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CT设备远程诊断技术的介绍及维修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8-18
/ 1

螺旋CT设备远程诊断技术的介绍及维修应用

郭子威

郭子威

(江苏省徐州市矿务集团总医院影像中心221006)

【摘要】在3G无线技术支持下,对于CT的维修和保养有很大的积极辅助作用,对于医院设备的维修及时性和便利性方面,有了极大的提升

【关键词】3GPhilipsCTCT设备远程诊断

【中图分类号】R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3-0352-02

在当前的医疗环境和医院发展背景下,对于大型医疗检查设备的要求越来越高,如果出现故障,维修的及时性,准确性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严格。早期,由于交通的不便利,售后维修人数的限制等,维修的及时性受到很大影响。为了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维修的方便性,各大公司纷纷开始研究和推行远程诊断技术。

设备远程诊断技术的发展是基于网络技术的发展之上。20世纪90年代刚有互联网时,上网使用最为普便的一种方式是拨号上网。早期的第一代远程诊断技术就是基于此技术基础之上的,利用拨号上网原理进行设备的远程诊断。但由于56kmodem中的56k是带宽,下载最快速度大概是7KB,因受电话线质量等因素影响,全速56K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且经常出现掉线的况。所以当时的功能仅仅是单向的从医院大型设备上下载一些日志文件到服务器上进行分析,无法做到双向传输和大数据量的传输工作。随着无线通讯技术的出现,第二代远程设备诊断技术出现了。3G是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是指支持高速数据传输的蜂窝移动通讯技术。3G服务能够同时传送声音及数据信息,速率一般在几百kbps以上。其下行速度峰值理论可达3.6Mbit/s,上行速度峰值也可达384kbit/s。3G技术的主要优点是能极大地增加系统容量、提高通信质量和数据传输速率。此外利用在不同网络间的无缝漫游技术,可将无线通信系统和Internet连接起来,从而可对移动终端用户提供更多更高级的服务。由于有了新的网络技术,更高的网速,更稳定的网络,所以新的远程诊断技术也就应运而生,可以进行数据的双向流通和大数据量的传输。

飞利浦公司推出的PRS系统是这两年新推出的换代产品,硬件配置有思科路由器,3G无线网卡构成,采用3G无线技术。公司给每个设备配备对应的IP地址,在公司远程维修中心,可以在线收集每台设备的运行日志,监控设备运行情况。早期的远程诊断仅仅是用来在出现故障以后,因为无法及时到达现场,所以先利用远程获取设备维修日志里的故障代码或者是部分故障记录,从而预先进行故障评估,准备相应的备件以节省时间。而随着网速的提高和带宽的增加,现在的系统可以做到24小时实时的监控,并且可以上传和下载文件,不光单纯是维修的日志和故障代码,更多的是实时监控整个设备的运行情况,在故障出现之前就做出预警,并提示出相对应的部件。工程师就可以节省现场诊断的工作,只需提前准备相应备件到达场地进行故障维修更好即可,大大节省了时间,提高了维修的主动性。

我院使用的PHILIPSBRILIENCE64层螺旋CT,安装了PRS系统以后,经常能感受到远程监控的优点。前段时间,偶发扫描中断的情况,但是重新点击扫描按键以后又都能正常进行。因为只是偶然出现一次,所以没有进行排查,但过了两天,厂家的维修工程师打电话过来咨询设备使用情况,提到了中断扫描的故障,并提示说通过PRS系统监控发现,图像数据重建柜里有一块SCSI硬盘出现了坏道,需要注意,并提醒医院设备有可能因硬盘问题出现停机现象,公司提前将对应硬盘发到医院,如出现停机现象,可及时更换以节省时间。通过类似情况,这种主动式的维修将大大提高医院的满意度,节省医院的等待时间。另外,工程师之间的交流也会更加的深入和具体化,因为远程的工程师可以通过网络实时观看机器日志,了解机器故障,可以和现场的工程师进行交流。对于小的问题,远程指导解决,既节省了医院的维修时间,也提高了维修的效率;对于疑难的问题,现场的场地工程师也可以通过网络请求上级资深工程师一起讨论,指导维修工作。而且一些诊断的程序可以从远程直接发送到医院的设备上,这样就更方便维修工作的开展。

随着网络的发展及设备集成化的发展,以及大型医疗设备售后要求的提高,设备的远程诊断技术肯定会广泛的应用和推广,一方面作为现场维修的补充,另一方面也可以降低维修的成本,大大提高维修的效率。

参考文献

[1]WilliamStallings,ComputerNetworkingwithInternetProtocolsandTechnology,PrentisHall,2003计算机网络—互联网协议与技术(英文版)[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8

[2]WilliamStallings,白国强译,网络安全基础:应用于标准(第三版)[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8

[3]秦维昌主编医学影像设备学[M]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