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微生物教学中学生综合能力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2-12
/ 2

论微生物教学中学生综合能力培养

欧阳建元

摘要:如今,随着教育改革不断的深入,人们逐渐地认识到,人类的发展决不仅仅取决于其知识、智力,而是取决于其综合素质。这种综合素质包括人的知识、智力、情感、意志、能力等诸多方面。其中,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中学教学的根本目的,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思想。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渐提高的过程。

关键字:微生物;教学;中学生;综合能力;

教师是实施综合能力培养的主导,教师要具有创新意识,不断自我更新,积极挖掘现行教材中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素材,综合理科教育及在课堂中实施讨论式、探究式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课堂教学,组织学生进行综合性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改革考核方法,检测学生的综合能力,是教师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

一、教师是实施综合能力培养的主导

综合能力培养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学生实施综合能力培养,是新世纪学科教育的发展趋势。

教师是教育改革的主导,只有深刻认识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才会全力以赴地改革。否则即使有现成的教材、现成的教改方法,也无济于事。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能否成功地对学生实施综合能力培养,与任课教师的观念、能力和水平有着直接关系。

二、在课堂教学中实施讨论式、探究式教学

学生的综合能力不会自然生成,需要训练。通过课堂教学,组织学生进行综合性实践活动,无疑是对学生实施综合能力培养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通过从小学到初中直到高中长期的综合性教学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巩固本学科基础知识,还可以冲破本学科内不同专业之间及学科间的界限,建立起学科之间的网络交通关系,使学生的思维空间得以扩展和发挥。

1.通过专题讨论课,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教师的综合教学活动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思维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一个虚拟的空间,让学生面对社会现实中遇到的问题,并让他们分别扮演不同角色,站在不同角度讨论同一个问题,并拿出解决问题方案。这种教学可以提高学生面对现实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多角度思考,综合判断,并运用已有知识较合理地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培养综合能力的目的。例如:1997年2月英国权威的科学家杂志《自然》刊登了一篇文章,宣布人类首次用“克隆”培育法繁殖绵羊——多莉获得了成功。显然这一研究成果不仅是生物技术的重大突破,甚至关联到社会经济的发展、医疗技术的革命及伦理道德观念的争辩。抓住这个时机,组织学生开展“克隆技术引发的思考”的讨论。目的之一是使学生关注社会焦点问题,培养学生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尽管学生阅历浅,知识水平有限,但几乎每个学生都能尽职尽责地完成自己的角色。课堂上学生表现出来的积极性和较高的水平令人惊讶和兴奋。

2.通过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以实验原理、生理功能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比较适合探究式教学模式。例如,在“植物细胞吸水失水的原理”一节课教学中,首先让学生对实验现象提出假设:取同等体积两块熟萝卜,两块生萝卜,将它们分别放入清水和盐水中。一段时间后,放入盐水中的生萝卜软缩了,放入清水中的生萝卜更加硬挺了,而熟萝卜不发生变化,引导学生对这一现象提出假设。在诸多假设中,大多数学生认为萝卜吸水或失水了。这时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宏观上看是生萝卜吸水或失水了,如果运用学过的知识分析,萝卜是由细胞组成的,所以微观上分析可能是构成萝卜的细胞失水或吸水了,而熟萝卜不会发生此现象”。由此学生提出了可能是细胞失水或吸水的假设。

第二步是引导学生设计实验验证假设:教师在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时,要强调选材和设定实验方法,特别注意设计对比实验时条件的确定要具有科学性、严谨性等。

第三步是公开实验结果和结论,确定结论的可靠性:请学生将自己的实验结果公布给大家,以求得其他同学验证现象的可重复性,从而确定该结论的可靠性。

第四步是总结实验结论。在探究式教学中,要求学生重视自己实验的失败,一次失败的实验可以促使学生思考失败的原因,从而改进实验,最后取得成功。老师不应把学生的实验失败看成教学的失败,而应该是培养综合能力的极好时机,是更大成功的基础。

3.在生物学科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师应善于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将基础知识与培养学生的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科学价值观、科学道德规范融为一体。生物科实验课较多,教师要教育学生按照科学道德规范从事实验。如准确记录、反复验证、公布自己的实验结果。这些品质是绝大多数科学家都具备的良好职业道德。另外科学道德还包括实验时,对活体实验物的态度和实验后的处置,应考虑到实验动物的健康、舒服和良好待遇。如“观察蚯蚓”一课中,有一项实验是观察蚯蚓对各种刺激的反应。实验前教师教育学生设计实验时要避免对动物有伤害性刺激。实验结束后,教师与学生一起将实验动物放生,并为其创造较好的生活环境。

注意通过以观察实验为主的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学生在观察客体的同时记录观察的现象,还要自学课本上的有关内容。个别学生抄袭课本,因此写出的实验报告与观察内容不符,教师应及时教育学生做实验时要实事求是,不能有半点虚假。

此外,生物教学中有许多关于科学史的内容,涉及一些重大发现、发明和科学家们的科学方法、态度、精神,以及他们的博学多才、优秀的思维品质、人格和综合素质。这些内容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极好素材,必须予以重视和很好地加以利用。

三、培养学生学会分享和交流合作

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就是指学生的群体意识和与人沟通、合作、交流的能力,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是人们合作探索的结果,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对学生进行交流与合作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当前国际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社会中,人类的物质生产已进入社会化大生产阶段,科学技术也已经发展到了综合化和社会化的程度,任何一项事业、成果都不是一个所能完成的,而是众人共同创新和智慧的结晶。因此,互相交流与合作显得愈来愈来重要,所以生物课堂教学不但要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通过对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的培养,有利于避免学生总是处于个体的、竞争的学习状态,避免由于竞争而导致的学生自私、冷漠与狭隘,缺乏合作意识与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以及集体观念;又有助于培养学生正当的竞争意识与合作的能力,使学生在交流与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取长补短,共同发展,这样应对多元化的社会就显得游刃有余了。

生物课堂教学不但要传授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学生只有具有了能力,才会在纷乱复杂的知识的海洋当中找到一条明线、一张网,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才能把自然融入书本,把学习融入生活,进而获得更多更广的知识。

参考文献:

[1]余秀梅,辜运富,向泉桔,赵珂,陈强,马孟根.激励研究生创新思维,探索高级微生物学教学改革[J/OL].生物学杂志:1-5[2018-02-10].

[2]石慧,何立超,张轩,李婵娟.二批本科院校微生物学教学中实践元素的引入与因材施教[J/OL].生物学杂志:1-4[2018-02-10].

[3]丁锐,李炳学,陈旭辉.微生物教学改革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思路解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10):20.

[4]赖德慧.探讨微生物学教学实践中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J].科技展望,2015,25(32):174.

[5]何益军.浅谈微生物教学中学生学习、创新和协作意识的培养[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4(11):124+162.

[6]徐娜.案例式教学在高职药学微生物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职教通讯,2014(15):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