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与实施救援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与实施救援的思考

周小燕

河源市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中心517000

摘要:危险化学品企业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目的在于当事故发生时,能够提高救援工作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但是,企业所制定的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与环境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兼容性不强,对环境污染风险控制不足,加上应急预案对事故本身的针对性不强,导致应急预案的实用性不够强。本文对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与实施救援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就相关的对策进行探讨。

关键词: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实施援救

应急预案即针对可能出现的生产安全事故,为保证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的采取相关救援行动,降低事故的影响范围而制定的相关计划或者方案。危险化学品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随时可能出现事故,所以需要制定应急预案,确保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1危险化学品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与实施救援中存在的问题

1.1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与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兼容性不强

危险化学品企业主要从事危险化学品的生产、经营、运输等活动,也会使用危险化学品,并对废弃危险化学品进行处置。按照《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危险化学品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以及可能出现的事故,制定相应的生产安全应急预案。同时,要将制定好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上报给企业所在地区的市级人民政府,由专门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部门对其进行备案。危险化学品事故是在对危险化学品进行相关操作的过程中,由于发生意外或者自然灾害等,可能会出现危险化学品泄漏的问题,火灾引起燃烧、爆炸等事故。危险化学品一般都具有毒性,加上其具有特殊的理化性质,所以在事故发生时,会对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还可能危及到相关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危险化学品企业还需要制定相应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危险化学品企业所制定的两套体系中,一套是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要求,编制而成的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一套是根据环境保护部门的要求,制定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这两套体系的制定标准不同,相互之间的关联性不是很强,没有充分考虑到两者之间的互补性和兼容性,管理难度会比较大。在这样的情况下,也会降低事故应急处理的有效性。

1.2环境污染风险控制不足

危险化学品事故一般发生得比较突然,来势也比较凶,企业在对事故进行处理时,一般先想到的是对事故本身进行控制,将环境污染风险控制放在次要的位置,这样就很容易在发生事故的时候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例如,在重庆开县的天然气井喷事故中,由于对事故的处理不当,对环境造成特别严重的污染,给国家带来巨大的损失。在该井喷事故中,没有在第一时间采取放喷管线点火措施,井喷过程中产生的许多气体带有毒性,如硫化氢,这些气体迅速的扩散到空气中,在很短的时间内就造成大面积的环境污染。在这次事故中,受灾人数达到9.3万人,其中有6.5万人被迫疏散转移。在医院门诊接受治疗的人次达到27011,遇难者多达243人,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8200余万元。根据对大量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事故的分析,能在最短时间内控制住事故的影响单位,应急救援时一般会紧急释放气体,或者采用大量的水进行洗消,如没有设置相应的事故应急池,这样就会对空气和水体造成很严重的污染。

1.3应急预案对事故本身的针对性不强

危险化学品企业事故应急预案应该要对事故的基本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确定出危险目标,以及其危险特性。同时,在应急预案中还应分析事故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指定专门的应急机构,并明确应急机构的职责,对整个应急过程进行监测,给出具体的事故处理方案等。此外,应急预案还应包含应急演练、公众教育等内容,这样的应急预案才算完整。但是,有的危险化学品企业所制定的事故应急预案中,更偏重的是对各种事故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的安排及职责进行详细规划,而没有针对在各种事故的实际情况给出具体的处理方案。比如,火灾、爆炸、泄漏等事故发生时的现象、具体情况会不同,所以不同事故应有不同的应急监测方法和救援措施。但在应急预案中对这些内容的描述都十分简单,对于响应分级、应急保障、培训演练计划等,都不够明确,这就会影响到事故的救援。

2危险化学品企业事故应急预案与实施救援的对策

2.1提高应急预案的针对性

危险化学品企业编制事故应急预案的主要目的,是对事故进行预防和控制,以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并避免事故蔓延。应急预案必须要具备很强的针对性,要能够非常熟悉危险源、周边环境和救援资源,才能提高救援的有效性。关于救援资源方面,在应急预案中必须要熟知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内外保障资源。人力资源方面,既要有专业的施救队伍,还要有相应的技术手段做支撑。物力资源方面,企业需要配备完善的应急储备物资,如各类救援设备,还要明确周边企业有哪些可共享的物质资源,以及能够借助政府力量调动的社会资源等,这样才能在事故发生时,第一时间将这些资源利用起来,提高救援效率。内部保障方面,即企业应成立专门的应急组织,负责事故现场的抢修、救护、消防等工作。外部保障方面,即要在周边企业之间建立救援联系,在事故发生时,通过相互协作控制事故的影响范围,并通过政府的力量,获取更多的救援信息。所以,在编制应急预案时,要根据事故的实际情况,对需救援物资数量、救援实力、所需特殊装备等作出准确的缘故,这样才能制定出最具针对性的救援方案。

2.2成立专门的应急组织机构

在危险化学品企业发生事故时,是否能够成功的实施应急预案,主要取决于应急组织机构是否能够自觉履行自己的职责。因此,在应急预案中,需要明确救援组织的职责,规定每位成员的权限。比如,指挥部的总指挥可由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法人等担任,副总指挥则由企业的副总经理等担任,应急组织机构的成员由各部门的负责人担任。在发生事故时,总指挥应在第一时间赶往事故现场,或者其委托人要及时到达现场,并成立现场指挥部,组织现场救援,并对救援过程进行指挥,以确保现场救援方案能够执行到位。在日常的工作中,指挥部应定期开展事故应急救援演练活动,对演练效果进行监督检查,以提高救援组织的救援水平。危险化学品企业的安全环保监督部、消防救援部、生产部、技术部等,都需要参与到应急预案中,只要明确这些部门的职责,才能够确保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

2.3全面落实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实施救援

危险化学品应急预案主要由多个部分组成,一是事故的报警与接警,二是应急队伍的出动,三是成立应急指挥部,第四是紧急疏散和现场急救,最后是对溢出物或者泄漏物的处理和火灾控制。要确保应急救援的有效性,就必须要严格按照应急预案实施救援工作。在具体的实施救援的过程中,各主管单位在接收到报警或者相关的应急指令后,应及时的将专业救援队伍组织起来,到现场开展救援活动。首先要对危险源进行控制,可采用两种方法:第一,工艺应急控制,即将相关的设备、装置进料等切断,对惰性气体进行保护,所有处于工作状态的设备都要紧急停工。第二,工程应急控制,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设备设施的抢修,二是带压堵漏,三是泄漏危险物的引流和堵截等。其次,及时抢救事故中受伤、中毒的人员,这是救援工作中最重点的任务。先将受伤、中毒、受困的人员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再对这些人员进行现场急救,最后将其转移到医院救治。在事故发生后,要根据事故的实际情况,在事故影响范围内建立警戒区,对于事故区域相连的道路上进行交通管制,这样既能避免其他车辆进入危险区,又能方面救援车辆进入事故区域内开展救援工作。在警戒的时候,要在警戒区域的边界处设立相应的警示标志,并安排专门的人员负责警戒工作。同时,应加强对泄漏区域内的火源控制,做好危险区域内人员的安全防护工作,及时疏散周边人员,将非应急人员撤离现场。

结束语

综上所述,危险化学品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必须要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才能够提高救援工作的有效性。在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时,企业应第一时间成立应急组织机构,明确应急组织机构成员在救援工作中的职责,并严格按照应急预案中实施救援,将事故的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内,以免造成更大的危害。

参考文献

[1]陈欣维,张栋.石油化工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思考[J].广东化工,2017,(18):117,138.

[2]黄伟斌.浅论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企业应急预案优化方法[J].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17,(6):582-584.

[3]王兵.煤化工企业危险化学品泄漏消防应急救援探讨[J].中国科技投资,2017,(30):224,254.

[4]李斯然,王波夏,陈蔷.电子产品企业危险化学品库应急预案建设[J].科学时代,2013,(7).

[5]马涛.企业危险化学品应急预案的编制和演练[J].安徽科技,2018,(1):31-33.

[6]冯云晓,李健,江田汉,等.基于"情景—任务—能力"的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准备能力评估——以S市某港口为例[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8,(5):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