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工程》课程教学现状及有效的改革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桥梁工程》课程教学现状及有效的改革措施

伍阳

广西公路技工学校广西交通技师学院

摘要:当前我国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随着习近平同志“一路一带”政策的提出,许多企业纷纷走出国外,其中最有代表性之一的便是基础建设。而最能展现我国基建能力的便是桥梁工程的设计与建造了。本文首先论述了《桥梁工程》在技工院校开设的重要性;其次,说明了这门课程在技工院校中的教学现状以及普遍存在的问题;最后,探讨了改革的措施以及方法。

关键词:桥梁工程;教学现状;思维扩展;教学改革;兴趣爱好

1引言

桥梁工程是为了跨越河流、山谷、线路或其他障碍时所修建的具有承载能力的架空建筑物工程。它包含了桥梁结构的设计与建造、检测、维护保养等等一系列的工作;同时,它又是土木工程的一部分。它是公路工程中的关键节点,是城市立体交通的主要构成,也是交通运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工程规模上约占道路总造价的10%~20%。桥梁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实力、科学技术、生产力发展等综合国力的体现,是社会发展的标志性建筑。桥梁工程的建设促进了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反过来,社会经济的发展又促使桥梁工程建设不断前进。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1.1开设《桥梁工程》的意义

现今,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交通运输行业前进的步伐也越来越快。桥梁的建造带动了整个社会经济的联动性,将各个区域串联为一体,缩短了时间,提高了整个社会的工作效率。

目前,各种工程类院校基本都开设有《桥梁工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掌握桥梁各种结构的构造原理及受力特点,简单的内力计算方法,及各种桥梁结构的施工方法与要求等一系列的专业技能。《桥梁工程》这门课的专业性很强,强调实际应用能力。因此,我们老师在该课程实际教学中,必须注意工学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1.2《桥梁工程》教学现状及普遍存在的问题

目前工科院校里使用的《桥梁工程》教材种类繁多,大多数是以基础为重,着重培养学生的基本功,只有在更深层次的求学阶段才会讲解更加专业化、细分化的知识。同时,其知识面并不会收窄,相反会更加广泛,要求学生能够尽可能多的接触、了解相关的概念与术语,为将来的工作有一个丰富的知识储备。本着这些原则,出发点是正确的,但是我们却面临着关键性的问题,亟须解决:

一、社会进步的速度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了桥梁建造技术的飞跃性改革,技术的更新递迭、技术指标的改变提升,几乎每天都在发生。学校课程内容的更新不能够跟上时代的脚步,这就凸显出其落后性,不利于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

二、教学方式单一,内容枯燥、乏味,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以及学习兴趣。与其它学校对桥梁工程教学的交流结果分析,发现老师的教学手段缺乏创新,绝大多数都是通过PPT讲解,黑板内容较少。这容易使学生产生疲惫心理,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从而影响学习。

三、课程分配不合理。由于当前大部分学校提倡综合性人才,课程种类繁多,《桥梁工程》等课程的教学时间受到挤压。时间压缩,但是课程内容却没有压缩,相反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这就迫使老师将大量的知识与原理在一节课中就全部讲解给同学,形成“填鸭式教育”的模式。大部分学生没有接触过实际的工程环境,对工程概况不了解,不可能快速理解所教授的知识,日积月累,就可能出现技术空洞,从而与“培养综合性人才”的理念相悖。

四、学生的储备知识不丰富,基础知识不熟练。《桥梁工程》的学习,是建立在许多其它分科的基础上的,例如:《高等数学》、《工程制图》、《结构力学》、《结构设计原理》等等。通过这些课程的综合运用,才能了解桥梁结构的构造,才知道内力计算方法,才能真正的学习好《桥梁工程》这门课。可是,在授课中发现,学生的专业根基并不牢靠,这就造成老师又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进行相关内容的讲解,造成效率低下的情况。

2改革措施

总结前人的经验,将这些经验应用到相关的领域,这便是改革。《桥梁工程》的有效变革,依然遵循这一规则,在摸索中前进,积累经验。下面将从课本内容、教学模式、课程分配以及课程考核这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2.1改进课本内容

重新评估课本教材内容,将许多老旧的知识删除,着重培养学生的基础技能。在新授课内容中,增加贴近生活的工程实物图片、案例、方案设计等,对一些比较生涩的技术性名词加以完善解释,使授课内容通俗易懂;同时在新授课内容中,偶尔加入CAD等制图软件的讲解,随学随做,巩固学生的课堂知识。

在教材内容改革中,针对一些比较重要的知识点,相应的增加了详细的解释。这些知识点并不会在课堂中真正的进行讲解,而是引导学生主动用其他方式查找。从而避免了学生们在授课中,听到相关知识点,发懵的状况。

2.2改进教学模式

老师的角色从传授者转变为启发者。课堂中,积极扩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对一个问题提出不同的见解、解决方案,增加学生的变通能力。多媒体教学与传统黑板教学相结合。在解决技术性问题时,提倡使用黑板,老师通过计算过程,使台下同学能够清楚、清晰的明白老师解决问题的思路、过程,从而吸收该知识点。而在讲解概念性知识,需要实物化等情况时,则配合多媒体教学,采用施工视频片段、三维动画、PPT等多种手段,给同学们一个更加直观的认识,更易于将难解的工程问题在脑中实物化,从而解决问题。同时,配合这些新的手段,将社会中最新的知识成果、技能要求、行业标准,全面的展现在学生们面前,保证课堂与社会接轨、与实际工程接轨。

在教学中,老师尽可能的将一些桥梁建造的模型带进课堂,让学生近距离观察。同时,穿插讲解该桥梁建造的技术状况、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等整体的规划。通过这些方案的讲解,可以使学生们对桥梁结构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对自己将来从事的行业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

2.3合理分配课程

考虑到本课程的特殊性,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考虑增加授课课时。课时增加后,老师一节课的任务压力将大大减小,讲解面少了,相应的讲解精度会进一步加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充分理解。课时的增加不是以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为目的,而是以巩固学习成果为目的的。通过增加课时,降低学习的紧张程度,使学生们在一个比较愉悦的环境中成长,可以更好的在知识中汲取养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课时的增加也有可能会引起学生们的抵制情绪,尤其是在同学期课程比较紧张的情况下,更容易加重这种现象的发生。因此,在增加课时时,还需要与学生进行充分的沟通,获得充分的理解,才能实施。

2.4改善考核机制

通常,老师考核学生主要是通过课后作业、单元检测、期末考试这三种方式进行考核。这些传统的考核方式,其实只是培养了学生的应试心理。对于学生的评价考核机制应该多样化,适当的增加学生日常表现、课堂创新性思维、实践能力的考核等。另外,若在教学中增加学生操作技能的比拼,也可以激励学生主动学习的学习态度。期末考试不是最主要的,日常生活的积累才是最重要的。利用这些新增加的考核项目,可以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提高其素质修养。

3结语

《桥梁工程》课程的教学改革,任务依然繁重,路途依然遥远。虽然通过采用改革教材、改革教学模式、改革课时、改革考核等方式,《桥梁工程》课程的教学取得了明显的成果,但是我们依然要明确,这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只有当老师以及学生的观念彻底发生变化,强化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工学结合,才能够真正意义上的完成其教学改革的任务。

参考文献:

[1]胡免缢,杜嘉.桥梁工程课程教学问题及改革对策[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科版),2002,2(2):87-8.

[2]李学文,颜东煌.桥梁工程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交通高教研究,2001(1):76-77.

[3]上官萍.桥梁工程课程体系教学改革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研究,2007(增刊):20-22.

[4]杨和庭.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J].交通高等研究,2000(4):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