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盆底康复训练对预防产后尿失禁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7-17
/ 2

产后盆底康复训练对预防产后尿失禁的研究

易辉兰

株洲市妇幼保健院妇科,湖南株洲412000

摘要目的:设计对照实验,探讨产后盆底康复训练在预防产后尿失禁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6月接收治疗的120例头胎、足月、顺产健康产妇为研究对象,产妇产后在接受常规产后护理的基础上接受盆底肌肉康复器辅助盆底产后康复训练,对产妇盆底肌训练前后盆底肌力变化情况以及电测肌电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结果:产妇康复训练后盆底肌力恢复显著,肌电力显著增加,且该统计结果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盆底康复训练能够有效提高产妇盆底肌力,对于预防产后尿失禁发生具有很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盆底康复训练;产后尿失禁;预防

妊娠和分娩会造成产妇盆底肌支持功能损伤,分娩初期主要表现为尿失禁。临床体征为咳嗽、大笑、打喷嚏等腹压突然增大时的尿液不自主从尿道口流出[1]。如果不重视产后盆底肌康复训练,还有可能造成子宫脱垂、阴道前后壁膨出以及性功能障碍等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临床研究发现,加强对产妇盆底功能的康复训练,对于促进产后盆底肌功能性恢复,预防产后尿失禁以及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以统计学原理研究盆底康复训练在预防产后尿失禁方面的临床疗效,以下是本次研究的全部内容。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以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6月接收治疗的120例头胎、足月、顺产产妇为研究对象,120例产妇年龄介于22~3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6.5±3.4;产妇孕周在38周~42周之间,平均为39.3±0.9周;新生儿体重介于3.0~4.5Kg之间,平均体重为3.6±0.5Kg。

1.2方法:患者在接受常规产后护理的基础上还要接受盆底肌肉康复器辅助进行盆底产后康复训练,主要训练包括:①盆底生物反馈:将电子生物反馈治疗仪置于产妇的阴道内,以模拟的声音信号或者是视觉信号检测产妇的盆底肌能否正常活动;②阴道锥体训练:该项训练项目主要是通过逐渐增加椎体的重量以恢复产妇的阴道收缩功能,缓解患者在腹内压增大时不自主漏尿现象。每项训练每次持续不少于20min,每周辅助治疗2次,以8周为1个治疗疗程。

1.3评价指标:应用手测盆底肌力测定法(GRRUG)检测产妇康复训练前后的盆底肌肉肌力,以会阴肌肉收缩质量、肌肉收缩保持时间、肌肉收缩次数作为测试结果评价指标,将会阴肌力分为0~V级,III级及以上表示康复训练效果显著,此外还要应用盆底生物反馈治疗仪盆底肌收缩产生的最大肌电力。①0级:产妇会阴肌在刺激下无收缩;②I级:产妇会阴肌在刺激下收缩1次,仅表现为极轻微的颤动,持续时间为1s;③II级:刺激下阴道表现为不完全的收缩,收缩次数为2次,持续2s;④III级:刺激下产妇阴道表现为完全收缩,但是无对抗性,收缩次数为3次,持续3s;⑤IV级:刺激下产妇阴道表现为完全收缩,并有轻微对抗,收缩4次,持续4s;⑥V级:刺激下产妇阴道表现为完全收缩,并具有持续的抵抗性,收缩次数大于5次,并且持续时间为5s及以上。

1.4统计学分析:以统计学软件SPSS22.0对产妇康复护理前后盆底肌力以及肌电力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以百分比或者均值±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以t检验或者χ2检验表示组间差异,P<0.05记为统计结果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产妇产后以及康复训练8周后的盆底肌力以及盆底肌电力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康复训练后产妇盆底肌力显著提升,且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产后盆底肌电力测定结果表明,产妇总肌电值、I类及II类肌纤维肌电力值均显著提高,且明显高于训练前,具体统计结果见表1、2。

3结论

产后尿失禁是一种临床常见的产后妇科并发症,严重影响产妇正常生活[2]。妊娠和分娩过程子宫极度膨胀,产妇的盆底神经肌肉、结缔组织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尤其是初次妊娠的产妇,忽视产妇产后康复训练往往会造成产后尿失禁,此外还可能对产妇性功能产生影响。产后盆底肌康复训练的目的在于通过刺激盆底肌逐渐恢复产妇盆底肌神经肌力,增强产妇阴道及尿道括约肌力,从而达到预防以及治疗产后尿失禁的作用[3]。

目前临床用于盆底肌康复训练的方式主要是根据不同患者制定个体化的电刺激结合阴道椎体训练逐渐恢复产妇盆底肌力[4]。通过适宜的电刺激刺产妇阴部神经传入以及传出纤维以及阴道椎体训练,既可以增强产妇肛提肌及阴道周围横纹肌的功能,又可以有效抑制逼尿肌核的兴奋性,从而达到加强尿道以及膀胱颈的支撑作用,升高尿道关闭压,并且有效抑制逼尿肌的收缩性[5]。此外,有效的胸腰段电刺激可以通过兴奋交感神经引起产妇膀胱颈部以及尿道近段的收缩,此外还可以达到松弛膀胱底部的作用,因此康复训练可以有效预防及治疗产后尿失禁。

综上所述并结合本次研究结果,得出产后盆底肌康复训练能够有效激活阴部传入、传出神经,恢复阴部肌力,在预防及治疗产后尿失禁方面具有很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冷秀兰,董玉楠,阮莉妮.盆底肌康复训练联合护理在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中的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14):81-82.

[2]李淑玲,廖惠漩.盆底康复训练对预防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1,36(13):73-74.

[3]董玉楠,冷秀兰,阮莉妮,等.盆底功能康复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研究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14):1-2.

[4]窦丽.产后盆底肌群康复训练防治初产妇阴道分娩尿失禁效果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4,9(7):193-194.

[5]陈玉清,裴慧慧,陈蓓,等.盆底康复训练对改善产后盆底肌功的作用[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3,28(3):235-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