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思维在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蒲豪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1-21
/ 1

预见性思维在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蒲豪杰

蒲豪杰

蒲豪杰(辽宁省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辽宁大连116001)

【中图分类号】R1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11-0145-02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教学中预见性思维的培训效果。方法自2008年至2010年共400名护生中随机抽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带教,观察组在带教过程中采取预见性思维培训,培训结束后进行考核。结果两组护生的考试成绩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护理临床教学中应用预见性思维能力,使护生能够提前预测并全面分析问题,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增强了护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保证了教学质量。

【关键词】预见性思维护理临床教学

预见性护理,就是针对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综合分析判断,运用医学知识,找出现存和潜在的护理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有效地防范护理风险。预见性意味着思路的前瞻性,工作的主动性和方法的科学性[1]。应用预见性思维培训即把预见性思维中的预测性、分析性、可能性、指导性、创造性等应用于护理临床教学中,使护生在工作中摆脱被动,适应工作阶段,进入主动、创新工作状态的意识和行动。从多方面、多角度分析与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前进行循环评估与实施,提高了教学质量。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2008年6月至2010年12月共400名护理实习生按照本科,大专,中专分层随机抽样,自2008-2009年抽取护生200名作为对照组,自2009-2010年抽取资料相当的200名护生作为观察组。两组带教老师的资历,职务,学历,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基本相近,教师及护生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

1.2方法两组护生在带教老师安排下实施一对一的教学方式,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观察组带教过程中进行预见性思维能力的培训。预见性思维培训包括:病情观察的预见性,职业暴露的预见性,医疗纠纷的预见性,抢救中护士的配合,抢救仪器的使用。培训完毕出科前,将两组护生进行病例讨论,模拟情景,教学查房考核,同时进行教师评价和病人满意度调查。所得数据采用SPSS12.0进行统计学处理,x2检验进行检验。

2结果

见表1。

表1两组护生考试合格率比较(名/%)

3讨论

3.1培养护生预见性思维能力的必要性

预见性思维主要是根据病人症状体征和心理进行鉴别,分析潜在性问题,主动提供护理措施为病人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预见性护理程序是通过科学手段提高护士观察能力的有效方法,其突出特点是:以症状护理为依据,主动对患者进行循环评估管理,按流程实施稳健有序的救治[2]。结果中显示,加强预见性思维能力培养,对护生进行病情观察,加强职业防护,避免医疗纠纷,熟练抢救程序,提高病人满意度等方面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差异有显著性(P<0.01)。

因此,预见性思维应当成为护生所必备的临床思维习惯。

3.2重视护生预见性思维的观察能力培养预见性思维是认识的一种特殊表现方式,它前瞻性的揭示了未来客体的本质及发展过程,是主体实践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临床实习中,除了教授临床知识和技能外,及时进行病例讨论,更要引导护生主动参与,针对患者病情变化的原因和护理要点开展讨论,发现问题积极思考,有针对的查阅资料来解决问题,鼓励开放性思维和评判性思维,使护生成为护理活动的主要实践者,从而逐步形成正确的临床思维模式。

3.3增强护生角色意识,提高自身素质角色意识对思维活动具有定向、控制和调节的作用。护理服务是一种不同于其他服务的特殊服务,它既服务于躯体,也服务于精神。因此,应该培养护生具备机敏、沉着、耐力强、体力充沛等素质,富有同情心,具有丰富的临床知识,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和高度的注意力与领悟力。尤其是在高风险的环境中,应锻炼其稳定的心理素质,把紧张的抢救变成熟练有序的工作,在紧张状态下将自身的实力、技术、心智、意识都处于最佳状态,在瞬间的抢救中充分发挥个体娴熟的抢救技能,使护生的思维在特殊环境中处于最佳状态。

3.4培养护生强烈的精神感染力,锻造深层的执业行为职业精神的体现由健康向上、至善至纯的护理理念支配,这种精神表现在对患者高度的热忱、爱护与尊重,对护理工作严肃、认真、自信。这种精神贯穿于整个护理程序中,并且感染、鼓励参与的护理过程的其他人员。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优秀的个人品质能赢得患者的信赖和依托。因此,预见性思维的培养,无形中促进了护生自身素质的要求,从而使护生主动学习相关知识,完成护理救治任务。

参考文献

[1]杨秀瑛等.急诊病房护理质量控制的方法与体会[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7):68.

[2]胡玉兰.急诊规范化护士培训预见性思维培训效果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09,25(6):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