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妇女的心理调查和护理

/ 3

孕期妇女的心理调查和护理

张公仆

张公仆(河南省周口市中心医院产科466000)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2-0419-02

妊娠分娩是妇女的一个自然、正常的生理过程。然而由于认识不足,产妇尤其是初产妇容易出现一些复杂的心理变化,其中以焦虑、抑郁最为常见,发生率国内为11%-25%。随着围产期保健的开展,孕妇的心理监护愈来愈被重视。妇女在孕期间,由于身体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的作用,致使各种的心理变化发生。这些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孕妇的身心健康,有的甚至造成分娩障碍,不利于产后的恢复,更重要的是直接关系到胎儿的生长发育以至今后的健康。因此,孕妇的心理改变对胎儿健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要求我们不但要重视生理因素对妊娠和分娩的影响,而且要关注孕产妇的心理状态及其对妊娠分娩的影响。我们实施了全方位的心理护理措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记录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调查和研究对象

选择我院于2009年-2010年在产科门诊预约的妊娠28周以上产妇98例,参加问卷调查。其中随机抽取42例作为观察组,年龄19岁-32岁,平均22.6岁,进行产前、产时、产后心理护理干预。56例产妇实施普通护理分娩作为对照组,年龄20岁-34岁,平均24.46岁。

1.2调查内容与方法

采用书面问卷的调查方法,调查内容有六个方面:一般情况,包括年龄、孕次、孕周、婚姻、文化程度、职业、经济收入、怀孕健康状况、妊娠期满意程度等;有关妊娠心理状态;分娩的心理状况;对婴儿的期望心理;由于自身体态改变而产生的心理变化;对社会环境的适应共设50个问题。对这些心理负担的项目,由孕妇根据心理感觉的轻重程度以1至4评分,不在乎为1分,不太担心为2分,比较担心3分,非常担心为4分。分值越高说明担心程度越高,结果采用方差分析。

2结果

98例样本单项评分均数在三分以上有3项,积分较高的10项问题(见表1),表明孕妇在这些问题有较重的心理负担。

表1积分较高的前10项问题

问题分数(x±s)

担心婴儿不正常3.37±0.25

担心分娩时婴儿的安全3.35±0.79

担心分娩疼痛严重3.06±0.77

担心分娩不正常或要剖宫产3.04±0.81

担心分娩时自己的安全2.96±0.78

担心孕期母亲情绪会影响胎儿2.88±0.87

担心会太胖2.47±0.88

担心婴儿出生体重2.53±0.92

担心产后脸上黑斑2.45±0.81

担心产后身材会变2.39±0.85

3常见心理状态

3.1期待心理

面对即将发生的、与自己密切相关的、但结果尚未明了的事情,心理紧张、焦虑不安,甚至失眠、烦燥、精力难以集中,注意力减退,情绪波动。

3.2忧虑心理

因文化素质不同及世俗的重男轻女观念,多半病人担心生育女婴而受到岐视和家庭不和睦,一些孕妇在妊娠期间因疾病服用了一些药物,恐惧生畸形儿而忧心忡忡,久之则易产生神经衰弱。

3.3孤独心理

进入病房或产房,丈夫或家属们暂时不在身边,感到失去了精神支柱,而产生孤单感、隔离感、无助感、心情沮丧。

3.4依赖心理

初产妇由于缺乏基本的分娩知识,以为进入医院后都会顺利生育,无思想准备,对疼痛恐惧,整个产程缺乏主动配合能力。

3.5矛盾心理

分娩后的欣慰感,做母亲的幸福感,产后疲劳感,孩子与想象不同的沮丧感以及丈夫、家属的态度等原因交织在一起,形成矛盾心理,感到无所适从。

4心理护理概述[1]

4.1心理护理的概念

心理护理是护士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应用心理学的理论及技术,为病人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帮助病人消除或缓解由于疾病或其它方面的问题所引起的心理压力及心理问题使病人心情愉快地接受治疗及护理,以保证病人全面的身心康复。

4.2心理护理的意义

近代许多护理理论学家认为护理专业的本质是对人的关怀及照顾,而关怀及照顾本身包括对人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等方面的全面的整体护理。当人患病时,由于疾病本身带来的身体创伤及痛苦,有时甚至是丧失某种功能或器官,从而影响了人的自我形象及自我概念,加上生病或对生活、工作及事业家庭、经济等多方面的影响,使病人产生焦虑、恐惧、悲伤、无助、自责、内疚、抱怨、生活无意义等负性情绪。有时病人心理的创伤远远大于器官功能的损伤,甚至产生心理危机或自杀倾向。因此,需要护士应用护理心理学的理论及技能,帮助病人消除心理压力,减轻心理负担,渡过心理危机,使病人更好地配合治疗及护理,或使病人在功能受限的情况下有良好的生命质量。

4.3心理护理的特点

4.3.1普遍性

心理护理的普遍性体现在4个方面:

第一,心理护理贯穿于护理活动的全过程,任何护理活动中都可以包含心理护理的原则、内容及方法。

第二,心理护理的对象广泛,既包括健康的人,也包括所有患病的病人,这些病人的疾病既包括心理精神方面的疾病,也包括躯体方面的疾病。

第三,心理护理的内容广泛,实施的手段多样,既包括对健康人的心理保健,也包括为病人创造良好的心理恢复环境,消除或减轻病人的心理压力或心理问题,使病人早日康复。

第四,心理护理的实施场所广泛,可以在家庭、社区、医院、临终护理机构等各种医疗护理场所进行。

4.3.2目标性

护理目标是提高病人的自理及生命质量,使病人尽快达到身心的康复。心理护理是护士根据护理程序的科学工作方法,以病人的具体情况提出的具体的心理护理目标及措施,并使之以书面心理护理计划方式出现,使每位护理人员都能理解病人心理护理的目标,针对目标采取必要的护理措施。

4.3.3科学性

心理护理不是简单的对病人作好思想工作,它是护士应用护理心理学的知识及技巧,对病人实施的一系列的科学的、系统的、具体的、量化的动态护理过程。要求护士掌握心理护理的理论及技巧,以科学的方式对病人实施心理护理。

4.3.4个体性

每个人由于自己的生活经历、身体、社会文化背景、精神感情需要的不同,会有不同的心理状态及心理问题,患病后病人即使疾病相同,也会有不同的心理反应、对疾病有不同的应对方式。心理护理是根据病人的不同的年龄、性别、籍贯、民族、生活习惯、社会文化背景、职业及经历、心理状态,采用不同的心理护理措施,以最大限度地影响病人的心理活动,使病人早日康复。因此,它针对每个病人的具体心理需要及心理问题,应用了最佳的心理护理方式,体现了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个体化护理原则。

4.3.5复杂性

心理护理不同于一般的护理,它不像肌肉注射或进行其它的护理操作那样简单明了。心理护理是通过应用心理护理的知识及手段使病人在认知上、情感上、行为上发生变化,而病人与护士在心理上有一定的差异,病人与病人即使所患的疾病一样,也会有不同的心理表现。因此,需要护士综合利用护理心理学的知识,根据不同的服务对象的心理需要,采用灵活的心理护理措施对病人实施心理护理。

4.3.6前瞻性

身体疾病会影响人的心理,而不良的心理活动又会影响身体的康复,如此会形成恶性循环,使病人的身心受损。如果护士能认识到疾病对病人所造成的心理影响,通过预防性的评估,收集资料,分析病人的心理问题,尽快地采取措施满足病人的心理需要,就能预防或消除疾病对病人的心理影响,保证病人的身心康复。而预防性的心理护理措施应用越早,预防的效果越好。因此,心理护理的前瞻性特征要求护士及时对病人采取心理护理。

5心理护理对策

5.1加强宣传教育,使孕期妇女有良好的心理状态

(1)对焦虑的孕妇,护理人员要热情与她们交谈,分散期待心理,通俗易懂地讲明受孕、妊娠、分娩的过程和妊娠时期内分泌的变化,指出焦虑的原因和足月分娩的重要性,对于提出的问题给予合理的解答,尽力满足孕妇的要求,对不合理的要求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对因此发脾气的孕妇要冷静对待给予谅解。

(2)对恐惧的孕妇,要介绍本院的先进设备和技术力量,介绍科学接生的优越性和安全性,认真解答她们提出的问题,给予必要的鼓励和心理支持和安慰。对需剖宫产的孕妇,要详细讲明手术的必要性和安全性,交代手术前后的注意事项,变恐惧感为安全感,使她充满信心迎接手术。

(3)对忧虑的孕妇,首先要分析原因,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配合家属切实解除孕妇对生育的后顾之忧,对担心生下畸胎的孕妇,要认真讲述科学道理,并及时向医生反映,做好必要的产前检查,如B超、彩超、胎心监护等。

(4)对有孤独感的孕妇,在进入待产室后,助产士要有同情心,迎上前去热情搀扶,要尊重她们,以取得信任,从阵缩到分娩是孕妇最难过的时期,要把孕妇视为亲姐妹,想孕妇所想,主动为孕妇及家属分忧解难,努力做好孕妇待产过程中的心理和生活护理,使她们把医务人员当做可信赖的人,以尽快适应新环境,减轻孤独感。

(5)对少数过于依赖而无思想准备的孕妇,要进行生育知识教育,讲明分娩是一个动态过程,也存在一定的危险因素,使产妇在心理上有充分的准备。

(6)对产后的矛盾心理,要耐心劝慰,根据家属的态度事先做好安排和嘱咐,如家庭关系紧张,要找出解决的办法,对饮食、休息、产后卫生、避孕方法给予必要的指导。

(7)鼓励产妇进行适当的活动,如产后保健操和必要的下床活动,说明合理饮食与适当活动对产后子宫复旧及保持大小便通畅的重要性,对产妇进行母乳喂养宣教,指导产妇正确进行母乳喂养。

5.2做好重点人群的心理护理

调查结果显示,高龄初产妇、多次妊娠失败孕妇、健康不佳者、孕周足月孕妇、文化程度较低及农民职业孕妇,一般心理负担较重,护理人员要更多关心她们,及时了解她们的需要,除介绍妊娠分娩知识外,更要针对她们存在的心理问题,有的放矢进行疏导,以解除她们的思想顾虑,增强自信心和心理承受力。对过分注意形态和对婴儿期望过高的孕妇,一方面进行思想教育,使孕妇及家属树立正确的生育观,另一方面指导孕妇进行产后形体锻炼,注意自我保健,促进形体恢复,并鼓励母乳喂养,增强母子感情交流,提高自信心,有利于解除抑郁情绪。对有过度依赖心理的孕妇,依据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原则[2],参与一些有益的娱乐活动,加强同事之间、家庭成员之间思想感情交流,减轻依赖心理。另一方面帮助家庭成员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和经验,使孕妇以良好的心态愉快地度过妊娠期。

6结论

做好孕期保健,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以降低围产期发病率,使孕妇处于一种健康的心理状态。

参考文献

[1]李小妹.心理护理.国际护理学杂志2006年1月第25卷第1期,2006,125111.

[2]临床产科学6编委会主编.临床产科学.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6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