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 2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王盛成

黑龙江省通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150900

一、选种、育秧

1.整地

提倡秋做床,秋季没有做床的春季做,苗床最好施用充分腐熟的农肥。早春要翻耙,耕深12—15厘米,清除根茬,打碎坷拉,整平床面,然后每100平方米施尿素2公斤,磷酸二铵5公斤,硫酸钾2.5公斤,肥料均匀施在置床上,用耙子混拌入3厘米土层内。床面一定要整平,轻镇压苗床。

2、选种

水稻培育前,选种工作是十分重要的,结合实际的自然条件和地域特点,选择合适的品种,还要观察这个品种的外形、特性、种子是否纯净、是否携带病虫害等,一定要细心多观察种子的形态,以及是否存在破损情况。同时我们还要特别重视水稻稻种的内在因素,如直链淀粉、胶稠度、糊化温度、蛋白质等的含量是否适度等,其主要原因在于水稻的产量很容易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

3、浸种消毒:目的是使种子充分吸水有利发芽,同时消毒防治恶苗病。目前生产上消毒药剂很多。恶苗净(多效灵)用的较为普遍。本品每袋100克,加水50公斤,搅拌后浸种40公斤,常温浸种5~7天,浸后不用清水洗可直接催芽播种。

4、催芽:催芽在28~32℃温度条件下,芽整齐一致,有催芽器用催芽器最好,无催芽器的可在室内地上,火炕上或育苗大棚内催芽。具体操作,先把浸种好的种子捞出,放入40~50℃的温水中预热,待种子达到温热(28℃左右),立即捞山,装到种子袋中,放置到室内垫好的地上(地上垫30厘米稻草,铺上席子);或者火炕上,也要垫好,种子袋上盖上塑料布或麻袋、袋内插上温度计,随时看温度,使温度不低于28℃,也不高于32℃,同时保持种子湿度,每隔几个小时上下翻倒一次,使种子温度尽量上下、左右温度、湿度保持一致。特别注意的是,种子在发芽的过程中自己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使温度自然升高,稍不注意就会因高温烤坏种子,一般2天时间就能发芽,当破胸露白80%以上时就开始降温,适当凉一凉。芽长一毫米。

5、播种

5.1播种时期的确定,根据当地当年的气温和品种熟期确定适宜的播种日期。水稻发芽最低温为10~12℃,因此当气温稳定通过5~6℃时即可播种。

5.2播种量播种量多少直接影响到秧苗素质,只有稀播才能育壮秧。多年研究结果表明,旱育苗每平方米播量干籽150克(3两),芽籽200克(4两),机械播秧盘育苗的每盘100克(2两)芽籽。钵盘育的每盘50克(1两)芽籽。超稀植栽培每盘播35~40克(0.7~0.8两)催芽种子。总之播种量一定严格掌握,不能过大,对育壮苗和防止立枯病极为有利。

5.3播种方法

隔离层旱育苗播种:在浇透水置床上铺打孔(孔距4×4厘米,孔径4毫米)塑料地膜,接着铺2.5~3厘米厚的营养土,每平方米浇1500倍敌克松液,5~6公斤,盐碱地区可浇少量酸水(水的pH值4),然后用手工播种,播种要均匀,播后轻轻压一下,使种子和床土紧贴在一起,再均匀覆土1厘米,然后用苗床除草剂封闭。播后在上边再平铺地膜,以保持水分和温度,以利于整齐出苗。盘育苗播种:秧盘(长60厘米,宽30厘米)育苗每盘装营养土3公斤,浇水0.75~1公斤播种后每盘覆土1公斤,置床要平,摆盘时要盘盘挨紧,然后用苗床除草剂封闭。上面平铺地膜。

钵盘育苗播种:钵盘规格目前有两种规格,一是每盘有561个孔的,另一种是每盘有434个孔的,后一种能育大苗,因此提倡用434个孔的钵盘。播种的方法是先将营养床土装入钵盘,浇透底水,用小型播种器播种,每孔播2~3粒。(也可用定量精量播种器),播后覆土刮平。

5.4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必须根据具体条件决定:从品种类型看,一般分蘖力弱,秆矮,株型紧凑,叶片短、挺直的品种宜密,反之宜稀;从土壤水条件看,肥田宜稀,瘦田宜密,但特别瘦薄和施肥水平低的田,只能略密;从地区情况看,气温较高、雨量较多的地区宜稀,反之宜密;从前作、栽插时期看,迟栽的比早栽的宜密。

二、水稻的管理

1、及时除草

杂草占据水稻的生长空间,会吸收水稻的营养,而且使水稻的生长环境变拥挤,影响长势。及时去除杂草,能疏松土壤,也避免了杂草携带的病虫给水稻带来危害。除草的方式主要有弯腰耘和立耘两种。如果采用弯腰耘的方法的话,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拔除杂草、浮根的时候,要保证做到稻根周围泥平、草净。

2、合理灌溉

水稻的生长必备因素是水,因此灌溉工作至关重要,水稻根系的生长以水为依靠,所以灌溉工作不能是盲目的,要科学合理,在适宜时期进行灌溉,对水的控制,要以增氧、通气、养根、活根为中心,增强根系活力为目的。返青期以适当深水灌溉有利返青,孕穗期、始穗期至齐穗期保持浅水灌溉,灌溉条件较好地区其余时期均以保持湿润为主。

3、防治病虫害

按照《无公害食品水稻生产规程》的规定,应使用低毒、高效、低残留的农药,做到安全无污染。执行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

稻瘟病防治:每亩可选用75%三环唑25-30克兑水50-60公斤喷雾;纹枯病防治:合理施肥,科学排灌,改善田间小气候,提高组合抗病能力,严重时用20%井岗霉素水溶性粉剂25克/亩兑水50-60公斤,针对稻株中下部喷雾;白叶枯病防治:可用消菌灵、叶枯宁、消病灵、菌毒清等药剂;防治立枯病、根腐病,可用敌克松。

虫害防治。一是物理防治,采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蛾类、叶蝉、稻飞虱、蝼蛄等害虫效果好;二是生物防治,利用稻田青蛙、放养赤眼蜂、稻田养鱼、养鸭等减少害虫为害;三是药物防治,严禁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或具有三致毒性(致癌、致畸、致突变)的农药。防治稻飞虱:分蘖期当百穴虫量达1000头,穗期百穴虫量达500头,可用扑虱灵和毒死蜱防治,严禁使用菊酯类农药,褐飞虱对吡虫啉类农药抗性达高抗水平,必须停止使用;防治三化螟:在螟卵孵化初盛期,进行药物防治,在幼虫2-3龄时可用抗虫灵、三唑磷、锐劲特防治;防治稻纵卷叶螟:当分蘖期百穴幼虫50-100头、孕穗期百穴幼虫40-60头以上或开始出现卷叶时,卷叶率达5%,可用药物进行防治,用药与三化螟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