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院新生儿医院感染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1

基层医院新生儿医院感染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赵建

赵建(山东济宁市市中区妇幼保健院儿科山东济宁272000)

【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4-0368-01

【摘要】目的提高基层医院新生儿医院感染的管理意识。控制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方法对本地区13所县区级妇幼保健院新生儿医院感染管理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从多方面、多角度找出存在问题,提出管理对策。结果县区级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病房存在建筑布局不合理,工作流程不符合院感要求。手卫生设施不全,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差,部分新生儿有家长陪护管理不当。结论改造新生儿病房布局,强化培训,增强医护人员院感控制意识,配齐手卫生设施,加强院感检测及三级医院感管理措施等,对基层医院,新生儿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新生儿医院感染现状分析对策

新生儿病房,特别是新生儿监护室。收治的患儿多是早产,营养不良,低体重,病情危重,肌体抵抗力差的危重新生儿[1]。各种入侵性操作多,如吸痰,静脉留置针,留置胃管等,再加上剖宫产的增加,抗菌素的应用等诸多因素,导致新生儿易发生医院感染[2]。

本人通过近几年系统内的业务检查,现介绍本地区十三家县区级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病房的管理模式见表1。

表1本地区十三家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病房管理模式

通过上述基层医院新生儿的管理模式介绍可以看出,县区级妇幼保健院对新生儿病房的管理和重视还有待改善和提高。现将本地区县区级妇幼保健院,新生儿医院感染的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并对我院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的管理对策介绍如下。

1基层医院新生儿医院感染管理现状

1.1新生儿病房及NICU布局不合理(1)大多基层妇幼保健院没有NICU,新生儿病房有家长陪护。(2)部分医院新生儿病区与普儿区存在交叉,没有完全独立分开。(3)有NICU的病房布局及功能流程不合理。不符合院感管理要求。(4)NICU设施简单,配套不完善。(5)工作人员通道与病人通道混用。无专用垃圾通道。

1.2医护人员,院感控制意识淡薄。

1.3洗手及手卫生设施配备不全。

1.4消毒方式陈旧。

1.5新生儿用品未能全部使用一次性用品。

1.6三级医院感染管理机构不健全,措施、制度无可操作性。

1.7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差。

1.8有的普通新生儿病房有家长陪护。

2基层医院新生儿院感管理的干预措施

2.1加强培训,强化职工的院感控制意识

2.1.1开发领导层,提高院领导对院感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2.1.2医护人员的培训。

2.2完善NICU的布局。NICU的建筑布局应当遵循医院感染的控制原则,在改造及调整布局时,应请医院感染的专家给以指导。NICU应设有监护室、早产儿室、重症室、隔离室等功能间,并设有独立的配奶间、洗浴间、处置间、家长接待区。工作人员与病人设有专用通道,应设有专用的垃圾通道,并设有家长探视走廊。探视时能做到隔窗探视。

2.3配备完整、齐全的洗手及手卫生设施每间病室都配有洗手设施。监护室门口应设有洗手设施,医护人员必须更衣、洗手、戴口罩、隔离帽后方可进入病室。所有水龙头均应设为感应或脚踏式水龙头。使用脚踏易取式洗手液及一次性纸巾,速干手消毒剂每床一瓶。

2.4监护室所有新生儿用品均一婴一用一消毒,尽量使用一次性用品。

2.5减少侵入性操作。新生儿操作时使用的用品均为一次性卫生材料,留置针用透明敷贴覆盖,注明穿刺时间。保留72小时左右,减少反复穿刺。需采血化验者,一次取血做完相关化验检查,减少反复穿刺取血。

2.6加强医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

2.7加强新生儿病区管理工作。

2.8健全三级院感管理体系

2.8.1运用好网络管理的平台,细菌培养结果,各项目标性检测的结果。检验科可利用院内网向各科室及院感办直报,院感办再将相关处理措施反馈到相关科室。有问题的,采取整改措施。

2.8.2加强检测及管理。定期做好各项目标性检测,每月对病房空气、物表、医护人员手、听诊器、暖箱水槽、湿化瓶等做细菌检测。发现不合格,及时上报。有隐患的,积极查找原因,采取整改措施,直到检测合格为止。对于早产儿、危重儿及有侵入行操作的患儿,做好跟踪检测,填报专设的新生儿院感检测表。每月上报院感办,发现问题以便及时解决。

2.9加强对新生儿监护室护工的管理与培训。护工上岗前,由医院感染科进行医院感染理论知识的培训,进科后要对她们进行理论与实践的培训。同时要学习医院的规章制度及新生儿监护室的各项管理制度。让她们学会正确的六步洗手法,手卫生成为自觉行为。并有对她们进行监督考核的机制。

参考文献

[1]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

[2]钟巧,王晨虹,李晖等.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2010,20(15):2277—2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