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园林疗法的相关问题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1

国内园林疗法的相关问题分析

张洁

张洁

身份证号码:610104198212186144陕西西安

摘要:本文分析了国内对园林疗法的研究状况,并提出了园林自然疗法的体现和依据,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园林疗法;研究状况;体现;依据

人们都在享受着自然园林,从中得到了身心的放松。在园林景观设计和建造中加入园林治疗的元素,让人们参与到具体园林活动中已达到更有效的治疗作用,最大限度的发挥自然园林景观的作用。

有关园林疗法的说法,在国内近几年才被人关注,到目前为止,园林疗法的应用和相应的作用依然没有被深层次挖掘。那么园林疗法是怎样的呢?我们试想一下,为什么当心情不好的时候,坐在草地上嗅到淡淡的青草清香,看着远处伫立的树木,心情就会舒缓很多,当眼睛疲乏时抬头看看窗外摇曳多姿的树木时,眼睛很快就润滑了,心境也放松了。这是最简单最初级的对园林疗法的诠释。

1、国内对园林疗法的研究状况

越来越多从事园林工作多年的园林人,把挖掘园林景观深层次的功能为工作重点。那么从上面浅显的事情让我了解了园林疗法,也感到园林景观更深层次的重要性。将园林疗法有意识的应用到园林景观设计和建造中,这是我一个普通园林工作者的心愿,园林不仅可以美化环境,更能帮助一些身心亚健康的人。

台湾大学张俊彦教授研究了自然环境对人脑波的影响。通过脑波测试,记录了在静态、半静态、半动态、动态等各类行为活动中脑波的不同变化,证明了自然环境对人身心活动的影响。

北京清华大学李树华教授等研究者为敬老院30位老人进行盆栽组合、插花等园艺疗法园艺疗养试验。结果证明,园艺疗法可以有效缓解高血压症状,老人的心情也普遍好了许多。

2、园林自然疗法的体现和依据

通过查阅和学习大量资料了解,园林景观应用中的植物颜色、气味、叶子和枝条的手感、果实的颜色味道口感、流水的声音、树木摇曳的姿态和摇曳产生的声响等等都会对人的感官产生影响,下面的表格是人的五感与植物、感觉神经与植物所对应的内容:

人的感官对园林景观的设计和建造有所要求,比如在植物的搭配上注意树叶的季相变化,包括颜色的变化、树姿态的变化、味道的变化等等,再比如在设计水景时注意人观看的距离,感受流水声的远近、大小等的,都是我们需要注意的内容,这些不但让园林起到美观作用,又能让人在是视觉、听觉、嗅觉和触觉上感受到愉悦,从而得到被动园林治疗,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得到缓解压力等方面的治疗。

实验以量化的手段,从理论上论证了室外果园赏花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和紧张的情绪,使人的精神状态趋于平静、放松;同时脑波也是反映人体受视觉环境影响而产生相应情绪趋向的一个比较敏感的指标,进一步丰富了脑电图学理论。为今后园艺疗法研究的进一步开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尤其为郊外观光果园环境中园林疗法研究及实践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那么主动的、有计划的园林疗法中,需要有的是植物、植物观赏栽培的场所以及达到人们能与植物一同活动的工具。人们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在植物培育、生长、结实、采收、使用等活动中通过感觉获得过程中的享受和劳动成果的满足与喜悦,来达到对心身的治疗,园林疗法可以促进身体运动(全身、上肢和手、下肢的运动,筋骨与关节可动部位等协调性),可以刺激感觉;可以提高集中注意力,从而增加智慧,加深理解力;可以使得人们通过动手劳作,适度的疲劳,增加体力与促进心脏机能。目前在欧美、日本韩国等国家,这样的园林治疗场所已较广范围地存在,应用到残疾人、高龄老人、精神病患者、智力低能者、药物乱用者、犯罪者以及社会的弱者等身体与精神方面需要改善的人,也有正常人士的园林保健。

美国园艺疗法协会(AHTA)对此做的定义是对于有必要在其身体与精神方面进行改善的人们,利用植物栽培与园艺操作活动从社会,教育,心理以及身体诸方面进行调整更新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3、结束语

在国内近年来,随着观光农业的发展,果园观光旅游逐渐成为一种时尚的休闲方式,春夏季赏花、夏秋季采摘,人们在绿色的环境中得到情绪的恢复和精神的愉悦,这实际上是一项以城镇市民为参加对象、面向全社会的园林疗法活动。

郊外果园赏花活动能够促进人体身心放松、精神愉快,所以观光果园应以休闲项目吸引游人的参与,朝着经济型和休闲性相结合的方向发展,适合园林疗法活动开展的新型的疗养型观光果园的研究值得进一步探索。

自然的就是健康的,希望通过园林景观设计与建造能建造出更多的自然景观,让人们无时无刻都能接触到自然,享受自然,得到园林景观所带来的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