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100例孕期妇女心理分析及心理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3-13
/ 2

对100例孕期妇女心理分析及心理护理

曹晨光

(天津疗养院特勤科天津300191)

【摘要】目的:调查分析孕期妇女的心理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干预,促进孕期妇女的心理健康,保证妇女和婴儿的安全和健康。方法:对2016年5月到2017年5月近一年来我院进行产前检查的100例孕期妇女。结果:通过对这些孕期妇女的调查,结果发现很多孕期妇女基本都存在产前焦虑、担心等问题,他们很多人担心胎儿在分娩时的安全、胎儿畸形以及分娩疼痛等问题。大多数妇女由于怀孕的生理和心理的变化,心理问题的频频出现。结论:针对孕期妇女存在的心理问题,对孕期妇女一定要进行心理疏导,做好产前的健康教育,对于那些孕期妇女存在心里问题的,一定要加强心理护理。确保妇女在孕期保持心情舒畅,身心健康。

【关键词】孕期妇女;心理问题;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3-0303-0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调查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来我院进行产前检查的100例孕期妇女,年龄22~37岁,平均年龄27.5岁;孕期:8~42周,平均23周;均为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且妊娠前无疾病史及妊娠期无并发症的健康孕妇。

1.2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对象为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来我院进行产检的孕期妇女

1.3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自行设计的心理问卷,此次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对婴儿的期望情况、孕期身体的反应;对家庭的要求以及对分娩方式的要求等共计20项。此次研究方法在有经验的医生指导下进行,根据孕期妇女的自身心理感受,自主填写,依据妇女的心理感受、担忧程度划分为1~4分。不在乎为1分,不太担心为2分,比较担心为3分,非常担心为4分,分值和担忧程度成正比。分值越高,担忧程度越高。调查问卷采用不记名的方式,专人监督、以保证其质量。此次共发放调查问卷100份,回收100份,有效率为100%。

1.4研究过程

(1)资料来源于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来我院进行产检的100例孕期妇女,并对这些孕期妇女进行一对一的问卷调查。

(2)本次研究主要采用调查方法统一设计调查问卷,本问卷是由经过严格培训的人员对调查对象进行一对一的问卷调查、问卷当天发出,当天回收。

2.1孕期妇女的心理问题

2.1.1紧张和恐惧心理通过本次选取的100例的孕期妇女调查问卷显示,有30例明显伴有害怕、焦虑的心理,在孕产期部分的孕期妇女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担心和忧虑,部分孕期妇女在医院接受检查的过程中,常常感到孤独寂寞、情绪异常消极。

2.1.2疼痛有25例患者担心分娩疼痛,产妇对产痛的耐受力除了与个人的痛苦有关外,疼痛的冲动发生于大脑皮质,大脑皮质除了对疼痛的反应和疼痛刺激的部位、强度、频率有着密切的关系,其心理状态也发挥重要的作用,而心理状态占据主要的地位[1]。

3.讨论

本次研究通过对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来我院进行产检的孕期妇女,进行问卷调查,通过调查结果显示;孕期产生的心理问题主要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有关;

(1)产妇自身的心理问题:通过对产妇心理问题存在的自身因素分析,孕妇最担心的身体的疼痛问题,一些临产孕妇因为人受不了宫缩阵痛而选择剖腹产,但又担心剖腹产影响婴儿的身体健康,因而陷入心理矛盾[2]。

(2)孕产妇女的心理问题与婴儿有关:很多孕期妇女担心婴儿出生后身体会出现以外,因此,担心受怕。其次是婴儿的喂养和护理问题,在我国一直提倡母乳喂养,但是很多妇女都是有工作的,迫于外界环境的压力,他们不得不放弃母乳喂养而选择人工喂养[3]。因此,婴儿的营养问题也是诸多孕期妇女担忧的。

(3)孕期妇女的心理问题和家庭因素有关:在现代大都市,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很多人忙于工作,大部分的孕期妇女在怀孕期间处于工作状态或者在家独处的状态,他们缺乏亲人的陪伴和照顾,担心家人因工作而疏忽自己,缺乏情感支持[4]。因此,他们很担心自己孤立无援而依赖家人,出现心理依赖的忧伤心理。

4.结论与建议

4.1做好产前的健康教育

妊娠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为了最大限度减轻妇女在怀孕期间的心理问题,护理人员可以通过健康教育的形式,将孕期的心理问题的相关知识普及融于咨询、宣传服务中为孕期妇女提供产前保健的相关知识。学会自我保健和监护胎儿情况,通过促使孕期妇女掌握大量的相关知识,从根本上消除恐惧、焦虑、抑郁等不良的情绪。

4.2加强对特殊人群的心理护理

对于那些具有特殊情况的孕期妇女,诸如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相关疾病等,该类人群相对其他孕期妇女具有较重的心理负担,医护人员对于该类人群应该给与重点的心理疏导和心理护理。通过培养融洽的护患关系,温馨的服务态度以及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为孕期妇女营造一个舒心、安心、放心的生活环境,消除妇女的陌生感和焦虑的心理[5]。

【参考文献】

[1]黄海燕,梁伟珍,王燕.产前抑郁水平与社会支持的相关分析及社区干预对策[J].护理与康复.2010(03).

[2]何淑琼,危秀青,陈水仙,黄维美,翁云钦,李艳华,卓秀云.妊娠妇女产前抑郁现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10(01).

[3]蓝海英,洪滨.产前抑郁水平与社会支持及生活事件相互关系研究[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9(11).

[4]陈向韵,袁秀珍,岳鹏.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初产妇妊娠压力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9(12).

[5]张俊格,李聪捷,李同归,谢二辰.孕妇社会支持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