、推进人员素质稳步提升、培育驾驭生产的综合型人才的“责任田”。而班组建设核心力的有效着陆点则取决于班组建设的绩效。笔者认为,只有提升班组团队的凝聚力才是推动班组综合能力建设的基础。所谓企业一盘棋,上下同心的落脚点不仅在于企业各部门的衔接,更主要的是班组这个创造生产力最小个体的固体之本。进而,加强班组综合型建设,形成独具特色的班组管理框架,缔造班组强大的凝聚力就是实现生产力和战斗力的有力保障。

一、思想稳定是增强班组综合建设的基础

班组的稳定主要是人员思想的稳定。从大多数情况看,一般出现班组思想波动主要集中在:安全生产事故、企业改制、制度落实、班组长管理方式、工资分配五个方面。安全事故的发生暴露的就是班组管理中存在的缺陷;而企业改制中职工首先考虑的是自身利益维护;在制度落实上如果走了歪路、班组长管理方式粗暴、工资考核不透明等,这些现实中存在的因素必然在职工思想上产生极大波动。因此,我们要充分班组建设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大胆尝试和使用“四及时”即及时掌握职工思想动态、及时与职工进行心理沟通、及时解决职工生产生活中的难题、及时做好各项政策的解释工作。把职工最敏感的事做成最放心的事情,切实维护班组队伍稳定,进而促使企业的和谐劳动关系创建工作。

二、制度建设是提升班组凝聚力的保障

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班组的管理离不开制度的规范。而符合企业实际,具有促进提升管理的无非是规范制度建设和有效落实。班组建设不能脱离实际,脱离实际会给职工造成纸上谈兵、操作性不强等“脱轨”现象。就此而言,班组制度的建设要本着简约、务实、管用的原则,从班组管理的实际出发,按照“边用边实践边完善”的管理思路,不断完善班组各项制度,做到班组事务有章可循,班组内的各项事务讲程序、有规矩、守章法。既要注重实体性制度建设,又要注重程序性制度建设,确保达到制度的可操作性。要努力实现各项管理制度整体功效的发挥,形成相互协调,共同发挥作用的目的。

三、班子建设是提升班组凝聚力的助推器

加强班组长和班组团队建设不仅是管理的导向,更是一面镜子。班组长自身素质的提高是带好班组团队的前提,企业在班组的选拔上要立足实际、注重对综合型班组长的培养和选用,同时要加强班组班子的管理和考察。班组长班子要在班组内部大力开展民主集中制,对出台的各项制度和考核要按照“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最好推广。尤其是班组班子的团结可以增强班子的整体活力。班组长要按照现代企业班组管理的要求,增强班组决策的透明度和职工参与度,形成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管理体制。班子成员之间要从尊重、信任、支持、理解的愿望出发,通过多种途径加强班子之间沟通、加强与职工之间的沟通,及时化解各种矛盾,努力在班子成员之间、班子与职工之间营造一个思想上互相交流、工作上互相支持、生活上互相关心的氛围,做到事业同心、目标同向、工作同步,创造一个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四、机制创新是增强班组自主管理的保障

随着企业管理的进一步规范,班组的自主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班组的管理要从“事”“物”管理向“以人为本”管理转变;由传统管理向班组文化管理转变。管理方法必须由被动执行向主动思考转变。转变的过程必须要让职工看到自身和团队的进步,增强其自豪感和荣誉感,职工对管理工作也就有了认同感。由此,班子的管理必须深挖内部文化内涵,更新观念,进行制度创新和路径创新,不断激发班组的活力,激发职工的潜能,将班组职工培育成勤奋、敬业、创新、进取的新型社会主义劳动者,并将这种创新力和活力有效转化为企业不断发展的生产力和战胜各类市场危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班组建设是一项基础建设工程,不仅事关企业发展大局,更是企业各项举措得到有效实践的保障性团体。做好班组建设不仅是企业应对危机、困难的法宝,更是企业做大做强立于不败之地的珍贵财富。做好班组综合建设需要企业各部门、各级管理人员紧密地加强协作,形成整体合力,为班组开展工作营造氛围,班组更要在管理创新上不断思考,使职工的潜力和班组团队的凝聚力得到最大彰显,班组的凝聚力就一定能转化为效益最佳化的。

参考文献:

[1]郭萍.质量建设引领创新发展——国网陕西检修公司段家运维班“五型”质量信得过班组创建纪实[J].中国质量.2017(05).

[2]戚俊丽.构建有特色的综合绩效考核体系——卓越绩效模式在山东高速的落地与推进实践[J].中国质量.2017(04).

[3]刘小林,向国林.基于系统而思考基于发展而定位——成飞公司班组长培训模式探讨[J].四川劳动保障.2016(S2).

[4]杜艺珊,刘鹏,席酉民.基于下属视角的领导力研究——领导距离的影响作用[J].管理现代化.2016(06).

[5]周群法,华斌.统一的企业文化在班组落地探讨[J].当代电力文化.2016(10).

[6]张喜云.浅谈企业班组管理和班组长的重要性[J].办公室业务.2016(10).

[7]沈卫娜.如何在企业内持续有效地开展QC小组活动[J].科技与企业.2016(07).

[8]陈运涛.落实卓越绩效模式的七步法[J].中国质量.2016(01).

[9]井永水,翟红.以卓越绩效模式创新班组管理[J].山东冶金.2015(05).

[10]李成国,陈光斌,陈金.提升班组长素质实现高绩效班组管理[J].农电管理.2015(04).

[11]RaymondLoi,NgoHang‐Yue,SharonFoley.Linkingemployees’justiceperceptionstoorganizationalcommitmentandintentiontoleave:Themediatingroleofperceivedorganizationalsupport[J].JournalofOccupationalandOrganizationalPsychology.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