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在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及帮扶工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4-14
/ 2

浅析在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及帮扶工作

袁玉清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心理分析帮扶工作

0引言

贫困大学生是一支特殊群体,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高校教育改革的深入,这支特殊群体也将逐步扩大,从教育面向未来角度出发,准确掌握贫困大学生现状,做好帮扶工作将越来越重要。

1贫困大学生数量及来源

1.1贫困大学生数量。据了解,截止2005年底,在全国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的1387万在校生中,贫困生约占20%,人数在270万人左右,其中特别贫困学生占5%到10%,人数在70万到140万之间。以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为例,我院是一所国办全日制专科学校,属于全国范围招生,现在校学生10000人左右,其中贫困生2000多人,占学生总数的1/5还多。

1.2贫困大学生来源。这些学生中大部分来自经济落后、地处偏远的农村,他们多依靠种地维持生计,无其他经济来源,再加之家庭人口多、土地少,父母身体状况等原因,年均收入不足3000元甚至更少;另外,随着国企改革,在城市中出现许多下岗工人,来自下岗职工家庭的大学生也不乏少数,虽然领取着国家发放的低保补助,但高额的学费,也一种沉重的负担。贫困大学生的类型也在发生着新的变化。

2贫困大学生心理分析

贫困大学生因经济困难很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他们不愿与老师及同学交流,性格孤僻,在他们看来,经济上既然已经存在劣势,就绝不能再让别人看到自己心理上的脆弱,因为精神长期受到压抑,导致人格分裂,而他们自己又不会调整心态去适应并正确面对现实,往往会采用自杀或伤害他人的极端方式,来宣泄积压以久的情绪。例如,2004年2月发生在云南大学的马加爵杀害4名同学的重大恶性事件,至今仍令人深醒。马加爵的犯罪不是偶然的,是因为穷困、歧视而心理畸变、人格分裂发展的结果。终于有一天,在一点小事的刺激下积郁爆发、心理崩溃并挺而走险、报复杀人,铸下弥天大罪。又如,2007年4月,发生在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美国最为严重的校园恶性枪击案,23岁的韩国学生赵承熙枪击造成33人死亡,本人开枪引弹自尽。赵承熙性格孤僻,存在心理、精神方面的问题。反观马加爵和赵承熙事件,他们都是社会歧视的牺牲品,没有及时得到心理的关注,也暴露了一个我们社会亟待需要解决的问题。

3切实做好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生活的帮扶工作

3.1构建健康人格,树立正确人生观。人格是一个人的灵魂和精神世界,不能因家境的贫困导致人格的贫困,不能让自卑心理成为人生发展的绊脚石。“扶贫先扶志”,不仅要在物质上支持他们,更要在精神上支持他们,加大对贫困学生心理问题的关注度。我们要把心理教育纳入教学体系,让学生了解心理发展变化的规律,掌握心理调适以及消除心理障碍的有效方法,提高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增进心理健康水平,构建健康人格。

3.2构建和谐校园环境,感受人文关怀。和谐的人文环境对学生来说,是一方成长的沃土。学校要倡导同学之间相互关爱,真诚接纳,共同成长的理念。通过同学之间的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让贫困生不仅在生活上得到帮助,更重要的是在心理上给予支持,最终实现解决贫困生心理问题、培养健全人格的目标。主张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营造奋发学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比学习、比进步、比创造”的环境远比“比吃、比穿、比享受”的环境更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3.3解决贫困学生学费缴纳难题,减轻家庭负担。①开辟“绿色通道”,暂时解决贫困学生学费问题。考虑到困难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院专门开辟了“绿色通道”,每学年都有200多新生通过“绿色通道”,暂时解决入学难问题,避免了未入学先辍学现象的发生。②以“国家助学贷款”方式,解决贫困学生学费问题。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并配合当地金融机构做好学生“助学贷款”办理工作,帮助学生解决学费问题。③严格审核贫困学生条件,制定贫困标准,及时上报贫困学生数据,对国家拨付的“助学金、奖学金”,按时按量发放到贫困学生手里,用以抵偿欠缴的学费。

3.4解决贫困学生生活困难问题,安心完成学业。通过“勤工助学”可暂时解决部分困难学生的生活问题,但目前,各高校所能提供的岗位也很有限,不能满足所有贫困学生的需要,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就需要拓宽助学途径,不妨鼓励学生自主创业,既可解决生活问题有可积累经验。国家大力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并给予这方面的政策支持;学校也是高度重视,尽可能为学生创业提供便利条件。09年3月20日的《燕赵晚报》上用一整版篇幅,登载了一篇题为《不安分大学生承包餐厅惹争议》的文章,此文讲述了河北政法职业学院07级贫困大学生王振忠在学校支持下承包食堂窗口,并以招牌“冬瓜排骨面”得到同学们的认可,开业17天赚了700元,为他积累了人生第一桶金的故事。王振忠经过调研、认准时机,通过自主创业,不仅解决了兄弟二人上大学的全部费用,还积累了就业经验,很值得其他同学学习。这样的例子各高校都有,比如我们学校管理系的大学生李茂青,就选择了自主创业,并小有名气,新闻媒体也给予了关注和报道,在师生中引起强烈反响,一时成为校园内热议的话题。学校更是予以了肯定,并鼓励更多学生创业,希望通过他们自己的努力,能够自立生活。

3.5发挥舆论作用,争取社会资助。主动与新闻媒体联络,宣传贫困学生工作的紧迫性、重要性,积极从社会上争取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的资助。我院贫困学生多次得到石家庄市政府及市财政局、北国超市等多家单位及个人的资助,使得贫困学生能顺利完成学业。

3.6解决贫困大学生就业难、还贷难问题。据悉,2004年湖北省教育厅率先实施了“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效果很好。其主要方法是:招收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到农村乡镇学校任教,品学兼优的贫困毕业生和来自贫困县(市)的毕业生优先录用,服务期为三年。年度考核合格者,省教育厅对每人每年奖励5000元,按年发放,对借有国家助学贷款的毕业生,此奖励优先用于偿还贷款。服务期满后,毕业生可自主择业,也可选择继续留在农村乡镇学校任教。

湖北省教育厅的这一做法很值得我们借鉴。首先,有助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当前,经济危机使得大学生就业面临着很大困难,这对本已家庭困难的学生来说更上难上加难,湖北省教育厅的这一举措无疑给贫困生减少了就业压力,还解决了困难学生还贷款难的问题。其次,高校大学生到农村乡镇学校任教,有助于农村教师素质及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优化了农村教师结构,促进了师资力量均衡分布,可谓一举三得。

综上所述,为构建和谐校园,建设和谐社会,做好贫困大学生工作,对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来说,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李子华.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教育策略[J].中国高教研究.2007.

[2]庞丽娟.等.关注高校贫困生.问题.原因与对策[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

[3]李胜新.王春生.贫困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与对策[J].理论界.2008.

[4]朱小蔓等.对策与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