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9-19
/ 2

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观察

李向春周宜文

(双鸭山市人民医院;黑龙江双鸭山155100)

【摘要】目的探讨椎间孔镜TESSYS技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LDH)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72例LDH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分别给予上述两组患者椎间盘镜下开放手术与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术后对比,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优于对照组,而术后VSA评分与ODI指数皆小于对照组,治疗优良率(91.67%)则高于对照组(72.22%)(P<0.05)。结论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椎间孔镜TESSYS技术;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9753(2018)09-0288-01

LDH是临床常见的骨外科疾病,尤以中老年群体最为多发,发病后,患者可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腰痛、坐骨神经痛等,而严重者则会引起大小便障碍,对患者身体健康与生活治疗带来严重影响[1]。鉴于近年来LDH临床发病率不断呈上升趋势,关于LDH的治疗受到临床广泛关注。而本次研究则主要对椎间孔镜TESSYS技术在LDH中的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于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72例LDH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患者均满足临床对LDH的诊断标准,满足手术治疗指征,同时患者及家属均表示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排除合并肾功能或其他严重疾病患者。按随机分组将7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6例。对照组:男21例、女15例,年龄36—74岁,平均(56.12±3.85)岁,病程2个月—3年,平均(1.85±0.52)年;研究组:男19例、女17例,年龄34—73岁,平均(54.87±3.47)岁,病程3个月—3.2年,平均(1.81±0.47)年。两组基线治疗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椎间盘镜开放手术治疗,具体手术方法为:对患者行硬膜外麻醉并取其俯卧位,将其脊柱屈曲,利用软垫将其腹部悬空;而后给予患者常规的消毒铺巾,麻醉起效后,于距离棘突中线5mm处将定位导针插入以实施定位。在定位完成后,以定位针为中心,做一个1.5cm的切口,经切口插入扩张管,实施椎板剥离;而后再插入工作通道,置入内窥镜,并对内窥镜方向、参数进行调整。在镜下利用双极电凝进行止血,并采用刮匙对患者椎板黄韧带实施剥离,将椎间盘与神经根充分暴露,而后利用髓核钳摘除突出的髓核。最后,进行止血并冲洗切口,关闭切口,术毕。术后采用抗生素治疗3—5d以预防感染。

研究组行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仪器采用德国进口的JomaxTESSYS椎间孔镜系统。具体手术方法为:取患者侧卧位,将患侧朝上,健侧腰部用软垫垫高,在X线透视下,通过克氏针实施定位,并对穿刺部位进行标记。随后,采用1%的利多卡因对患者进行麻醉,在麻醉起效后,于X线下实施穿刺。在穿刺针经椎间孔到达椎间盘后,取1ml亚甲蓝溶液注入椎间盘行造影,随后将导丝经穿刺针置入并将穿刺针拔出。将穿刺点作为中心点,做一个长度约0.8cm的切口,将导杆与各级导管沿导丝放置,对其周围软组织实施扩张。在扩张周围软组织后,将导管拔除,置入磨钻椎间孔系统,将上关节突骨质磨除,对椎间孔进行逐级扩大;随后将工作套管置入,并连接双极手柄射频电极、椎间孔镜、成像系统等,在椎间孔镜下对利用髓核钳将染色的病变骨髓以及碎骨取出。最后行电凝止血,并采用生理盐水对切口与穿刺通道进行冲洗,关闭切口,术毕。术后同样采用抗生素治疗以预防感染。

1.3评价指标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对患者术前与术后1周的疼痛情况进行评估,按照“0—10”分的标准,其中“0”表示无痛,“10”则表示剧烈疼痛;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对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症状改善情况进行评估,ODI指数越大,表示功能障碍越严重;并采用Macnab评价标准对患者术后1个月近期疗效进行评估,即优:术后1个月患者腰痛等临床症状消失、腰部功能恢复正常;良:术后1个月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腰部功能恢复较好,可进行较轻的工作;可:术后1个月患者症状与腰部功能缓解,但无法工作;差:患者临床症状与腰部功能并无明显改善,对比观察两组治疗优良率;同时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与术后出血量[2]。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计量资料以()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卡方检验,P<0.05表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术前术后VAS评分与ODI指数对比

术前两组VAS评分与OD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术前术后VAS评分与ODI指数对比()

2.2两组近期疗效对比

术后1个月,对两组疗效评估结果显示:研究组临床治疗优良率为91.67%(优13例、良20例、可2例、差1例),对照组临床治疗优良率为72.22%(优8例、良18例、可7例、差3例),组间对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X2=4.60,P=0.03)。

2.3两组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对比

经记录结果显示,研究组手术时间为(35.12±5.64)min,而对照组则为(52.63±6.12)min,研究组少于对照组(t=5.14,P<0.05);而术中出血量观察,研究组为(15.26±2.37)ml,对照组则为(55.08±7.68)ml,研究组少于对照组(t=22.73,P<0.05)。

3.讨论

在LDH的治疗中,虽然传统的椎间盘镜下开放手术能够达到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在近年来临床应用过程中发现,传统手术由于切口较大,不仅手术时间长,同时术中出血量较多;除此之外,由于术中需要对黄韧带、椎旁肌以及神经根等进行切断或牵开,容易对其周围神经造成较大的损伤,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3]。故而在当前医疗背景下,该术式并不能很好地满足临床治疗的需求。而相对于传统开放手术,椎间孔镜TESSYS技术为近年来治疗LDH的新型方法,其优势在于具有微创性,能够切口长度,对于缩短手术时间与减少术中出血量具有显著效果。因此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证明了椎间孔镜TESSYS技术的微创性。而通过对本次研究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显示,研究组VSA评分与ODI指数皆小于对照组,而近期疗效观察,研究组治疗优良率(91.67%)高于对照组(72.22%)(P<0.05)。由此表明,椎间孔镜TESSYS技术在LDH应用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其术后恢复。分析其原因可能为椎间孔镜TESSYS技术由于切口小、对患者脊柱后方组织结构造成的破坏较小,从而减少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并对于患者运动阶段的生理功能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故而患者术后恢复更好。

参考文献

[1]徐宝山,马信龙,夏群,等.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分析[J].天津医药,2014,42(05):470-472+516.

[2]王顺新.应用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5,13(09):1547-1549.

[3]张铭盛,薛厚军,潘磊.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7(09):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