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高中数学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姚利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9-19
/ 2

谈谈高中数学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姚利宾

姚利宾

(河北省成安县第一中学056700)

一、培养学生数学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某样东西产生了兴趣,他才‘会积极主动地开动脑筋、认真思考,并且会努力想尽一切办法获得必要的知识。所以,要想提高学生数学阅读能力,首先应该让学生对数学阅读产生兴趣,有主动阅读的欲望,进而刁一能有意识的进行自我监控,最后找到适合自己认知风格的阅读习惯。教师要常让学生从数学阅读中尝到“甜头”,体验成功。从阅读的内容上,不仅要让学生阅读教材,还应指导学生把阅读知识的范围引申拓宽到数学的应用、数学史、数学名题、数学家的传记等读物。

与此同时,教师的补充阅读材料也应尽量与实际生活挂钩或选取学生特别感兴趣的内容,并且对于他们在阅读中所得的东西,教师要及时发现闪光点,热情鼓励,这样“不仅能加深理解和巩固课内学习的知识,而且能开拓知识领域,满足多方面兴趣,丰富精神生活”,从而促进学生阅读的主动性、自觉性,逐步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例如张景中院士与李尚志教授应湖南教育出版社邀请,根据《新课标》要求编写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就充分秉承了新课改的理念,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以“让学生从数学中享受快乐”为本套教材的首要指导思想。为了做到这一点,这套教材的各章都是由一首美妙的诗引出的,下面列举两章:立体几何初步锥顶柱身立海天,高低大小也浑然。平行垂直皆风景,有角有棱足壮观。数列玉兔子孙世代传,棋盘麦塔上摩天。坛坛罐罐求堆垛,步步为营算连环。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让学生在数学阅读中,像阅读文学作品时欣赏文学作品魅力一样,欣赏、感受数学中的各种美,如奇异美、对称美、和谐美等,体验到数学阅读的乐趣。同时也使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相互融合,让学生感受数学中的生活和生活中的数学,数学从生活中来,必将服务于生活,数学是有趣的,李尚志.从数学中享受快乐。数学通报,高中数学阅读教学的策略而不是枯燥无味的。

二、把握关键,适时转换

1.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识别的能力很多阅读性试题都会附加一定的背景,背景可以随时更换,与所解试题无数学意义上的关联。要指导学生学会辨别题目的“背景”与“核心”,使学生学会从大量的信息资料中概括、抽取有用的信息,建立合适的数学模型,然后运用数学方法进行解答。

此即表明,数学阅读题材料的选择范围很广,教师应充分利用自己的已有经验精心筛选,题材来源可以是学生作业中具有典型的错题,可以是定理、性质、推论等命题的证明过程等。总而言之,要让学生经历由易到难、由特殊到一般,发现其中的规律,自我总结的创造过程。

2.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理解的能力与自然语言相比,数学语言仅仅是一种人工符号系统,由于数学语言的学习没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可借鉴,所以学习起来受环境的影响要小得多,但是数学语言,尤其是数学语言中的符号语言,是历经多个时代考验、无数前辈的提炼之后而形成,表示的意义已不完全是学生日常所理解的观念,而是被定义为数学概念。这些数学概念虽然来源于现实世界,但由于经过多次的抽象,己不可能根据日常的经验而被学习者自发地接受。①学生之所以在数学阅读过程中对数学语言的理解存在障碍,是因为学生在理解数学概念、命题、表达式以及它们所表示的关系时产生了困难。数学语言的特点之一是看似简洁的语言却可以包含准确的信息。所以良好的数学语言理解能力必须建立在正确认识概念、法则的内涵和外延的基础上,而不只是记住表面的、形式化的符号。所以教师在进行数学阅读教学时,要注意的是当指导学生阅读数学材料时,如概念或解题的过程,对材料中出现的每个数学符号和每个数学术语的含义,必须让学生准确无误的了解,决不能把不理解的数学语言忽视或略去,并且能揭示数学语言的内涵,尤其是最具数学特性的数学符号和图表语言。

3.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转换的能力弗赖登塔尔说过:“符号化给数学理论的表述和论证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掌握形式化的语言,除逻辑学家外,恐怕不会有相当多的数学工作者真正熟悉这种语言”。由此可见,对于数学家来说在运用数学语言的时候都不能达到完全的自如,那么刚刚刁一进入数学语言殿堂的中学生在所难免的会产生困难,因此学生要想在数学知识的海洋中自由呼吸,不可避免的要学会数学语言的转换能力。

数学语言由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表语言组成。文字语言比较自然,可以揭示问题的本质属性;符号语言简明、书写方便,并且将关系溶于形式之中,容易集中表达数学内容,有助运算,便于思考。图表语言直观,有助记忆,有助思维,有益于问题解决。三种形式的语言各有其优越性,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时间,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一道数学题能否准确迅速合理地解决,关键在于能否准确的理解、互化各种语言。②比如语言转换中比较典型就是集合语言,集合语言也有自己的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表语言。学习中,学生比较喜欢从符号语言向图表语言转换,往往缺乏逆向思维,所以下题就可以很好的帮助学生训练语言的转换。数学教学应充分发挥各种数学语言的优势,注意数学语言之间的转换练习,在转换中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4.培养学生数学语言构造的能力语言是对事物本质的命名,名字是表达和传递知识的工具,我们可以用语言来谈论一些已不存在或从来不存在的事物,这正是语言的构造性的体现。①由此可以看出数学问题的解决离不开数学语言的构造。就数学解题而言,不仅需要概念的命名能力,还需要构造数学模型(特殊的数学语言)的能力。数学语言构造的能力是数学语一言能力中要求最高的一种能力,它不仅要求要会识别、理解、转换数学语言,更是要求融会贯通。对教师也是一种挑战。在训练数学语言构造能力的时候,第一步观察题设条件与所求(或所证)结论的结构特征,这主要从代数结构与几何结构两方面进行,对此结构特征进行广泛地联想与想象,与头脑中己有的认知结构中相关或相似特征相联系,用所寻求到的认知结构“相似性”来演绎,指导对于现有知识结构的调动与激活,旨在对题目的类型与模型进行探索与识别。第二步通过分析,舍弃复杂与次要因素,抓住主要矛盾及主要因素建立数学模型,将原问题转化为规范的、可实际操作的数学问题。第三步制定求解策略,并实施解题计划;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一题多解训练,以便于充分地发散。第四步将数学解题结果进行解释还原、检验、反证,以回归原问题,并总结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统一思维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