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读透彻是有效教学的基础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研读透彻是有效教学的基础

田娜

内蒙古包头市第三十五中学田娜

教材研读,就是对教学内容的钻研和解读。只有将教材研读透彻了,才能保障有效教学的实效性。目前,语文教学的最大困境在于教学内容的不明确。由于每篇选文都是一个“全息体”,字词句篇语修逻文无所不包,究竟哪些内容是教学的重点或难点,就成了语文教师首先要琢磨的重大问题。

教师只有以自己对教材的独特钻研和个性领悟组织教学,才能在教学中得心应手,左右逢源,获得最大的收益。“面面俱到”、“贪多求全”的结果,必然造成教学指向的不明确、不集中,而教学内容的散漫芜杂,必将降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此,我们语文教师就应潜心“研读教材”,读出文本独特的教学价值,将文本中“最有价值”的内容教给学生。为了实现此目标,我认为中学语文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

一、在“裸读”中寻找教材的真谛

教师的“裸读”,是指我们备课时摒除任何的背景资料,回归到文本的原初状态,尽量用原生态的状态去品读文本,尽量让文本的真实含义“没有遮盖”地“露出来”。教师能直接触摸文本,获得切身感悟,而非依赖和搬用教参。教师直接体验阅读过程,易于形成切实的教学构思和采取有的放失的教学策略。例如:《醉翁亭记》一课中,体会欧阳修“乐”的内含。欧阳修欣赏山水之美,乐了,因为他陶醉于山水美景之中;欧阳修看到滁州百姓和乐、政事通顺,乐了,因为他的政绩卓著。虽被一贬再贬,但仍能跳出个人得失,造福一方百姓,与民同乐,乐民其乐。“你是幸福的,我就是快乐的。”一句歌词跳入我的脑海,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感悟到了欧阳修的人生境界,为人的气度和胸襟。

用自己独立自由的思想,去解读大师、巨人的心境,把代表着辉煌过去的老人和将创造未来的孩子拉近。我想,这就是教学的真谛吧。

二、深入了解背景资料,全面准确把握文本

在进行了充分的“裸读”之后,我们再来阅读与文本有关的参考资料,以补充“裸读”的不足,质疑“裸读”的结果。在教学《珍珠鸟》时,学生质疑:认为作者不是一个真正爱鸟的人。理由是“金制的鸟笼,也不如蓝天美丽,若真爱护,就该让其回归自然。”我当时也十分赞同,认为是得意之笔,为此还写了教学后记。后来,一次翻阅杂志才了解到,作者写人与鸟的关系是一种反思,是对十年文革的反思;那是一种呼告,是对拨乱反正后人性、人情回归的真切呼告。写鸟与人那是文学现象,反映的是文学思想;人与鸟尚且能真诚相待,互相信赖,创造出美好的境界,何况人与人呢?学生个体的理解纯属正常,教师迎合学生实属不该,教师误导就是愧对语文、愧对语文教学。

所以,我认为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还要依托于写作背景,在充分透析了文本背景和相关资料基础上,才能准确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或观点,才能引导学生正确而深入地阅读文本。

三、运用比较阅读,拓展理解深度

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生活阅历的局限性,学生对文本内容的背景,主旨不能充分的理解和感同身受,这势必会造成学生对于文本理解的片面与浅薄。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可以采用类比阅读或对比阅读的方法,帮助学生加强理解、拓展深度。例如:在教读《背影》时,从解读思维上与往日教学进行了突出的类比和对比。(一)以文解文。联系《阿长与<山海经>》送“福橘”的情节解释《背影》中父亲的“买橘情”及固执的“买橘行”,不但深刻而且令人信服。因为这样做就把“背影”的内涵升华到较高的精神层面,使人物看来不太合乎常情的举动得到了合理的解释。同时,也使学生的理解思维活跃起来,享受到一种联系思维的乐趣。(二)以文比文。删掉“奔丧”一段文字,重构成文并与原文形成比较,从比较两者内容的不同到比较两者审美感的不同,学生很容易地理解了“奔丧”这一段背景的存在价值。这一方法的尝试,不但扩大了教师的解读视野,而且给学生展示了一种认识事物的方法——比较思维。(三)设境比较。“背影”的情感原动力是买橘行动的“不容易”,此三字是立意之本,是立文之本。倘若整个过程如文中所说“尚不太难”,那么“背影”的审美刺激就会大打折扣。为了理解“不容易”,在执教过程中我选择了两个为一般学生经验过或可以理解的情境,一是站台常见的流动购物车,一是身体灵便的壮年人,设身处地,拟境想象,仔细领会那几个典型动词的表达效果,从而对橘子购买之“难”有了深刻的“认知”,更好的理解了深沉而含蓄的父爱。

选择好类比和对比的角度,切入文本,能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文本,走进文本,准确地感悟其核心。

四、擦亮“质疑”的火花,张显文本特色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让学生质疑,来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在研读文本过程中,我们也可以大胆质疑,从解疑过程中,更好的把握文本,张显文本特色。例如:《唐雎不辱使命》一文,备课过程中我在想:唐雎的剑是从哪里来的?文中没有任何交代。唐雎带剑而入?——不可能。根据当时的法律,使臣上殿,禁止携带武器。那唐雎“挺剑而起”时该不会是使秦王之剑吧?——不可能。秦王会把一区区小国使者放在眼里吗?即使接见,也只能殿下侍候。因而,唐雎根本没有接近秦王的机会,拔秦王之剑无异于痴人说梦。那唐雎的剑到底从何而来?该文出自《战国策》,《战国策》是史家之笔兼策士之辞“为了耸人听闻,游士的言词有夸张和虚构的特点。”用这样惊心动魄的场面,敷张扬厉的语言,来突出唐雎作为布衣之士的英雄气概。唐雎的这把“剑”不是藏匿而来,也不是操持而入,乃是人们同情弱小的心灵之剑,是从天而降的一把正义之剑。

抓住了备课时一个细小的疑惑,竟然擦亮了、点燃了文本的主旨。由质疑到解疑的全过程,能使我们更好的驾驭文本,深入的了解文本,从而张显了文本的核心与特色。我想,这不失为一种研读文本的方法吧。

五、寻找文本的“美点”,引领学生走进文本

要深入解读文本,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寻找教材的亮点、美点,他们可能是学生探究思维的兴奋点、情感的触发点、问题的聚焦点。教师只有对教材的美点有新颖的见解或独特的发现,才能融入文本,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例如,在教学古代那些具有音乐美和情韵美的诗文作品时,不妨就让学生去诵读,让他们读出美味,品出情境,悟出主旨。如:吴均的《与朱元思书》、郦道元的《三峡》、刘禹锡的《陋室铭》等经典古文,学生在诵读过程中,解决了以往教学中的认知障碍,并能准确找出主旨句和进行粗浅的理解。将《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小石潭记》三篇文章美文诵读,不但解决的背诵了问题,还使学生在品读的过程中,悟出了三位作者不同的人生情怀。除此之外,由课内入手拓展到课外古诗文的学习。李白的《行路难》《将进酒》,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等经典古诗词,文句本身节奏感强,读来抑扬顿挫、铿锵悦耳,在教学时开展了诵读竞赛活动,本来想吊吊学生的“胃口”,没想到学生回馈的是一份“视听盛宴”。

寻找教材的亮点、美点,以此来触动学生的情感神经,酝酿出自己的真知灼见,展现个人的语文素养。阅读教学要以个性催生个性,以创新促进创新,需要教师的个性化解读和创见。唯其如此,教材文本才会常读常新,常教常新。

作为第一线教师,教学研究常常是从钻研教材开始的,研读教材的能力是语文教师最重要的能力,而教材又具有无法穷尽的开发资源。语文教师不能照搬教参,不能浮光掠影,不能“东施效颦”,必须反复阅读、仔细研究,需要产生自己的独特感悟。只有把教材理解得“通体透明、形神兼备”,教师才能“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才能以自己丰厚的底蕴和鲜明的教学个性去与学生实现教与学的良性互动,才能真正优化教育效果,实现有效教学,也才能真正实现自身的价值,在三尺讲坛得心应手,挥洒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