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老年慢性病用药情况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1-11
/ 2

社区老年慢性病用药情况分析

戚锖毅

瑞金二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邮编200020

摘要:近年来,随着整个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逐渐进步,尤其是医疗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因此世界人民的整体平均寿命都延长许多,然而由于人们生活水平与质量的提高,人们对当下医疗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更多的疑难杂症,重症疾病得到解决。对此不仅我国乃至世界各国都极度重视此项事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去极力研究,寻求突破。据调查研究显示,近年来,在我国各种慢性疾病病已经逐步成为中老年人中常见的疾病,给中老年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同时对相关家庭,家人产生了较为恶劣,糟糕的影响。因而应当对老年患者的病况,以及用药情况做普遍的调研与分析,下面本文中笔者就叙述了社区老年慢性病用药情况。

关键字:慢性病的含义社区老年慢性病用药现况与特点用药策略与建议

一.慢性病的具体含义与发展特点

慢性病是指不构成传染、具有长期积累形成疾病形态损害的疾病的总称。一旦防治不及,会造成经济、生命等方面的危害。慢性病全称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不是特指某种疾病,而是对一类起病隐匿,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缺乏确切的传染性生物病因证据,病因复杂,且有些尚未完全被确认的疾病的概括性总称。常见的慢性病主要有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等疾病,其中心脑血管疾病包含高血压、脑卒中和冠心病。慢性病的危害主要是造成脑、心、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易造成伤残,影响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且医疗费用极其昂贵,增加了社会和家庭的经济负担。

在2012年全国居民慢性病死亡率为533/10万,占总死亡人数的86.6%。近几年来,我国各个年龄段的慢性病患病率均有所上升,其中老年慢性病患病率上升明显突出。慢性病正严重危害着人类的生命健康与安全。老年人是慢性病的高危人群,其发病率占慢性病患者总发病率的三分之二。慢性病的治疗需要患者长期用药,而老年慢性病因为认识水平,经济问题等各方面的问题,存在不合理用药的情况,给家庭,社会带来较大的压力与负担。

二.社区老年慢性病用药的现状与特点

笔者通过对自己生活附近社区多位老年慢性病患者用药情况做了深入调查研究,分析探讨,结果发现,社区相当一部分老年慢性病患者用药都存在不合理情况,不合理用药行为表现为:这些慢性病患者中非处方药的使用较高,而保健品的使用率缺偏低,此外,药物品种超过三种联合使用率也过高。这些患者认为联合用药风险小成效快或者没有风险,受传统思维的影响,认为中药没有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多依存盲目相信广告药,品牌新药等。除此之外,这些患者有些不信任医师,过度担心不良反应,不按时按照嘱托服用药物,有些按照自身经验或亲友建议,自己联合搭配服用药物,或者随意服用药物决定药物服用量,更甚至有些患者,随着经济水平提高,用药顾虑太多,只相信高价格,高品牌的药物,不听从医者建议。

综上所述,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用药行为与情况存在诸多不合理,用药意识极为复杂,受到自身以及亲友,经济等内外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用药顾虑不较多,对现有的社区医疗服务存在极度的不信任。社区老年慢性病用药特点主要归结为:随意使用非处方药;滥用保健品;不遵医自行联合用药;缺乏合理用药的意识。

三.造成社区老年用药现象的种种原因

造成以上社区老年慢性病用药不合理现象的原因数量众多,较为复杂。根据笔者归纳大体可以分为,内在原因和外在原因。

其中内在原因有:一部分老年人经济水平较低。虽然我国整体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医疗卫生保障制度不断完善,但是在我国仍然存在“用药贵”的现象,我国的药价仍然偏贵,部分家庭若要长期担负医疗药品费用,类似慢性病这种需要长期坚持服药,慢性调节的疾病,依然比较困难;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趋于严重,因此社会负担加重,导致在我国农村地区大量的空巢老人独自留守生活,虽然国家对这农村社区些老人给予了经济补贴,但是仅仅够维持生计,购置药物大大不足。由于老人经济水平与能力不足,患有慢性病老人即使有心用药治疗疾病,仍然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间歇性的用药或者甚至被迫停止用药。二部分老人文化教育与认知能力低下。就我国目前这一代老年人,大部分受教育程度比较低,因此文化水平较低,认知能力不足,所以对于合理按时用药缺乏概念同时能力不足,俗话说,久病成良医,这些老年人用药往往都是根据自身经验之谈,随意用药,任意增减用药量和用药次数,有些甚至不问医生病症自己诊断乱买药,很少依照医师嘱咐合理按时用药,而还有部分老年人却相反,由于文化素养高,表现为追求高质量生活,对自己疾病过于忧虑,过度依赖品牌,只买高价品牌药。

外在原因:一老年人容易收受到亲友建议的影响。这是我国普遍现象,我国国民个人独立性比较差,认知做事偏于感性,容易受到亲情影响,被情感左右,老年人的认知,意识已经逐渐老化,对子女,亲人建议更是容易接受,因而在用药时时常以亲友的建议为判断标准用药;二随着我国科学技术进步,各种媒体网络异常发达,通讯信息广泛流通,导致广告宣传信息到处泛滥,铺天盖地,其中不乏各种虚假广告,低劣产品弥漫其中,真伪难以辨别,部分老年人容易接受广告药与新药的宣传,而趋向于相信此类。

四.社区老年慢性病的合理用药策略

首先,选择合适的药物种类。老年人对药物的敏感性较高,服用某些药物还会出现不良反应。因此,如果要减少毒副作用、提高疗效,就必须选择合适的药物种类。在社区中,对老年患者进行戒烟、限酒、减重、低盐等干预,根据老年人的病情、合并症程度和靶器官损害程度,需要恰当的药物。

其次,选择合适的药物剂型和用药方法。老年人尽量选择口服制剂,吞咽困难的患者可服用糖浆剂或合剂。患有呼吸系统疾病而使用吸入装置的患者,按照医嘱按时、按量使用吸入器。如果患者协调能力较差,还可以使用储雾罐。然后,进行联合用药许多老年慢性病患者需要服用两种以上的药物。有部分患者在服用西药时,就需要进行两种或多种药物的联合使用。而有些患者在服用西药外,还会服用中药饮片、中成药等。因为药效药理机制各不相同,所以用药时必须注意配伍禁忌,尽量减少不良反应,从而提高用药效果。

再者,选择合理的药物剂量。肝肾功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减退是老年人生理机能下降的表现之一。在给老年患者用药时,应当从小剂量开始,通常将剂量合理控制并将剂量逐渐调整以获得满意效果,尽量避免用药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如果剂量加至成人剂量仍然没有效果时,就应当及时地分析原因,并根据情况调整给药方式、给药次数,或是换用其他药物。

此外,提高并完善我国社区药学服务。加强社区健康用药宣传和指导是提高社区老年慢性病用药的科学性、合理性的有效途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当依托社区服务平台,介绍一些老年慢性病患者常用药物的知识,进行药物科普教育和合理用药的宣传。从而提高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合理用药水平,端正老年人不合理的用药心态,引导老年人不滥用秘方、偏方,不轻信虚假广告宣传,不乱用保健滋补品。在社区中定期举办用药咨询讲座等活动,切实解决老年慢性病患者在用药过程中产生的疑虑。

最后,国家应当积极倡导在社区中建立要是定期随访制度,继续完善医疗保障制度。对行动不便的老人,药师可以上门给予用药指导,从而为老年慢性病患者提供便捷的药学服务。因为大部分老年慢性病患者必须长期服用药物,所以应当建立老年慢性患者药历,客观准确地记录老年人的用药史,为安全有效的用药提供依据。在治疗中根据患者的病情,减少或增加药物,并记录在药历上。药历上应当记录患者的用药禁忌,监测用药的不良反应,综合评价用药的合理性与安全性。此外,在社区中还应当加强门诊药学服务,药师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地调整用药方案。

五.小结

总而言之,由于我国人口的老龄化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患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人群急剧增加。本文欲通过对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的老年慢性病患者的问卷调查,了解老年人慢性病患病以及用药情况并进行调查分析,为我国老年慢性病的预防与更好治疗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马琳,李宏.在老年人中开展药学服务的必要性探讨[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6)

[2]李坤,梁会营,李恂等,沈阳市社区高血压患者用药侬久性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0.18(6)

[3]吕未华,陈桂枝,杨朝霞等,珠海市社区老年人用药知识及行为调查[J]实用预防医学,2009.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