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心电图胸导R波递增不良32例临床意义探讨

/ 1

关于心电图胸导R波递增不良32例临床意义探讨

杨晓玲

杨晓玲(营口市中心医院电诊科115000)

【中图分类号】R540.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4-0101-01

胸导联R波递增不良(PRWP)的心电图改变,其表现为胸导联R波从V1-V5(V6)未能逐渐增高或反而降低(正常情况下胸前导联从V1-6R波是逐渐增高,S波逐渐变浅)。引起的原因不尽相同。因此正确判断与识别PRWP,对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有着重要意义。笔者收集32例胸导联R波递增不良患者的心电图表现,进行观察分析。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收集2010年1月-2013年12月经我院心电图检查左胸导联R波递增不良者32例,均可见r波。男24例,女8例,年龄37-85岁,平均58岁。

1.2方法:均采用日本光电6511同步12导心电图机进行检测。受检者均接受标准12导联同步心电图检查,检测时间30秒以上采集图样。并同时在我院完善心脏彩超检查,心脏彩超仪器为(HP5500惠普公司)。

2、结果

高血压心脏病合并冠心病左心室增大、室间隔略增厚18例。先天性心脏病左心室增大1例。老年瓣膜病并左心室增大,室间隔略厚1例。扩张性心肌病2例。肥厚性心肌病并左心室增大1例。陈旧性心肌梗塞3例,急性前壁心梗2例。肺心病并双室大4例。

3、讨论

资料显示胸前导联R波递增不良主要见于以下几种原因:

(1)不典型前间壁心肌梗塞即无Q波型心肌梗塞,结合临床有心前区疼痛及实验室检查有心肌酶学改变可以诊断。

(2)右心室肥厚,为典型右心室肥大图像,多为重症病例,提示右心室即有压力明显增高,又有容量扩大。心电图表现V1导联出现高宽的R波及T波倒置,V5、V6导联的S波异常加深,至V5的R/S<1,同时有I导联呈rs波,电轴显著右偏。结合临床症状、病史及心脏彩超检查可明确诊断。常见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或先天性心脏病。或严重的心脏瓣膜病。心电图表现V1-6R波递增不良,心电轴右偏,有时有肢体导联QRS低电压。

(3)心肌病,QRS波群呈QS型或rs型的导联表现为T波直立,Q波与T波方向分离,且缺乏心肌梗塞特有的ST-T动态改变。

(4)左心室肥大可表现R波递增不良,少数情况下甚至r波消失而呈QS型。

(5)正常变异,正常人心前导联R波递增不良的发生率约为7%。但此时Rv3>1,胸前导联无ST段抬高及T波倒置。

笔者通过32例病例分析认为胸前导联R波递增不良最常见于病程长,病变重,多合并心肌改变、心室增大的病人。但因少数情况下有不典型心肌梗塞时(非Q波心梗)也有R波递增不良现象发生,故进行心电图诊断是,应慎重,要结合病史、病人症状,客观诊断,以防漏诊及误诊,耽误临床诊断及治疗。

参考文献

[1]黄宛.临床心电图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

[2]《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ISTIC.2008年16期.田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