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和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和护理

张艳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中心医院肿瘤内科012000

摘要:目的:通过对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原因分析,旨在探讨出能有效预防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并对出现感染的患者进行合理的护理,减轻患者痛苦。方法:通过对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患者46例,通过总结感染的原因进行预防和治疗并给予患者科学的护理,统计临床疗效。结果:46例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患者经及时拔管和抗感染输液治疗并给予人性化、优质的护理患者均全部治愈。结论:通过对PICC插管患者进行预防并对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患者优质护理能降低感染的发生概率提高临床治愈率,降低患者痛苦减少经济损失。

关键词: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预防护理

PICC(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是指经外周静脉(肘正中静脉、贵要静脉、头静脉,首选贵要静脉)穿刺插管,其尖端定位达上腔静脉的下1/3,靠近上腔静脉与右心房入口处的深静脉置管术。该技术为患者提供了一条无痛、安全、可长期使用的静脉通路,在临床上被广泛使用。但由于穿刺技术不成熟及导管维护不当而致的导管相关性感染(CRI)已成为临床严重的并发症,有报道导管感染致死率为3%。为降低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风险,我院护理部对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患者46例展开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并发生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患者46例,其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25例,年龄为21-78岁,平均年龄为55.32岁。感染发生情况主要为导管植入口化脓性感染、导管固定处皮肤感染、出现不明原因发热等,具体数据见表一。

1.2预防措施

合理的控制导管的留置时间:要根据导管的使用原则,在保证达到目的的同时缩短留置时间,治疗结束后应尽快拔管,对于出现局部红肿、化脓的患者应给予湿敷地塞米松进行治疗,如治疗后轻度感染现象消失可继续留管,否则应尽快拔管;对于感染轻微且无血行感染的患者可留管。

选择技术高超的护士操作:技术水平较高的护士能提高穿刺成功率,同时在插管和护理过程中必须要求医务人员必须坚持无菌操作并且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密切观察置管部位局部情况,在穿刺后24h内换药1次,以后每周至少更换3次,可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选择敷料种类避免过敏反应发生。当患者出汗较多且穿刺点有渗液、渗血时应首选无菌纱布,当敷料潮湿、粘贴不牢固或有明显污染时应立即更换,同时医务人员要定期的进行知识教育宣传,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及日常生活中如何避免感染的发生。

保证输注液体、器械的安全:对手术中使用的器械要严格消毒,输液时液体的配制和注射患者要保证在无菌操作下进行,输液前要严格检查药品的质量、输液器是否密封,同时连续输液情况下要24h更换一次输液器具,输注血液制剂及脂类乳剂的器具要每次输完后均更换,要保证敷料、导管等用品无菌。

1.3护理方式

心理及生活护理:因PICC置管技术会对患者生活有一定影响,因此要加强对患者的宣传教育工作,减轻患者心理负担使患者积极的配合治疗,同时指导患者日常的自我护理意识,正确处理轻微感染时的临床现象,避免因自身因素使感染加剧;在日常生活中避免游泳、盆浴、泡澡等污染,洗澡时应用塑料膜保护不可露出PICC体外部分。

导管的日常护理:导管堵塞会形成导管血栓导致感染,因此要保证导管的畅通,在日常护理工作中要用生理盐水采用脉冲式洗管法对导管进行冲洗,将导管内残留物彻底冲洗以降低感染的发生;对于输注高浓度液体时应合理安排输注顺序将高浓度液体先输注在输注浓度低的液体,如单独输注高浓度液体时结束后应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避免堵塞导管;还应保持管道的密封和无菌,管道的维护中无菌是极其重要的,因此在输液时要仔细检查导管尾端的封闭情况保证管道无菌。

穿刺点皮肤护理:仔细检查置管出口部位周围的皮肤情况,导管外露长度及敷料情况,观察有无红斑、脓肿、硬结等局部感染现象,定期检查患者血压、白细胞数等全身症状;要定期更换穿刺点的敷料,更换时要对皮肤进行彻底消毒处理;如穿刺点皮肤发生感染迹象应及时拔除导管并及时找出感染源;如导管部分脱出,不可将脱出部分简单消毒后送回血管。

2结果

本研究中46例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患者经心理和生活护理、导管日常护理、穿刺点皮肤护理等优质护理方式并给予患者及时拔管和抗感染输液治疗后患者导管植入口化脓现象显著好转,穿刺点皮肤感染现象消失,无不明原因发热,皮肤蜂窝组织炎消失,表明患者均已全部治愈,有效预防和综合护理方式起到了显著的疗效。

3讨论

目前,PICC技术已广泛使用,但因其是侵入性操作技术且在留置时间较长,导致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高发,因此对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原因进行分析并在操作和护理上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加强医务人员自身技能的同时提高对导管的护理能有效避免感染的发生率,保证治疗安全有效。护理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寒战、高热的发生规律及与PICC内输液或冲管的时间关系,分析伴随症状与菌血症发生原理的相似性,根据病情监测患者的体温、脉搏和血压变化,及时发现并遵医嘱处理寒战、高热和低血压等急性症状。

对于原来没有发热表现的患者,PICC冲管或输液后短时间内出现寒战、发热症状时,首先应考虑CRBSI的可能。立即告知医生,停止PICC导管内输液,导管暂时予封管处理,遵医嘱给予对症用药,控制寒战、高热等急性症状,同时抽取血培养标本送检。在对侧上肢建立新的静脉通路,先给予广谱抗生素静脉滴注,待血培养及药物试验结果报告后再改用敏感抗生素。鉴于葡萄球菌是导管相关感染最常见的病原菌,且存在高耐药性,糖肽类抗生素药物应作为导管相关性感染经验性治疗的首选药。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患者展开护理,一定要掌握护理的要点和难点,提出护理的方案和对策,从而不断提升护理的水平。此外,还应该提高预防的效果,积极做好各方面的预防,避免感染。

参考文献:

[1]张淑香.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J].护理研究,2013,19(11):2512-2514.

[2]孙素娟,张卫红,刘月欣,等.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4(6):9-10.

[3]方水芹,阮卉.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预防和护理现状[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12,22(3):159-162.

[4]王玉环,张红英.临床护理人员对中心静脉置管引起感染的知识、态度及行为调查[J].护理研究,2013,21(3):677-678.

[5]单佩佩.肿瘤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1(18):3817-3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