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用户出行方式选择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3-13
/ 3

网约车用户出行方式选择分析

苏康泽

(长安大学,陕西省西安市710021)

摘要:网约车服务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通过依托互联网平台建立打车软件服务平台,实现乘客与司机之间的信息沟通,从而使司机快速接单,乘客快速打车,大大提高了打车接单效率,成为新时代的典型代表。在网约车欣欣向荣的同时,和其他互联网时代的产物一样,网约车服务给社会带来了许多问题。因此,本文基于对网约车用户出行以及其他问题的问卷调查,对网约车的社会影响进行讨论。

关键词:网约车;出行方式;社会问题;差异性分析

一、研究背景

1、网约车的出现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率越来越高,互联网的使用越来越方便,在互联网与市场环境的双重推动下,为了减少人们出行的一些困难,带给人们更加舒适和快捷的出行,市场上开始出现了网约车的服务模式。网约车是“互联网+”时代下的杰出作品。网约车是通过依托互联网建立的打车软件服务平台,实现了乘客与司机之间的信息互通,从而使司机快速接单,乘客快速打车,提高乘客出行效率,节约用户成本。网约车作为共享经济的代表,有效地激发了市场经济的活力,将传统出租车与互联网结合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

2、网约车平台的发展

2014年网约车以滴滴与快滴两家为代表,提供了移动互联网用车服务,凭借私家车与出租车在快捷性、舒适性、可选择性、个性化服务等方面的明显差异,铸件聚拢人气。人们越来越习惯于出门前使用网络约车服务出门即上车的方便用车尊贵体验。如今网约车行业快速发展,多家网约车平台公司平台迅速崛起,成为引人瞩目的商业力量。同时,网约车行业作为新兴产业,其迅速的发展急需政府的引导和规范。2016年七月,国家正式出台了《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地方也出台了网约车的相关地方政策规定。所以,在目前市场急需之时,围绕网约车用户出行方式进行调查和规范性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二、网约车国内外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作为互联网融合的新业态,网约车发展迅速。相对于传统的公交、长途汽车和出租车,其优点是能为人们出行提供多元服务,并且能几乎做到随叫随到,避免了排队、等车等多种不确定情况。相对于出租,网约车以其价格和效率优势赢得了市场的肯定。在两边同时占优势的情况下,网约车需求迅速增加,国家及地方也为出台网约车的发展推出了相关政策,带动网约车平台的发展。

不过在网约车的发展同时,“马甲车”、“21岁空姐深夜惨死网约车”、“女子打滴滴遭司机尾随”、“空车计费,双倍收费”、“网约车乘客遭性侵”等不良消息也不断进入人们的视野,冲击着人们对网约车平台的认知和评价。在科技信息异常发达的今天,人们开始反思发展信息发达带来的后果。要如何去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隐私安全,又如何保证自己的权利不被侵犯等等的话题已经出现并日益激烈。但是网约车平台给人们生活便利改善和对社会效率的提高带来的积极作用不容忽视也不可逆转。发展的趋势是不可阻挡的,但任何事都有不利的一面,除了对民众安全及权利保障的问题,网约车给城市交通体系也带来了一系列复杂的问题,需要在经济、人口、运力、调度等多各方面来考虑和衡量。

国家交通管理部门应多吸取民众意见,从各种因素综合考虑,尽快完善交通体系,减少各类不良情况的发生,以保障国家经济、交通等方面稳步、同时的前行。

作为一个满足大众需求的新出行方式,方兴未艾的“网约车出行”正以蓬勃的发展力慢慢的改变着在人们心中的地位。由于社会经济及生活方式的不断发展,对网约车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同时占据几大优势,相信在未来网约车将会成为传统交通工具最具有竞争力的出行方式。随着网约车机制、体系、宣传方式上的不断改革,在反馈机制、管理机制上的不断完善,大众对于网约车的印象会不断好转,对网约车的相信程度也不断提升,网约车的发展趋势将不可遏制。在经济,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网约车体制也随时代不断前进,更重要的是它与互联网的完善契合更是适应了时代的发展。在国际社会上,一些主要发达国家在“网约车”都有一定程度的萌发及发展,网约车作为一种发展趋势正不断改变着社会甚至改变着世界。

三、研究意义

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效率要求的不断提高,网约车使用量越来越大,范围越来越广,网约车种类也越来越多,用户数量越来越大。随着网约车市场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其关注度也明显上升,围绕网约车发展特点、盈利模式、竞争优势、运营规范、政府监管与监督、地方政府扶持、平台方利润获取、乘客出行安全保障等方面的研究需要不断深入。目前对于新生行业研究范围广且相关学术资料比较分散。对于网约车的发展现状与实际问题的解决就十分必要。

本文围绕网约车用户出行方式选择展开研究,对网约车用户进行调研,结合相关政策和现有学术论文,为网约车的约车效率,市场占有率以及规范发展提供建议。具体而言是通过网约车用户出行方式选择数据的研究,准确把握不同网约车用户的约车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实现网约车用户约车的效率提高;准确分析网约车忠实用户的选择为特征。为网约车市场挖掘潜在重视用户,促进网约车市场的和发展。准确掌握网约车用户的要求和建议为网约车试产科学、规范法案站提供建议。

四、研究内容:

本课题主要围绕网约车用户出行方式展开分析和研究,结合问卷调查、数据统计及分析,调查网约车用户的阶级构成和行为信息,就网约车用户选择行为表现出的群体差异性展开讨论,进而为网约车市场的科学发展以及网约车的普及提供可行性建议

1、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从网约车用户出行方式的调查出发,采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建模分析法,进而对用户的群体差异性进行判断和分析,得出结论并提出可行性建议,具体研究技术路线如下:

(一)查阅网约车相关资料,了解网约车的产生和发展、国内外的网约车目前的发展情况和现网约车如今存在的问题,围绕所提出的研究目标进行反复确认,对所要研究的问题进行初步的假设。

(二)针对课题研究目标设计网约车用户出行方式调查问卷,调查用户基本信息、出行方式选择、网约车用户对网约车各方面体验的评价、影响网约车用户选择的主要因素等等问题,对最终所采集的问卷进行有效性检验并在对问卷数据进行整理汇总。

(三)针对网约车用户基本信息、行为差异、体验评价等数据进行数据分析,探究网约车用户群体差异性,初步归纳网约车用户特征及分布。

(四)在所得有效数据成果的基础上,分析群体特征对约车方式、约车频率的差异性、网约车用户需求等因素,建立判别模型并进行判别分析,挖掘忠实用户具备的潜在特征。

(五)得出结论,提出可行性建议。

2、问卷设计

在问卷设计时,结合行业发展背景、行业趋势以及研究目的,针对所研究的问题合理设置问卷问题,合理的设计问卷结构,使得收集的信息准确可分析。优化问题,使得问卷问题少而精,充分发挥问卷的作用增强效率,减少繁琐。本研究主要对不同人群选择网约车出行方式以及网约车忠实用户的选择的差异性分析,所以问卷设计需要针对网约车用户在选择网约车出行方式以及网约车用户的选择应为进行设计。在问卷设计过程中遵循合理性、明确性、非诱导性、便与整理和分析等原则设计问卷。此次问卷调查有线上和线下两种调查方式,最终共收回270份问卷。

3、问卷数据统计及分析

根据数据统计,接受网约车调研的主要群体是学生,占66.3%,企业事业单位职员和国家公职人员分别占12.59%和9.26%,在网约车使用年龄段中,以18-28岁年龄段人群最多,占比66.67%,主要是青年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比较强,紧跟时代潮流。其次是四十岁以上中年人群也有相当一部分,约占1/5,这个年龄段处于事业巅峰期,事务繁忙,提高出行效率降低时间成本促使其尝试并使用网约车,29岁-40岁的比例较少,占8.52%,说明在这一年轻群体中网约车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而18岁以下的人群主要是学生,使用网约车的则更少,只有4.07%,其主要原因是来自家庭和学校对使用手机的限制和使用。

在接受调查人群中,有44.24%平时出行的主要方式是坐公交;排在第二位的是驾车,占到调查人群的22.42%;步行、骑车和打车的分别占12.64%,8.92%和7.81%,数据表明人们的出行方式主要是公交,另一方面由于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驾车出行也比较普遍。与此同时人们了解网约车的方式,在接受调研的270人中有151人通过微信,支付宝等支付平台了解网约车,反映各支付平台对网约车的使用普及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通过媒体社交网络和同事的推荐了解到网约车的人数相同,均为81人,数据表明通过网络了解网约车是比较普遍和可行的方式,也表明网约车的流行与网络的普及有很大的关系。

在接受调研的人群中发现有八成以上的人基本不用或一月使用一到两次网约车,只有极少部分人每周四次以上。说明虽大多数人使用过网约车,但网约车在实际生活中被使用的频率仍然较少。

如今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对效率有很高的要求。针对网约车的快捷性,超过70%的乘客表示一般满意,只有23%的乘客表示很满意。对于这个问题,说明网约车在快捷性方面还有部分不足的地方,比如司机应及时到达乘客预定地点,并且司机应该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合理安排行车路线等因素。对于网约车的服务情况,有77.78%的用户对网约车司机的服务态度一般满意,17.78%很满意,2.59%对其收费情况不满意,1.85%很不满意。大部分用户对网约车司机的服务较为满意,这与网约车中的评价体系是分不开的。

五、数据总结及网约车出行可行性建议

从问卷统计的数据来看,使用网约车的主要人群是年轻人,尤其以大学生为主导,原因是大学生一般无经济负担,且大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出游、学习、走访等。且大学生思想开放,有机会接触很多新的事物并且乐于接受对新事物。大学一般处于交通便利,经济较为开放的发达地区,更使大学生有了对网约车的使用条件。而中小学生一般以学业为重,且使用手机的人群只占小部分,限制了中小学生对网约车的使用条件;而大学之后的青年中年人群则主要以事业,家庭为重,公交等出行方式可较好的满足其出行要求。

网约车可以更快到达目的地这一优点最能吸引大众,且大多数人选择网约车因为其可预订、预约,使出行更有效率,表明人们更加注重自己时间的安排。部分乘客则喜欢可以不用现金支付且在一定范围内价格更便宜。快车型网约车更能得到大众认可,少部分人也比较喜欢出租车,表明人们更加注重经济与效率。而作为网约车的一些优点如车内环境舒适,服务态度好,便宜等原因也得到大众认可。

对于安全性与服务态度的调查中,绝大多数人对网约车的安全性较为满意,少部分人不满意,网约车通过将客户反馈和行车记录等直接与司机派单率挂钩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客户对于网约车安全的信任性。绝大多数人对司机的服务态度较为满意,说明上述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司机开始规范自己的言行及服务态度。而对于网约车的监管态度,大多数人表示一般满意,网约车平台出现“马甲车”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也印证了人们的担心。若网约车补贴优惠取消,大多数人表示会视情况而定,因为如此网约车会丧失其价格优势,会使一部分人放弃继续乘坐网约车。但是网约车的其他优点同样会有相当大的优势,即使没有补贴优惠,相信大部分网约车用户依然会继续使用网约车。

网约车使用人群主要为大学生,大学生一般无经济负担,且大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出游、学习、走访等。且大学生思想开放,通常对新事物乐于接受。大学一般处于交通便利,经济较为开放的发达地区,更使大学生有了对网约车的使用条件。网约车的了解方式主要是网络。作为思想开放,技术创新前沿的大学生群体已经与网络深深融合到一起,因此大学生不仅为网约车的主要使用人群,更为最先使用和最先创新的人群。

大众并不能一下子就接受这种新兴出行方式,对于接受并适应这种新兴出行方式还需要一定时间。

网约车平台的宣传方式可以进行适当改正,将宣传向其他年龄段人群与经济与交通稍微落后的地方偏移,可以更进一步的扩充网约车的适用人群。增加网约车的普适性。对于不是大学生人群的用户,可以目标性的多对他们提供优惠,使司机多多宣传网约车好处,从而扩大宣传效果,吸引更多其它年龄段的人来光顾。

可以适当增加一些优惠政策,让用户确实能体验到网约车给用户带来方便和实惠,使大众尽快接受并适应这种新兴出行方式。

要尽快完善司机审核、交通记录、监管体系、反馈措施等体系,切实保障乘车人员的人身安全和信息安全,增加乘客的安全感。网约车通过将客户反馈和行车记录等直接与司机派单率挂钩的方式取得一定的效果,对于这样取得良好效果的措施应坚持推行及完善,对于做的不对或不够的地方,要积极改正和创新,不断的推动行业向前发展,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的良好运行及发展。对于已经发生的悲剧,应痛定思痛,正视错误,积极改正,采取更多安全措施以防类似情况的再次发生。

可以对司机进行适当培训,增加他们服务友好的态度,增加司机对大众的亲和性,可以使乘客尽快接受并适应这种新兴出行方式。同时回头客的多少则取决于乘客前一次的乘车体验。这直接与司机的服务态度与服务方式相挂钩。因此对于司机,首先应该合理安排行车路线,增加网约车的快捷性,使乘客感受到网约车的优势从而愿意成为回头客;其次在行驶途中应该端正服务态度,使乘客有一个良好的乘车体验,这样才可以使网约车赢得大众的信赖。

参考文献

[1]刘名敏,王晓蕾.网约车对城市居民出行方式影响的建模与分析[J].物流科技,2016,39(10):79-82.

[2]梅健.中国网约车的规制范式研究[J].中国市场,2016(36):163-165.

[3]孙兴军.网络约租车的风险及其规避[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6,7(4):106-112.

[4]葛锴杰.滴滴与优步合并对市场带来的影响[J].中国商论,2016(35):5-6.

[5]赵冰语,刘垚君,刘宁,等.网约车监管与传统出租车业者利益保障问题研究[J].社会科学:全文版:00177-00178.

[6]何玲.各地政府网约车新规简析[J].财经问题研究,2016(s2):13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