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早产儿全静脉营养的护理

/ 1

强化早产儿全静脉营养的护理

林惠香王巧云卜文萍邓云珍

林惠香王巧云卜文萍邓云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三明第一医院儿科NICU福建三明365000)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0)25-0288-02

静脉营养是指当小儿不能耐受经肠道营养时,完全由静脉输入各种人体所需的营养素来满足机体代谢及生长发育需要的营养支持,又名肠道外营养(PN)[1]。我科自2007年1月~2010年1月在早产儿中应用强化全静脉营养治疗,提高了早产儿的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给早产儿提供足够的营养,达到正常的生长发育。营养液的配置采用“全和一”液经周围及中心静脉途径输入的方法,收到良好的效果。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均为我科住院不能耐受胃肠道喂养的早产儿共100例。其中男59例,女41例。胎龄32±2.5周,出生体重1990±572g。

1.2方法静脉营养液采“全和一”混合经中心及周围静脉途径输入,首选PICC(经皮中心静脉置管)途径,PICC途径停止或穿刺困难时到周围静脉,任何输液用的静脉均可作为静脉内营养的途径。营养液中有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乳、各种电解质、微量元素、维生素等。用量视早产儿的病情、体重而定,逐渐递增,病情好转后改为部分胃肠道营养,耐受胃肠道喂养后可停止PN的治疗。

1.3结果91例早产儿痊愈出院,9例自动出院。PN治疗期间体重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平均每日增加25g。PN治疗期间,早产儿的血清、电解质、肾功能、血小板均维持在正常范围。PN治疗过程中有5例达高胆红素水平,10例出现贫血。

2护理

2.1保温因早产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皮下脂肪少,产热不足,因此,在应用静脉营养时,防止体温不稳定引起产热、散热失衡,维持体温是护理中的重要环节,常规将早产儿入暖箱保温,箱温维持32~34℃,湿度60%~70%,每1~2h测体温1次,并注意观察肤色、哭声、反应等。

2.2呼吸管理早产儿由于呼吸肌、胸廓和肺组织缺乏弹性,咳嗽反射差,呼吸中枢不健全,易出现呼吸暂停和紫绀,严格控制脂肪乳的量是预防肺内脂肪乳聚积导致呼吸困难的关键,保呼吸道通畅、清除口腔分泌物,并常规给予吸氧。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者在医师指导下合理设置呼吸机参数、加强呼吸道管理,并密切进行血氧监测,血氧饱和度不超过95%为宜。

2.3记录尿量准确记录24h出入量,肾功能良好可保证静脉营养物质的充分利用。

2.4体重测量每日同一时间用电子称测体重1次,精确到g。注意事项:严格掌握营养液的配制方法,操作前严格“三查七对”,治疗室紫外线照射1h/d,避免人员走动,配制时再根据营养液的性质分别加入不同容器后,再依照葡萄糖、电解质、氨基酸、维生素、脂肪乳剂的次序加入[2]。实施静脉营养液时应首选PICC(经皮中心静脉置管)途径,PICC途径停止或穿刺困难时到周围静脉并且严密观察有无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生,输液过程中沿静脉向心方向注意观察皮肤及皮下组织有无红肿及外渗,穿刺针眼处每日用安尔碘消毒并更换无菌敷贴,用微量泵调节输液速度,根据输液计划维持16h均匀输入,静脉输入其他药物时一般不宜与静脉营养液在同一静脉通道内输入。如果葡萄糖浓度<13%,总营养液的渗透压控制在700msom/L以下,脂肪乳剂不超过3g/(kg·d),且均匀慢速输入,通常不会引起静脉炎。

2.5预防感染早产儿皮下脂肪少,皮肤皱褶多,长期卧床,活动少,如果护理不当会增加感染,预防感染尤其重要。应加强口腔、皮肤和脐部的护理,经常变换体位,以防皮肤损伤和发生肺炎。患儿所用的暖箱用含氯消毒液每日擦拭2次,含氯消毒液的浓度为250g/L,消毒完后再用清水擦拭。早产儿易发生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为免疫功能发育极不成熟,抵抗力显著低下,推荐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200~400mg/kg)或反复多次输注血浆制品。一旦出现感染征象,及时进行细菌学检查并合理应用抗生素治疗。

参考文献

[1]蔡威.新生儿肠外营养[J].临床儿科杂志,2004,22(3):190-192.

[2]郭大任.儿科急救手册[M].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