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素注射液合丁咯地尔治疗中枢性眩晕50例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1-11
/ 2

天麻素注射液合丁咯地尔治疗中枢性眩晕50例疗效观察

王远芝

王远芝(山东省文登市人民医院264400)

【摘要】目的观察天麻素注射液合丁咯地尔治疗中枢性眩晕的疗效。方法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给予天麻素注射液600mg、丁咯地尔注射液100mg分别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滴,每日1次;对照组则给予香丹注射液16mL、纳洛酮1.2mg分别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滴,每日1次。两组均停用其他扩血管药物,并按病情给予相应止吐、止痛等基础及对症治疗。均7天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58.0%,显效率为20.0%,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痊愈率为33.3%,显效率为23.5%,总有效率为78.4%。两组比较痊愈率加显效率有极显著差异(x2=8.89,P<0.01),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x2=5.17,P<0.05)。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天麻素注射液合丁咯地尔治疗中枢性眩晕安全、有效。

【关键词】天麻素丁咯地尔眩晕

【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1-0177-02

眩晕是一种很常见的临床症状,患者主要表现为发作性自身或外物旋转感,可伴有恶心、呕吐、站立不稳或跌倒等。由于临床上可引起眩晕的疾病很多,分类也相当复杂和混乱,治疗有一定难度。近年来,我院采用天麻素注射液合丁咯地尔治疗不同原因的中枢性眩晕50例,取得了较好疗效,今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入选病例均为我院门诊或住院患者,且符合以下标准:①具有突然出现的自身或外物旋转感,可伴有恶心、呕吐、站立不稳或跌倒等典型症状;②患者神志清醒,可有或无一过性共济失调、眼球震颤等。③能除外内分泌紊乱、贫血、脑肿瘤、脑梗死、颅内出血、药物或毒物所致。④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会有关中枢性眩晕的诊断标准[1]。101患者被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中,男性23例,女性28例;年龄39~86岁,平均(59.32±5.18)岁;病程1~8天,平均(4.35±2.12)天;临床诊断为椎-基底动脉系统的短暂脑缺血发作37例、颈性眩晕4例、原因不明者9例。其中,24例为初发性患者,26例为反复发作性患者;合并高血压病者12例、糖尿病9例,高脂血症11例。对照组51例中,男性25例,女性26例;年龄36~81岁,平均(57.26±5.03)岁;病程1~7天,平均(3.77±3.15)天;临床诊断为椎一基底动脉的短暂脑缺血发作39例、颈性眩晕3例、原因不明者8例。其中,23例为初发性患者,28例为反复发作性患者;合并高血压病者13例、糖尿病8例,高脂血症10例。两组一般资料经t检验无显著性差(P>0.05)。

1.2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天麻素注射液600mg、丁咯地尔注射液100mg分别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滴,每日1次;对照组则给予香丹注射液16mL、纳洛酮1.2mg分别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滴,每日1次。两组均停用其他扩血管药物,并按病情给予相应止吐、止痛等基础及对症治疗。均7天为1疗程。

1.3疗效判定标准

经1~3天治疗后,眩晕,恶心、呕吐消失,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者为痊愈;经1疗程治疗后,眩晕,恶心、呕吐消失,但活动时仍稍感头晕者为显效;经1疗程治疗后,仍有眩晕发作,但发作次数明显减少,程度明显减轻者为有效;经1疗程治疗后,病情无明显改善者为无效。

2治疗效果

治疗组痊愈29例(58.0%),显效10例(20.0%),有效7例(14.0%),无效4例(8.0%),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痊愈17例(33.3%),显效12例(23.5%),有效11例(21.6%),无效11例(21.6%),总有效率为78.4%。两组比较痊愈率加显效率有极显著差异(x2=8.89,P<0.01),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x2=5.17,P<0.05)。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3讨论

临床上中枢性眩晕以椎-基底动脉系统的短暂脑缺血发作最为常见。目前研究认为该病的发生与以下因素有关①微血栓:椎基底动脉系统动脉硬化狭窄处的附壁血栓、硬化斑块及其中的血液分解物、血小板聚集物等脱落后,一过性阻塞了脑部动脉。②脑血管痉挛:椎基底动脉系统动脉硬化斑块使血管腔狭窄,使该处产生涡流并刺激血管壁导致血管一过性痉挛。③脑血液动力学改变:在椎基底动脉系统闭塞或狭窄基础上,突然发生的一过性血压过低,使脑血流量一过性减少。而颈性眩晕则多与颈部动脉扭曲、过长、打结或椎动脉受颈椎骨质增生压迫所致,多于转头时发生,相对少见。此外,交感神经功能失调等也可能参与了中枢性眩晕的发病过程。对此类眩晕治疗时应以抑制血小板凝集,扩张脑血管,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脑部血流供应,从而提高脑组织的耐缺氧能力,改善脑细胞代谢,促进脑功能恢复为主。天麻素注射液是天麻的单体制剂,其进入体内后先被分解为天麻苷元,后者具有较强脂溶性,容易透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并与细胞膜上的苯二氮卓受体结合,从而增强γ一氨基丁酸受体的亲和力,抑制神经冲动向前庭外侧多突触神经元传导,阻断或减弱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发挥其切断不良前庭反射及中枢抑制效应,恢复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过程间的平衡失调,因而具有较好的抗眩晕、镇静、镇痛等作用[2]。此外,天麻素及其分解产物天麻苷元能够增加血管顺应性,增加椎基底动脉的供血,解除由供血不足所带来的平衡障碍、眩晕、头痛、耳呜和眼球震颤等症状[3]。盐酸丁咯地尔为α一受体抑制剂,通过抑制血管α一受体活性,抑制血管收缩,能有效增加末梢血管和脑部缺氧组织的血流量,抑制血小板的凝集,降低血液粘度,改善血液流动性,并能增强红细胞变形能力,对脑缺血、缺氧性疾病有较好疗效[4]。本文结果表明,天麻素注射液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眩晕,具有简便、易行,疗效高、副作用少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试用。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神经科杂志编辑委员会.眩晕诊治专家共识[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5):369—374.

[2]陈静,刘世喜,胡国华,等.天麻素注射液治疗眩晕的多中心随机单盲对照试验[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4,4(12):864—870.

[3]王栋,莫永泮,翟诚顺.天麻素注射液治疗颅脑外伤性眩晕3O例[J].中国中医急症,2010,19(8):1413—1414.

[4]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M].第1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