镍基合金油管的驻厂监理质量控制要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镍基合金油管的驻厂监理质量控制要点

董文冬

西安摩尔石油工程实验室股份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10000

摘要:介绍了镍基合金油管的国内生产概况,阐述了主要生产和检验过程,分析了生产和检验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该类油管驻厂监造的要点。

关键词:监造要点;镍基合金油管;生产工序;检验工序

目前,世界油气田中大约1/3含有H2S气体,由于这类油气井中含有大量的H2S、CO、Cl-等腐蚀性介质,普通碳钢、低合金钢乃至13Cr钢、22Cr钢等材质的油井管已经无法满足开采环境的要求[1]。镍基合金与一般不锈钢相比,不仅具有良好的抗全面腐蚀、局部腐蚀以及应力腐蚀的能力,还具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和冷、热加工性能,近些年在耐蚀油井管的制造中得到了广泛应用[2]。

在我国,镍基合金油井管的研发起步比较晚,但随着国内各钢管企业研发实力的日益增强,镍基合金油管的生产技术已经打破了国外的垄断。目前,国内某管厂已经成功生产出了2830及G3材质的镍基合金油管,由于镍基合金油管的生产及检验工序繁多,驻厂监造过程中应抓住关键点,确定重点监督工序,从而做到有的放矢,提高产品质量。

一、主要生产工序及其驻厂监造重点

2830及G3镍基合金油管的生产主要经历了如下几个步骤:坯料的冶炼、坯料的锻造、坯料的热挤压、荒管的固溶处理、荒管的冷轧、光管的管加工、成品管的喷标及包装等。其中,坯料的冶炼、坯料的热挤压、荒管的固溶处理、荒管的冷轧是最为关键的生产工序,这些工序的控制将决定产品质量的优劣,需要对其进行重点监控。

(1)坯料的冶炼

与普通油套管钢不同,2830和G3等镍基合金的化学成分有如下特点:①添加了大量的合金元素,如Cr、Ni、Mo、W等;②C含量通常应控制在0.015%以下;③P、S含量通常应控制在0.03%以下。鉴于较高的化学成份要求,镍基合金坯料的冶炼往往采用下列方式进行:EAF+AOD(VOD)+ESR或VIM+ESR。

(2)坯料的热挤压

镍基合金油管通常依靠热挤压方式来成型,但控制合理的热挤压工艺难度较大,试验证明,镍基合金在1100℃以上温度区间变形,能够有效降低流变应力,减小设备负荷,因此镍基合金的热挤压温度一般设置在该区域。在该工序中,如果热挤压工艺控制不当,通常会在热挤压荒管内外表面上出现裂缝、折叠、龟裂、裂纹和离层等缺陷。因此,驻厂监造过程中,应重点检查热挤压工艺控制情况,确保荒管的内外表面无上述缺陷。

(3)荒管的固溶处理

ISO13680《石油天然气工业用耐蚀合金油套管及接箍无缝管供货技术条件》规定[3],镍基合金油管析出相总量不能超过1%,σ析出相不能超过0.5%由于某些镍基合金油管成分的特殊性,经过热挤压工序后,往往会出现沿晶界分布的第二相,如氮化物相、碳化物相、σ相等,这些析出相的出现会对材料的耐腐蚀性、塑韧性等产生严重的危害,因此必须通过固溶处理工艺予以消除。在该工序的驻厂监造过程中,要着重对热处理炉的温度、步进周期以及冷却水压力进行监控。

(4)荒管的冷轧

一般来说,普通油管的力学性能是通过热轧(热处理)工艺来保障的,而镍基合金油管在热加工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有害的第二相,因此需要通过其他途径实现其力学性能。目前,2830和G3等镍基合金油管通常采用冷轧的方式来控制管体的力学性能,采用冷轧方式成型的优势大致有如下三方面:①可避免产生有害的第二相,②通过设置合理的轧制变形量,便可生产出高强度、良好冲击韧性的产品,③产品尺寸精度高、表面质量好、光洁度高。在该工序中的监督过程中,重点应进行冷轧光管的检测:①冷轧光管的尺寸检测,如外径、壁厚;②冷轧光管的表面质量监测,如:有无凹坑、划痕、裂纹。

二、主要检验工序及其驻厂监造重点

与普通API油管类似,镍基合金油管需要进行如下几个方面检测:(1)理化性能测试,(2)无损探伤检测,(3)成品管表面质量检验;(4)管体直度检验。但是与普通API油管相比,镍基合金油管的试验方法有所不同、检测过程更为严格。笔者根据自身驻厂监造经验,将上述各检验项目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汇总。

(1)理化性能试验

镍基合金油管的理化性能是判断其质量是否合格的重要依据,任何一项理化性能出现问题,都可能会对管体的安全性带来致命的威胁,因此在驻厂监造过程中应该格外重视。按照ISO13680标准要求,镍基合金油管的理化性能检验主要包括如下七个方面:化学成分分析、拉伸试验、冲击试验(或压扁试验)、硬度试验、水压试验(可选择不做)、金相检验、抗CO、H2S腐蚀试验。笔者发现在拉伸试验、金相检验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不合格项,在此对其进行简要分析。

A.拉伸试验的监督。对于镍基合金油管,在拉伸试验过程中常会遇到强度不合格的现象,而且这现象在高钢级、大壁厚镍基合金油管的检验过程中更为常见。镍基合金油管的力学性能通常是通过冷轧变形来实现的,当冷轧变形量不足时,常常会导致其强度达不到规定的要求。因此,在驻厂监造过程中,需要我们格外注意。

B.金相检验的监督。按照ISO13680标准要求,为不影响镍基合金油管的耐腐蚀性能,其析出相总量应低于1%,σ相总量应低于0.5%。如前所述,在镍基合金油管热挤压过程中,奥氏体晶界间会出现大量的金属间析出相,当固溶处理工艺不恰当时(如温度设置不合理、保温时间过短),大量的晶界间析出相将无法消除,如图1所示。因此,在驻厂监造过程中,应注意鉴定金相照片,甄别析出相是否超标。

图1存在析出相的某镍基合金油管金相组织(a)100倍;(b)500倍

(2)无损探伤(超声)

冷轧态交货的镍基合金油管的微观组织通常是粗大的奥氏体组织,且组织不均匀,同时声学性能各向异性,致使镍基合金油管在超声探伤过程中存在杂乱的晶间、晶界草状回波,且信噪比低,给超声探伤带来许多困难。在镍基合金油管的探伤过程中,需要对如下三类缺陷进行探测:纵向缺陷、横向缺陷、分层缺陷。该工序的驻厂监造过程中,应注意如下两个方面:①超声探伤样管必须采用同种镍基合金材质制作,②纵向、横向和分层缺陷的灵敏度标定是否合格。

(3)成品管表面质量及管体直度检验

由于镍基合金油管的硬度一般较低,其HRC一般在35以下,在生产、吊装过程中很容易出划痕、凹坑等缺陷(欠)。此外,由于镍基合金油管的交货状态是冷轧态,成品油管在应力作用下,管体容易产生弯曲变形,导致管体直度超标。因此,成品管入库前,驻厂监造人员应对其表面质量和直度进行抽查。

三、结语

目前,国内镍基合金油管的生产技术虽已打破了国外的垄断,但该类产品的生产和检验工序繁多,生产工艺控制难度较大,在生产过程中存在产品质量不稳定现象,需要加大驻厂监督力度,以确保交付油田的钢管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忠铧,唐豪清,张春霞等.抗CO和H2S腐蚀油套管的开发与展望[J].世界钢铁.2007,7(4):5-10.

[2]杨瑞成,聂福荣.镍基耐蚀合金特性、进展及其应用[J].甘肃工业大学学报.2002.12,28(4):29-33.

[3]ISO13680(2008),石油天然气工业用耐蚀合金油套管及接箍无缝管供货技术条件[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