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口语交际能力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3-13
/ 2

培养口语交际能力的探讨

高鹰

高鹰(雷波县黄琅中心校四川雷波616550)

《语文课标》指出:学生要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新课改下口语交际教学之一,也是语文教师探讨的问题,下面谈此建议。

1.利用课文创设表演的情境,加强口语交际训练

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时,学生对内容有趣,情节生动的课文犹为感兴趣,教师应抓住此心理特点,利用课文内容,让其充当不同角色的人物来表演,会其乐无穷。如: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后,把分角色朗读和表演的权利放给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由组长带领分角色朗读课文,并商量故事中的每个角色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心里是怎样想的,共同讨论用什么样的动作和表情表演最合适,最后互相评议、取长补短。在讨论过程中充分表达自己所感所想,体验到说话的成功与喜悦。

2.利用教学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利用语文教学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口语交际能力。①在识字教学中训练口语交际,最掌用的方法就是扩词、造句。此外,让学生自己说说你如何记住这个字或说说某类字的构字规律,也可以训练学生的说话。如:教学形声字“蜂,峰,锋”时,先让学生懂得声旁帮助记字义,形旁帮助辨字形,再让学生说出这个字如何写、记、造句,学生通过分析,知道“蜂”是虫字旁,它与昆虫有关,组词“蜜蜂”,造句:蜜蜂会采蜜;知道“峰”是山字旁,与山有关,组词“山峰”,造句:高高的山峰上有一块巨大的石头,像猴子在观海;知道“锋”是金字旁,与金属有关,组词:锋利,造句:猎狗有一嘴锋利的牙齿。这样既有利于学生记忆生字,把知识掌握得更灵活,又发展了思维和语言。②在阅读教学中训练口语交际,主要是教师通过描述课文与学生的对话,师与课本,课文与学生,学生与师这三者的交际。如:教学《坐井观天》时,既是一则充满童趣的寓言故事,又是一篇进行口语交际的好教材。课文最后是这样写的: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口来看看吧。”这段话留给了学生一个极大的想象空间。教师根据这段话设计相关训练,让学生顺着课文的情节,展开丰富的想象,将课文内容作适当延伸。如: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小鸟飞走以后,青蛙有没有跳出来呢?如果跳出来的话,它会看到些什么呢?又会说些什么呢?在师的点拨、引导下,学生畅所欲言,描绘了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画面,富有创意的构思从心底流露,真令人欣喜。点评:低年级学生以想象见长,给学生创设一种宽松的表达环境,让他们不拘形式、自由表达,是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一个好办法。

3.教学中提高口语交际训练的方法

课堂教学中会碰到个别性格外向的学生,很想用语言表现自己,但一旦真正让他们说,又往往会语无伦次,言不达意。让其想说、敢说、爱说之后,更要避免“心欲言而口不逮”的情况,真正“能说会道”。①儿童时代是发展语言的最佳时期,从低年级开始抓好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因接触语言有限,忽略话的完整性。应利用例句和造句教会说完整话,同时教学生使用连接词。如:先……再……后……等按方位、逻辑等顺序来说话,逐步提高说话质量。②在知识不断积累的过程中,口语交际能力随之提高。古语“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能吟”正是如此。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扩大阅读面,吸取一些好词汇、句子及表达方式,避免在说话时不知所措。③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采用讨论、辩论赛、课本剧表演、小记者采访、实话实说、演讲会、画画解说、自我介绍、问答等多种互动性强的交流形式,让所有学生都感到自己身上的责任,积极参与到交际活动的过程中。如:教学《教你玩游戏》时,以小组为单位先同学间教游戏,再组员评价教者的水平。教游戏-做游戏-评价等环节让每位学生都有了表现的机会,真正的“全体总动员”。需注意:在编排小组时应将性格、语言水平等不同的学生分为一组,在组内都有参与讨论发言的机会,也有倾听的机会,使不同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有提高,这样便能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4.教学中鼓励有创意回答,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培养学生在众人面前勇敢说话,无拘无束地发表意见看法,把心里想法说出来是口语交际的难点,需要师有技巧地引导从多角度去思考,鼓励有创意回答。如:教学《帮助小白兔过河》时,借助电脑屏幕上出现茂密的树林、青青的草地、淙淙的流淌着的河水,活泼可爱的小白兔……。生动的画面配上轻松悦耳的音乐,为学生营造出和谐欢快的氛围。指导由景到兔到事,一一观察,说大意,再启发引导:小猫用什么办法帮助小白兔过河的?激起说的欲望。师:帮助小猫想出更多的好办法使小兔顺利地过河。看谁的办法多或好?课堂上,学生情绪高涨,积极发言,各抒己见,提出不同办法:生1:小猫和小兔一起用竹竿划着水过河;生2:小猫呼唤小青蛙帮忙,让小兔坐在木板上,青蛙在板下推动着过河;生3:让小兔坐在滑板上,小猫在河边舀水,利用冲力使滑板向着移动,送小兔过河……。抓住此契机,鼓励开动脑筋,大胆创新,积极交流。学生兴高采烈进入角色,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5.利用家庭生活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学生最长的生活时间是在家中,师应将学生实践交际能力的机会延伸到家庭,这是非常必要的。如:请学生把自己一天所见所闻讲给他最信任的家里人听:班里发生的;路上遇到或听见的;兄弟姐妹间发生的事;学校同学之间对某件事发生的争执或交流。把这些过程录音下来,进行每周一次“交际能手”的评选,这对内向的学生也是一种很有效的交际途径。这样既增大学生交际空间和时间,又不只局限于学校;学生交际面广了,不再局限于学校小范围;交际的话题内容多了,就不会言之无物,言不由衷。所以口语交际训练贯穿于整过语文教学,渗透到学生生活的每个环节,是生活能拨动交际之“弦”的意义所在。

6.利用自我实践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得法于课内,增益于课外”,课堂时间有限,如果把课内学到的知识到课外去实践巩固,树立大语文观走向社会大舞台,就会眼界大开。“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关键是师要引导学生去开发利用,协助他们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①开个“新闻发布会”。每周用两个晨会的时间供学生练习说话,所谈内容包罗万象,可以是国际国内的新闻或日常生活中的传闻、趣事及小知识、小常识。②故事会。每周抽出一节课讲故事,对于低年级学生尤其适合。③快乐作业。让学生放学回家后,把自己在学校里的一件最开心的事说给大家听。这项作业,一方面强化了学生愉快的体验,增强了自尊,另一方面也调动了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积极性,提高了口语交际水平。

7.教学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需注意

口语交际具备基本的口头表达能力外,还应具备在交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待人处事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新大纲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在具体的训练过程中,注意:①教学中语言的规范,说普通话,懂得师生交流过程,同时模仿学习过程。②师生交流时,体现平等地位,让学生愿意交谈。③学生表达不足的地方,巧妙地加以引导和矫正,不断提高。④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分小组互动等训练,让其得到锻炼的机会。⑤在选择说话材料时,考虑材料内容能否实现互动的目的。

总之,教学中只要有心、留心、用心,就能为学生创造口语交际的广阔天地。学生就能以锻炼、提高能力为目的,学于课堂,学于生活,用于生活,为日后成功地进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让口语交际能力得到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