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应急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4-14
/ 2

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应急护理

罗世林

(安岳县李家镇中心卫生院四川资阳642359)

【摘要】目的:分析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应急护理措施。方法:择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至我院进行疾病诊疗的呼吸内科重症患者84例纳入本次实验研究,对所有患者均实施计算机随机分组方式,分为每组患者各占据42例的常规组与实验组,对常规组患者采取一般护理方式,对实验组患者采取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种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与常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5.24%与80.95%,比较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采取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荐采纳。

【关键词】重症;呼吸内科;应急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0-0306-02

近些年来,随着环境污染程度的加剧,使得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该类疾病具有病情反复、病程长、情绪低落等特点,疾病晚期以呼吸困难、精神状态差、发绀等作为主要的临床特征[1]。因此,加强该类疾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十分重要。本次研究对我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84例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分别采取一般护理模式与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模式,分析其护理效果,详情见下文。

1.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资料与方法

1.1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病例资料

择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至我院进行疾病诊疗的呼吸内科重症患者84例纳入本次实验研究,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常规诊断后显示疾病被确诊。

对所有患者均实施计算机随机分组方式,分为每组患者各占据42例的常规组与实验组。常规组: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占据百分比分别为54.76%(23/42)与45.24%(19/42),中位数年龄为(66.32±4.62)岁,年龄区间为53~82岁;实验组: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占据百分比分别为52.38%(22/42)与47.62%(20/42),中位数年龄为(65.24±4.26)岁,年龄区间为52~80岁。对两组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均衡性分析后显示无明显差异,P>0.05,可进行统计学处理。

1.2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方法

常规组:采取一般护理方式,告知患者疾病的相关健康知识,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度;严密观察患者病情,给予用药指导、心理护理等。

实验组:采取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措施,主要内容为:对慢性迁延期、急性发作期应加强镇咳、祛痰、控制感染等护理措施,同时严密观察患者脉搏、血压、呼吸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缓解期以预防病情恶化、增强患者体质、提高抗病能力等护理工作为主;给予患者合理的饮食指导与针对性的心理辅导等。

1.3评价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三项,其中护理满意度为非常满意率与满意率之和。

1.4统计学处理

将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相关数据均纳入SPSS21.0的统计学软件中进行处理,护理满意度用百分比、率表示,χ2检验比较,当两组数据差异显著时用P<0.05进行表示。

2.结果

实验组与常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5.24%与80.95%,比较数据差异显著,P<0.05,详情见下表。

3.讨论

呼吸系统疾病为临床上的多发疾病与常见疾病,其气管、肺部、支气管、胸腔[2]等部位较为常见,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以缺氧、呼吸困难、呼吸衰竭等作为主要的临床症状。近些年来,随着大气污染、工业经济的迅速发展等导致该类疾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并严重影响了广大患者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因此,加强该类疾病患者的临床护理的意义十分重大。

本次研究对实验组患者采取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模式,结果显示,该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达到95.24%,明显高于采用传统护理模式的常规组,P<0.05。现将实验组的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1)慢性迁延期、急性发作期:该阶段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镇咳、祛痰、控制感染等,若患者出现喘息情况可给予适量的解痉平喘类药物进行治疗,同时给予患者充分的关心与鼓励,指导患者有效咳痰、呼吸等;对于呼吸困难的患者可采取半坐体位进行临床护理;严密观察患者脉搏、血压、呼吸等指标的变化情况,准备好相应的急救药物,患者用药后严密观察其反应,以防呼吸道受到感染、大气污染等影响发展为肺炎。

(2)缓解期:对于回血内科重症患者来说,在疾病的缓解期需以预防病情恶化、增强患者体质、提高抗病能力等护理工作为主;若患者容易出现感冒,需指导患者积极进行呼吸训练,提高患者的有效通气量,每日进行有氧呼吸运动,及时改善患者呼吸功能。

(3)饮食指导:对于回血内科重症患者来说,以气促、胸闷、运动能力差、反应慢等为主要的临床特征,若在日常生活中不提高警惕将加重病情。所以说,医护人员应指导患者室内地面应保持清洁干燥,楼梯旁边安装好护栏,并告知患者家属随时陪伴在患者身旁;日常饮食应尽量选择低盐、低脂、清淡类的饮食,多摄取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类的饮食;保证每日必须的饮水量;告知患者禁止烟酒,日常生活中注意天气的变化,做好保暖措施;给予浓度为0.9%的NaCL溶液清理口腔[3],给予适量的清水对鼻腔进行冲洗,每日用凉水洗脸等;若患者伴有嗜睡、精神萎靡等不良情况应及时上报主治医师对症处理。

(4)心理辅导:考虑到该类疾病患者病情较为严重,常常伴有紧张、焦虑、抑郁、暴躁等不良情绪,因此,要求医护人员加强心理辅导工作。详细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并给予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做到态度和蔼、目光柔和、语速适中、仪容仪表端庄等,缓解患者不良情绪,积极接受疾病治疗与护理。

本次研究对实验组患者采取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后,显示该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达到95.24%,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

综上情况可知,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采取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效果显著,护理满意度高,患者易于接受。

【参考文献】

[1]孔彬,冯琼.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1,09(8):334-335.

[2]胡其秀.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体会[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16):39-40,46.

[3]王琴,杜桂菊.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9):1960-1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