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鼾症保留腺样体手术疗效的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儿童鼾症保留腺样体手术疗效的临床观察

张念武陈祥雷张婷婷

张念武陈祥雷张婷婷(山东省日照市中医医院耳鼻咽喉科山东日照276800)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鼾症的最佳治疗方案。方法对20例腭咽扁桃体肥大患儿单纯行扁桃体切除术,保留腺样体,10年随访观察。结果大部分患儿症状明显改善,部分患儿症状改善不明显,甚至并发鼻鼻窦炎、中耳炎等。结论对腭咽扁桃体肥大患儿要同期进行手术干预,以免腺样体进一步代偿性肥大而行二次手术。

【关键词】扁桃体肥大手术干预随访观察

笔者自1990年对20例腭咽扁桃体肥大患儿单纯行扁桃体切除,随访10年发现大部分患儿症状明显改善,部分患儿症状改善不明显,甚至并发鼻鼻窦炎、中耳炎等。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20例中,男,12例,女8例;年龄3.5~8岁。

二、临床表现

(一)咽扁桃体肥大

咽扁桃体肥大又称腺样体肥大(adenoidvegetation)。本病为咽扁桃体的的病理性增生肥大,常起于咽部感染和反复炎症刺激。在寒冷、潮湿和气候多变的地区比较常见。儿童期急性传染病、营养不良和体质因素等亦可诱发。本病虽为儿童疾病,但对身体的正常发育与健康却有较深远的影响。儿童时期易患急性鼻炎、急性扁桃体炎及流行性感冒等,若反复发作,可刺激腺样体迅速增生肥大,导致鼻腔阻塞加重,并阻碍鼻腔引流,进而可加重鼻炎,甚至引起鼻窦炎,反之鼻腔鼻窦的炎性分泌物又刺激腺样体使之继续增生,形成互为因果的恶性循环。

1.耳部症状由于咽扁桃体肥大及鼻咽部炎性分泌物积聚,使咽鼓管咽口受阻,可并发非化脓性或化脓性中耳炎,导致听力减退和耳鸣、耳闷。

2.鼻部症状咽扁桃体肥大常并发鼻炎、鼻窦炎。病人有鼻塞、流涕、张口呼吸、流涎、讲话时带闭塞性鼻音、睡眠打鼾等症状。

3.呼吸道感染症状由于炎症不行,分泌物刺激呼吸道粘膜,常引起咽喉、气管及支气管炎,故病人可出现咽部不适、声音改变、咳嗽吐痰、气喘、低热等症状。

4.“腺样体面容”由于长期张口呼吸,影响面骨发育,上颌骨狭长等。牙齿外突,牙列不整,咬不良,下颌下垂,唇厚,上唇上翘,下唇悬挂,外眦下拉,鼻唇沟浅平。加有精神萎靡,面部表情呆板、愚钝,即成所谓“腺样体面容”。

5.全身症主要为慢性中毒症状及神经反向症状。表现为营养发育差、鸡胸、贫血、消瘦、低热、消化不良、易乏力、头痛、注意力不集中、烦闷、易惊、性情暴躁、夜间睡眠磨牙、遗尿等。

6.局部检查可见咽部充血,咽后壁附有炎性脓性分泌物。鼻咽部指诊可触和鼻咽顶后壁有柔软的淋巴组织团块,不出血。颈部可扪到肿大的淋巴结。

(二)腭扁桃体肥大

扁桃腺即腭扁桃体,位于扁桃体窝内,是咽淋巴组织中最大的。儿童在6~7岁时出现淋巴组织增生,腭扁桃体可呈生理性肥大,中年以后逐渐萎缩。儿童若扁桃体增生肥大且引起相应症状者,称扁桃体肥大。扁桃体肥大一旦成为病灶,细菌就会在这里繁殖,并产生毒素,随血液进入人体,使人体发生免疫反应,而这种免疫反应是一种异常的过敏状态,可以进一步导致不少重要脏器得病,如急性肾炎、风湿病等,这些并发症的危害远远超过扁桃体肥大本身的危害。

主要表现为呼吸吞咽障碍,发音不清,睡眠打鼾、憋气等症状。

治疗方法

20例腭咽扁桃体肥大患儿均单纯行扁桃体切除,保留腺样体。

随访结果

随访10年发现大部分患儿症状明显改善,部分患儿症状改善不明显,甚至并发鼻鼻窦炎、中耳炎等,其中2例患儿因鼻塞、流涕,打鼾而行二次手术即腺样体刮除术。

讨论

儿童打呼噜即打鼾,最常见的原因是腺样体肥大(腺样体是位于鼻腔后面、鼻咽顶上的扁桃体,也叫鼻咽扁桃体,是咽部的一块淋巴组织)。腺样体肥大堵塞了一部分鼻咽呼吸道,使呼吸道长期处于狭窄状态,只有张着嘴呼吸才感到顺畅,由于张口呼吸时震动咽腔的悬雍垂,随着呼吸就出现了打鼾。

若儿童打鼾,意味着儿童的睡眠质素差,长远会导致高血压,甚至损害大脑功能。特别是3至6岁是儿童脑部发育最快的阶段,如脑部缺氧将会伤害脑神经细胞,长期下去会影响脑部发展,使儿童的专注力、集中性、智商也比正常儿童差。

打呼噜又名打鼾、鼾症,又称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患儿熟睡后呼噜声响度增大超过60分贝以上,妨碍正常呼吸时的气体交换,称打呼噜,5%的鼾儿兼有睡眠期间不同程度憋气现象,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临床主要表现为打鼾、憋气、夜间呼吸暂停、梦游、遗尿和白昼嗜睡。

4~6岁的儿童腺样体较大,10岁以后逐渐萎缩。如果无明显的不良症状,一般不行手术。如果患儿出现腭咽扁桃体肥大的症状,甚至影响发育、出现并发症应对腭咽扁桃体手术干预;笔者遇到的2例患儿主要是未对腺样体手术干预,出现腺样体进一步代偿性肥大,致而出现腺样体并发症而行二次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