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守病机治疗冠心病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1

谨守病机治疗冠心病

范仲恺

范仲恺(山东省苍山县红十字会医院277799)

【中图分类号】R2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8-0364-02

冠心病属于胸痹、真心痛、厥心痛等中医范畴,故《灵枢经·厥病篇》: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类似现代医学急性心肌梗塞。《类经治裁》:真心痛……,猝大痛,无声,面青气冷,手足青至节。相当于现代医学急性循环衰竭,心脏骤停的表现。治疗上,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胸痹心痛气短病脉证治第九》中指出: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括萎韭白半夏汤主之。

1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脏腑相关,经络相连,气血相同:人之脉始于肾,资于胃,舍于心,合于肺,故脉关乎四脏,而藏于心。冠心病,病位在心,其本在肾,波及肺肝脾胃等脏器,因此其发病机理不是单纯心脏局部病变,而是多种因素导致脏腑功能虚衰,气血阴阳失调的结果。《金匮要略》有载该病的病因:夫脉当去太过不及,阳微阴弦,既胸脾而痛;所以然者,则其极虚也,金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闷而痛者,以其阴弦故也。《医学入门·心痛》也指出:厥心痛,因外邪犯心之脉络;或他脏犯心之支脉。如寒客于脉中,胸阳痹阻,心阳虚微,功能减退,致使血运不畅;心阳不足势必导致浊阴不化,脏腑功能代谢失调,痰湿聚结,上犯心君,痹阻脉络,久之,心血管将发生病理变化;脉以胃气为本,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若胃气无余,不能温煦心阳,致使心阳虚弱,无力鼓动血脉,亦导致血运不通畅,使之病情加重;肾为先天之本,内舍元阴元阳,心气跟于肾气,心阳亦赖于肾阳的温煦,心阴需肾水的升腾滋养。若年老体衰,肾脏之精枯不续于诸脏,还精于心,造成心血虚弱,心脏功能减退;心阳虚微而出现胸闷气短,脉迟或结代,类似现代医学心动过缓。总之,胸中冷,心阳虚,血不足,脉不通,为冠心病病理恶化之关键。再者,七情内伤,情志郁结,气机失畅或久病入络均可导致心脉痹阻而形成本病。

2治疗原则

冠心病多为本虚标实,虚中挟实。本虚:阳虚、气虚为主;标实:痰浊,血瘀多见。在病变演变过程中时常阳损及阴,阴损及阳,痰瘀互结,虚实夹杂,故临床上以寒凝血脉,痰浊痹阻,气滞血瘀,气阴两虚证型多见。根据病理机制,以补为通,补中寓通,补通兼施,着眼于肝腑功能,气血阴阳的调解,达到气盈血行,阳通痹开,瘀祛脉通,胸痛自止为目的。临床常采用通阳宣痹,化痰祛浊、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等方法。

3方剂选择

四逆汤合参附汤;瓜蒌韭白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血府逐瘀汤合冠心II号;保元汤合生脉散等临证化裁。中药:人参、黄芪、党参、附子、桂枝、细辛、葛根、瓜蒌、葛蒲、半夏、韭白、茯苓、酸枣仁、麦冬、合欢花、妥甘草、五味子、生地、苦参、川芎、参三七、赤芍、降香、檀香、丹参、牛夕等灵活选用。

4典型案例

患者,男,51岁,2012年11月21日初诊,自述半年前出现心悸、气短、头晕,近日因感受风寒病情加重,频繁发作胸闷且有压迫感,时而胸背微痛,身重无力,嗜睡倦怠,畏寒纳差,恶心呕吐。察其形胖体丰,表情淡漠,舌体胖,边齿痕,舌质有散发性瘀点,苔白腻,脉沉无力。心率48/分,心电图示:窦性心率,心动过缓,完全性右束枝传导阻滞。临床诊断:冠心病,病窦综合证。证属“阳微阴弦”,胸阳虚衰,寒凝痰浊,痹阻脉遂,宜通阳宣痹,化痰祛浊,活血通脉。予保元汤合括篓韭白半夏汤化裁;水煎服。药进6剂后复诊,脉已复,心率增至62—67次/分,心痛止,除恶心呕吐未止,余症皆轻;15天后再诊:除舌质稍红,脉数伤阴之象,诸症悉除。2个月后追访,身体康复,心电图趋于正常,至今未再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