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进行小学数学课堂生活化的提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2-12
/ 2

浅谈如何进行小学数学课堂生活化的提问

蔡菊仙

关键词:数学生活化提问情景图提问数学问题生活化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质疑提问题,培养学生善于质疑质疑提问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学习的基础首先是学生的生活经验。现代数学的新理念,就是要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的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理解和发展数学,密切数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一直以来,学生对数学应用题的理解是个难点,学生看不懂图文应用题,一看到这种体型就很害怕。因此,数学课堂教学,让学生先从学习理解情景图入手,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即生活,消除内心的害怕,明白生活就是数学,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知道如何提数学问题,爱上数学课,喜欢数学,下面浅谈如何进行小学数学课堂生活化的提问。

一、充分利用好教材情景图提问新课标教材呈现内容的形式新颖。与原来的教材相比,它的最大特点之一是设计了大量生动活泼的单元主题图,部分重要课题还安排有情境图。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活动方式和数学思想。这些主题图和情境图色彩鲜艳,富有情趣,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主动观察。认真去审视教材中的单元主题图和重要课题情境图,透过美丽的画面细细的品味和思考,就能发现新教材主题图、情境图的内在魅力。想要让这些场景素材发挥优势,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创造性地处理和使用主题图、情境图,将其活动化、现实化,赋予生命的活力。单元主题图和重点课题情境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材编写的一大亮点,它是一幅寓知识、思想、情感于一体的图画,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同时也为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可借鉴的课程资源。但由于它是以场景的形式来呈现学习素材的,有时确实令教师们难以理解和把握。比如三(上)第七单元“年、月、日”的主题图就是这样一幅信息丰富的主题图。编者采用学生熟悉的关于年、月、日,你知道什么?学生很兴奋,纷纷举手说出生日、节日等,让学生感受本单元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主动、积极地投入到本单元的学习中来。因此,我们教师一定要从数学的角度去审视主题图所呈现的内容,在教学中要多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主题图,收集出与本单元内容有关的信息,在教学中使用。这样可以保证我们比较准确地把握教学目标,有效实施课堂教学。

二、创设课堂教学生活化情境提问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的内容与儿童的生活经验越接近时,学生自觉接受知识的程度也就越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情出发设计数学活动,使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生去发现、探索和应用,学生们就会发现原来熟视无睹的事物竟包含着这么丰富的数学知识。例如老师可以把学生春游中的情境拿到教学中来,“同学们去春游,排队上车,已坐满2辆大车,每辆大车个限乘42人,结果还有28个人在等候。”在课上,让学生根据情境自己编题,自己列式解题。这样,不但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变成了来自生活的、生动的数学问题,还促使学生能够主动投入、积极探究。

三、数学问题生活化,感受数学价值数学教材呈现给学生的大多是抽象化、理性化、标准化的数学模型,教师如果能将这些抽象的知识和生活情景联系起来,引导学生体验数学知识产生的生活背景,学生就会感到许多数学问题其实就是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这样,不仅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热情,还使他们切实地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原型,让学生真正理解了数学,感受到现实生活是一个充满数学的世界,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例如教学《植树问题》一课,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马路边植树、小朋友排队、路灯等一些生活中的现象,让学生体会间隔、两排、头尾的含义。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探究欲,而且使他们体会到只要用数学眼光留心观察广阔的生活情境,就能发现在平常事件中蕴含着的数学规律。教学时,让学生为自己的校园设计植树方案,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体会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事情都有与植树问题相同的数量关系,感悟数学建模的重要意义。

四、将数学提问应用于生活数学来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知识,基本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原型。教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数学来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知识,基本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原型。教师要教会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使他们能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学过了“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有关知识后,让学生去计算教室的空间大小、家里客厅面积、房间面积;又如学过“人民币”后,可指导学生到超市购物等。

总之,数学即生活,只有将学生引到生活中去,切实地感受数学的价值,才能使他们真正地理解数学,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一定要想方设法在数学教学中积极的创造条件,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数学,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问题情景,来帮助学生学习,鼓励学生善于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养成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和分析周围事物习惯。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中的联系,让学生从多方面的生活中找数学,想数学,做数学,真切感受数学是来自生活的。数学教学应该将课堂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日常生活课堂化,让课堂教学生活化,使课堂教学充满了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满足,让课堂充满了生活气息,焕发了师生的生命活力。

参考文献:

[1]张秀花.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35):56-58.

[2]温从虎.小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探究[J].小学教学参考,2006,(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