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电力调度的安全管理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新形势下电力调度的安全管理探究

纪欣雷一鸣田宇晨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北京100031)

摘要:电力调度下的安全管理是我国电力安全生产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电力系统正常运行和调度有着重要意义。在现代电力系统组成中,仍存在相对较多的电力调度安全隐患,因此通过加强电力调度安全管理制度与技术,解决电力调度中存在的相关安全管理隐患,从而实现安全有效的电力调度安全管理。

关键词:电力调度;安全管理;电力系统

在现代化的电力系统组成中,电能的生产,传输,使用,传输系统信息采集,加工等多方面原因组成了相当复杂的非限定动力传输系统,而对于拥有相对安全稳定的电力传输系统是其正常运行的关键。对于电力系用的稳定问题,可将其分为角度稳定,电压稳定,频率稳定三个方面来研究,其中角度稳定性为电力安全管理系统中研究的重要且关键性问题。

一、电力调度系统运行安全及控制条件

电力系统的运行其主要目的是充分合理的通过运行设备在允许条件下,将电力和电能源源不断且质量合格的提供给用户,其间不仅要求所调度运输的电力能源要保证一定的经济性,稳定性,更要求其所输送的电力的安全可靠性。

1.电力系统的正常安全运行意义

电力系统在正常安全运行的情况下,必须要保证其所使用的发电量和荷载用度相匹配,更应保证所有运行设备的电流,电压,频率及波度在允许的时间段和幅度内。同时根据不同的运行条件,电力运行系统一般可分为正常运行,警戒运行,紧急状态以及恢复状态等情况,随着运行条件的变化,电力系统也将在运行状态中不断变化。在电力系统中,保持系统稳定运行是保证电力调度安全性的重要任务及关键点,系统稳定性受到影响甚至破坏,将导致电力系统的全面瓦解,为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隐患或损失【1】。

2.电力调度系统分析及控制

现代电力调度系统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以及时代的发展,已经逐渐发展为一个高维,强非线性系统,通过传统的计算机分析控制已经变得十分艰难。因此,研究新的电力安全调度及控制技术已经变得十分迫切及必要,在现代电力控制技术中,计算机仿真系统是对于规划,运行,调度,控制及分析电力系统的新的重要手段和工具。

2001年起,我国电网运行与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便已提出《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其中对于电力系统安全调度及分析提出新的要求,对电力系统调度稳定所需要的分析模式,模型,方法做出了新的,明确的具体规定,对于电压稳定性来讲,规定在电力调度系统中经较弱联系向受端系统供电或者受端系统无功电源不足时,应进行电压稳定性校验,以确保电力调度过程中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得到根本上的保障【1】。

3.电力调度安全管理中电压稳定评估

电压稳定性对于电力调度中的安全性占据着很大比例的保障作用,在系统规划和运行研究期间,对于电压稳定性便应着重加以检验,因此需要建立相应的配套实用研究方法,安全幅度和准则。

传统的工业实践中所采用的电压稳定性确定方法为进行电压稳定性估计,然而以目前的分析方法以及计算机硬件来讲,随着我国电力系统的不断增多和复杂,传统的数据计算可能要花费适当的计算时间以估计广范围的电力运行状况,因此随着电网互联的发展,概率性估计方法和准则可能会成为未来电压稳定性评估的新的模式和方法。

二、继电保护装置对电力调度影响

电力的广泛应用和发展在给人们经济社会中带来了巨大的便捷及效益,在现代生活中,人们对于电力的依赖和使用使得大型电力系统一旦发生故障无法进行正常情况下的电力调度将会导致大面积停电,其所造成的后果将会导致人们遭受巨大的损失。因此,如何保证电力调度的安全稳定进行,便成为人们研究的主题和方向。而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继电保护装置的研究与广泛使用便成为人们对于电力调度过程中保证电力系统稳定的最基本有效的手段之一【2】。

1.继电保护装置主要任务

继电保护装置是一种在电力调度过程中出现不正常状态,通过及时作用于断路器跳闸或者发出警报信号的一种自动化电力装置。其主要任务为自动迅速有选择性的切除相关的故障组件,从而达到保障未出现故障组件能够正常安全稳定运行下去,免遭电力负荷过载造成损坏的目的,并在发现电气组建不正常状态情况下,根据运行维护条件发出信号,从而减轻元件负荷或跳闸,达到保护原件的目的。

2.电力调度中继电保护基本要求

电力调度中,继电装置的广泛使用和研究,对于电力调度安全性起着很好的保证和辅助作用。作用于跳闸中的继电保护装置,在经济,技术领域中一般满足五个条件,即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可靠性和经济性。继电保护动作中在保护装置动作时,仅仅切断故障组件中的电力系统调度运行,而无故障部分仍能保证其有效运行。对于故障组件的切断并保证电力调度系统正常稳定运行,其速动性和灵敏性将根据保护组件的数据参数和运行方式作出相应的反应形式。

结束语

电力调度系统是一个地域分布广阔,由发电厂,变电站,输配电网络以及各个地区用户组成的庞大电力联通,应用的系统网络结构。我们通常把发电企业的设备,设施和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统一称为动力系统,即电力调配系统。动力系统作为如今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正常生活的保障,其正常安全可靠运行也变得相对尤为重要,如何保证电力调配系统的安全,有效,可靠的运行,是如今应该考虑和研究的主要问题。电力系统自动化,计算机数据分析处理,继电器保护装置应用,多个方面的电力调动装置协同作用,构成了我们如今的电力调度系统,维护着我们的正常安全的电力调度应用,然而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寻求新的电力调度模式和技术,是我们在日益复杂的电力应用过程中能够安全有效的进行正常生产生活的基本保障。

参考文献:

[1]孙秋野,王占山.电力系统自动化[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17—21.

[2]周双喜,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分析及其控制[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13—22.

作者简介:

纪欣(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北京邮编100031).简介:纪欣(1985-),男,北京人,汉族,本科学历,硕士学位。

雷一鸣(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北京邮编100031).简介:雷一鸣(1989-),男,黑龙江人,汉族,本科学历,学士学位。

田宇晨(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北京邮编100031)。简介:田宇晨(1988-),男,北京人,汉族,本科学历,学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