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地铁综合系统主要作用及系统构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当前地铁综合系统主要作用及系统构成

戴荣文

南宁轨道交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运营分公司广西南宁530029

摘要:近些年来,城乡经济都获得了迅速进步;面对新的形势,地铁交通在新时期的交通体系中逐渐占据了更重要的位置。相比于其他类型的交通设施,地铁交通表现为更明显的快捷性以及安全性,因此受到了更多的认可和接受。然而不应当忽视,整个地铁的内部构造表现为相对复杂的特征;一旦突然发生了火情,那么地铁安全将会遭受影响;在严重情况下,地铁火灾还可能伤害到乘坐地铁的乘客安全。由此可见,针对运行中的地铁有必要布置防灾报警,通过系统化组网的方式来优化报警性能。通过优化报警组网的措施来提升地铁防灾的性能,有利于消除火灾给地铁乘客带来的威胁。

关键词:地铁防灾报警系统;组网;布置

引言:

目前的状态下,很多城市居民都选择了乘坐地铁,这是由于地铁交通可以在较大限度内节省出行时间,同时也消除了交通堵塞带来的不良影响。地铁内部具有封闭性的特征,如果不慎监管那么很可能突然出现火情,而迅速蔓延的地铁火灾将会伤害到乘客,甚至出现严重度较高的伤亡现象[1]。由此可见,针对地铁火灾有必要综合运用多样化的手段来进行防控,确保从根源上消除地铁火灾的威胁。防灾报警系统建立于智能化的前提下,通过运用智能化的措施来提供精确的报警信息。由此可见,防灾报警系统本身具备信息化与智能化的优势,因此值得在新时期的地铁运行中推广运用。

一、基本的组网模式

目前的状态下,地铁运行的基本目标就在于保障乘坐地铁的安全性,对于乘客安全给予了全方位的保障。这是由于,地铁本身具有密闭性的特征,一旦出现火灾那么将会迅速进行蔓延,对于乘客带来了很严重的伤害。防灾报警系统可以缩写为FAS,在这之中涉及到各个智能化模块。与此同时,防灾报警系统应当设计为特定的组网模式,对此有必要进行全面的改进[2]。

从组网方式的角度来讲,FAS系统设有光纤环网,针对各个时间段的地铁运行都能完成通信传输。控制中心可以接收实时性的分控信号,然后再去传输特定的信号。整个组网系统配置了两条彼此独立的光纤,而通信光缆应当与整个系统实现密切的连接。在上述模式的支持下,对等式环网就具备了双环拓扑的可靠结构,同时也能运用跳接的方式来传输精确信号。对于FAS系统来讲,各层次的分控机以及主机都构成了网络中的点;一旦遇到了节点故障,那么其他节点并不会遭受干扰,仍可以保持运行。FAS的分机可以显示实时性的网络故障状态,对于故障点进行精确的显示。如果出现了故障,系统就能运用自动化的方式来选择路径,经过重组就能生成通讯子网络。

对于车站设备有必要配置监控系统,而监控系统与防灾报警模块应当连接在一起。在同个空间中,应当相邻布置车站级与中心级的监控系统,而二者分别连接于标准接口。系统设备兼具防灾性能与运行辅助的性能,因此通常可以用来监控实时性的地铁运行。如果突然遇到了灾害,系统对其应当能提供实时性的报警指令,然后监控模块就能用来调控运行。在完成相应的处理后,FAS针对返回的实时性信息应当能进行精确的接收[3]。由此可见,防灾报警设置了特定的优先权。具体在布置回路的过程中,选择首尾相连的模式来完成接线处理。

二、具体的组网布置以及技术运用

(一)布置探测器和电缆设备

在地铁空间中,地铁探测器具有感应温度和感应烟雾的功能,针对此类探测器有必要适当予以布置。一般情况下,在车站入口或者车站出口的通道、车站办公用房、公共区及附属房间中都可以布置上述的探测器。然而,某些房间并没有配备气体灭火,对此不可以设计感应温度的探测器,而只能安装感应烟雾的装置。感温电缆适合安装的区域为电缆竖井、电缆线通道、桥架及其他位置。在完成设计的基础上,对于感温电缆还需进行全方位的维护。具体的措施为:设计人员可以把监视模块安装于电缆线路上,对此最好设计为双路监视的状态。一般情况下,可以选择蛇形布置的线缆线路[4]。

(二)声光报警与应急照明

遇到突然出现的火灾状况,防灾报警模块对于应急照明就要予以紧急启动,对其有必要设计为强制性的启动。地铁设有专用性的照明回路,对于实时性的反馈信号都能进行精确的接收。通常情况下,对于公共区、站内房屋及其他空间都要布置应急照明。地铁空间不能缺少声光报警的装置,然而如果设计了过多的声光报警那么乘客将会感觉到慌乱。为避免上述状态的产生,设计人员不必在公共区或者站厅位置上安装声光报警的设备。声光报警器设有CCI的专用模块,通过这种措施来驱动整个的地铁报警系统。

(三)联动式的地铁消防

对于地铁站应当配置联动式的消防装置,在启用联动设施的状态下,就能操控现场的各个模块。在应急状态下,针对非消防电源有必要进行切断处理,确保迅速断开三级负荷开关以及变压母线。为了在最大限度内缩小断电影响的面积,针对地铁内部的整个空间都要划分多层次的防火分区。此外,消火栓、挡烟垂幕以及防火卷帘门也是防灾报警体系中的必要部分。在高架车站应当配备消防泵,确保迅速扑灭火灾[5]。

结语:

从地铁智能化的角度来讲,对于地铁应当布置专用的报警防灾系统,确保因地制宜选择适当的组网措施来完成整个系统的施工与建设。具体在设计时,针对报警系统有必要运用特定的组网方式,对于非消防性质的电源都要予以切断处理。在火灾报警的现场,智能模块应当能控制实时性的地铁火灾信息,在此前提下设置专用的消防报警模块。未来在实践中,与地铁防灾报警密切相关的各项技术措施还将会逐步完善,在此基础上服务于系统组网模式的全面改进与提高。

参考文献:

[1]张宇.浅谈城市地下轨道交通防灾报警系统的组网与布置[J].门窗,2014(11):393.

[2]熊贤树,吴志梁.地铁防灾报警系统(FAS)与设备监控系统(BAS)调试内容概述及FAS、BAS系统方案的探讨[J].中国新通信,2015(10):57-58.

[3]田茂.地铁自动化控制相关系统的对比及应用[J].铁道技术监督,2012(04):50-53.

[4]南景宏.天津地铁2号线车辆火灾报警系统[J].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13(02):71-72+76.

[5]金宇.南京地铁1号线南延线火灾报警系统的组成及控制[J].科技促进发展,2011(S1):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