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设问式探究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1

新课改下设问式探究课

唐小灵

湖南祁东一中唐小灵

探究教学的精髓重在“探究的设计”,而探究设计又重在“问题情境的设计”。有了问题才能引起学生的思考,探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实现我们教师所要实现的教学目标。设问式探究课主要是以问题为主线来组织和调控教学,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探究讨论完成问题的研究就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随着问题的深入解决也就完成了学习任务。所以在设问式教学中,如何设置问题就是上好这节课的关键。

一、问题应遵遁的原则

1.趣味性

问题应能吸引学生,问题要有趣味且科学,能激发学生合作探究的兴趣。学生的学习应该在与现实生活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以解决学生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目标。教师若根据学生学过的化学知识,以日常生活、生产实际、科学实验实际为背景提出问题,则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发探索、求知的欲望,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可由空气预报中的空气质量播报内容引出二氧化硫的污染、酸雨和环境保护的学习;由药皂、苯酚软膏的组成及说明书引出苯酚性质的学习。

以《原电池》新授课为例,讲课前教师在讲台上放一只大苹果,然后在苹果上分别插入铜线和铁线,再接上灵敏电流计,学生惊喜地发现:一只诱人的苹果居然也能产生电流,趁学生兴奋和疑惑时,教师可设置下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1)什么样的装置会产生电流呢?

(2)类似装置是否有一个专有的名称?叫什么呢?

(3)该装置必须具备什么条件才能产生电流?

(4)这种装置产生电流的原理是什么呢?

教师在激发学生好奇心的同时,也把问题变成他们感兴趣的问题了,这样也就引发他们探索、求知的欲望,从而达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目的。

2.探究性

所提的问题要形成逐级上升的序列,能引导学生向交互的纵深发展,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经过合作探究才能获得结果,且要符合目标要求,具有科学探究价值。如在讲解氨气的喷泉实验原理时,先通过演示实验后,设置下列几个问题:

(1)为什么会形成喷泉?

(2)?引起喷泉的重要操作是什么?

(3)对于该实验还可采用哪些方法形成喷泉?

(4)喷泉实验中溶液变色的原因是什么?

(5)哪些物质组合也可发生喷泉实验?

(6)生活中见过类似的现象吗?广场上的音乐喷泉是否属于同一原理?

(7)该喷泉实验的原理是什么?要注意哪些事项?

通过所设置的一系列由易到难的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启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和激发学生去探究,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这一组问题的引导,使学生从氨气为什么会形成喷泉思考到产生喷泉真正原理是什么,最终用书本知识解释实际生活中的现象。

3.开放性

教师设计的问题结果或答案不是唯一的,让学生在相互启发、探讨过程中拓宽思维,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教师设置的问题从教学内容上看,应从传统的书本知识向学生的生活、生产、社会等知识开放,将学生的个性知识、直接经验以及学习环境看作重要的课程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应从单向的教师教、学生学向师生交流、互动开放转变。教师设置的问题应从答案唯一、解法唯一向条件、问题、解法和结果的不限定转变,以便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创设良好问题探究的环境

(1)教师态度要和蔼,语言要亲切。教师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语言,会消除学生害怕失败的心理障碍,使学生思维活跃,学习积极主动,敢于大胆探索。

(2)教师提问时,遇到学生一时答不出时,应注意启发引导,给学生再次表现的机会。如果问题难度过大,可将它分成若干较易较小的问题,引导学生逐一回答。这既能使学生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受到锻炼,又可增强学生的自尊心,造成良好的课堂气氛。另外,教师在提出问题时要注意设问的方式,有关应答范围内的指导语一定要明确,使学生能把握探索的目标,避免走不必要的弯路,挫折探究的欲望。

2.精心编织链式问题情境素材,促进双边互动活动展开

教师应该成为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者和促进者,教学过程是师生快乐交流、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探究性问题教学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创新素质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独立性和自主性,积极引导学生学会质疑、调查、探究、表达、交流,在学习和生活实践中体验参与的无穷乐趣。这样,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发展经历,成为富有个性的科学探究过程。

重视化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加强信息技术教育,设计出开放性、探究性链式问题,探究问题的设计思想面向全体学生,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充分贴近,注重将化学知识及其研究方法,与生活实际及其广泛应用,有效结合起来融为一体,让学生感受化学如空气一般,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化学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体现了“生活联系化学、化学走向生活”的新课程理念。

新的课程要求我们要转变思想,更新教学理念,适应时代的要求,培养适应时代,善于质疑,勤于思考,敢于探究的新型人才,在这样的形式下,我们更要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创造性的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尤其突出运用探究的教学模式,真正做到“授人以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