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聋校校本研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7-17
/ 2

浅谈聋校校本研修

徐东升

徐东升(烟台市聋哑中心学校山东烟台264001)

【摘要】校本研修是新形势下教育发展的新理念,是学校主体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加强校本研修,攸关推进教师队伍建设的质量,攸关推进高效课堂建设的质量,攸关推进素质教育的程度。

【关键词】校本;研修

校本研修是新形势下教育发展的新理念,是学校主体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加强校本研修,攸关推进教师队伍建设的质量,攸关推进高效课堂建设的质量,攸关推进素质教育的程度。多年来,我校始终坚持校本研修,加强校本培训、校本教研、校本读书、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的参入度,在学习与研究中引领教师专业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聋校特色的教师专业成长之路。

1.抓好校本培训,让教师的专业发展在不断学习中成长

1.1强化校本培训,提升教师的基本素质。校本培训是帮助教师实现专业化发展的有效载体。在培训中,我们采取了看、听、说、学、写的形式来进行的。

看:主要是看录像,如观看窦桂梅、王松舟等名人的课改报告和课堂实录,并对其思想观点进行研讨。

听:一是请进来,请教研室相关人员做讲座;二是搭建教研组长成长平台,请教研组长进行一系列的讲座学习等。

说:就是对校本研修情况通过交流会的形式进行交流、研讨、总结经验,从中探讨校本研修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学:主要是学习《大教学论》、《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文选》等教育名著和《走向新课程》、《新课改师资培训精要》等有关课改的指导材料。

写:一方面,通过学习,及时写出随感、心得和反思、案例;另一方面,是强化基本功训练,抓好两笔字训练、板书设计等。

1.2强化网上培训,搞好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在对教师进行基础培训的前提下,目前,我们的培训主要抓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培训。通过对教师的系统培训,教师的学科整合能力显著提高。学前语训及个别语训与信息技术整合,动感的图像,声音,使枯燥的语训工作变得有声有色,在良好的氛围中,聋童在欢乐新奇中增强了参与意识,提高了语训效果

1.3强化多层次培训,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我们根据师资队伍的具体情况,还进行了分层培训。一是对新教师的培训。集中进行手指语与发音、手势语、听力知识的培训。二是加强对骨干教师的培训。压担子,搭台子,充分发挥他们在教育教学中的引领作用。三是在教研组内建立具有双向促进作用的“结对子”同伴互助培训机制。

2.抓好“校本读书”,让教师的专业发展在自我引导中成长

近年来,学校着手构建学习型学校、学习型团队。通过读书活动,引领师生爱读书,会读书,创造性地读书,大家不再为写论文而读书、抄书,使读书由个体行为成为一种集体习惯。每个学期我们都推荐读书书目,并通过“搭建对话平台——交流读书;培养问题意识——实践读书;唤起批判思维——反思读书;营造读书氛围——引导读书”这四个环节,使教师的专业素养在读书过程中不断提高。

3.抓好“校本教研”,让教师的专业发展在研究反思中成长

校本教研是校本研修的重中之重,在多年的教学研究中逐步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基于“教历”的校本行动研究模式:

3.1教历:就是对某一教学活动或问题全过程的跟踪、解决、改进的研究过程。

3.2校本行动研究:就是立足校情,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解决教师教学实际问题为对象,以师生共同发展为主要目的,以改进学校、实现学校愿景为终极目标的研究活动。

3.3基于“教历”的校本行动研究:立足于学校的课堂教学,研究过程以行为开始,在行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以质量的提高与否作为检验的标准,从而可以弥补教育研究中理论与实践“两张皮”的缺陷,使研究能收到立竿见影之实效。

3.4基于“教历”的校本行动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的操作模式:

我们称之为“一个教历,三个反思,四个阶段”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

“一个教历”:就是让实验教师亲身经历某一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并以此为研究平台,充分发挥校本行动研究的三个核心要素(即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的积极作用,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

“四个阶段”:就是将教历研究的全过程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个人备课阶段。

第二阶段:集体说课阶段。

第三阶段:课堂教学讲、听阶段。

第四阶段:讲、听两个角度反思研究阶段。

简而言之,“四个阶段”包含了“一课两讲三教案四阶段”等环节,而且各个环节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循环发展。

“三个反思”:根据教历研究的特点,指导教师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反思。

教学前反思:就是通过参与式评判,要求教师寻找自己与他人的差距,达成更新理念的目的。这是一种前瞻性的反思。

教学中反思:就是借助课堂观察等研究手段,引导教师寻找设计与现实的差距,达成行为改善的目的,这是一种智慧性的反思。

教学后反思:就是通过专业引领,引导教师积极寻找问题解决的方法,达成专业发展的目的。这是一种批判性的反思。

4.抓好“校本课程开发”,让教师的专业发展在创新中成长

首先,制定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确定校本教材的目标、原则、门类与内容。在课程开发中突出两个“注重”。即“注重多样性和个性的统一,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的统一”;“注重学科课程的均衡发展与个性差异”。

其次是校本教材编写实施过程,编写主要是以教研组为单位加以实施,在学校统一调控下进行。

再次是成果展示。每学期,学校都对校本课程使用的情况进行评价,依据制定的评估细则,采取随机评价和终结评价的方法考评,学期末学校要综合考评。

多年的校本研修之路,不仅让教师专业发展有了很大提高。同时也对教育教学带来了巨大变化。

4.1强化了课堂教学,构建了自主、合作、探究中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4.2强化了团队合作,让广大教师在合作中学习,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得到了进步。

4.3强化了常规教学对课改的促进作用,让广大教师认识到教学的核心是转变教师教学方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4.4以学生为本,开发出一系列着力发展学生的校本课程,使聋学生学得生动、有趣、有效,个体得到最优发展。

今后我们将继续不断探索、开拓创新,深化校本研修的新途径、新方法,构建校本研修新机制,为促进聋校教师专业更大发展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