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如何从生活角度进行初中语文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7-17
/ 2

探讨如何从生活角度进行初中语文教学

杨云霞

杨云霞

甘肃省甘谷县卧龙初级中学

摘要:新课程教学改革中明确指出,"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教学要树立生活化教学理念,即是语文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须臾离不开语文的观念,教会学生灵活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教学的学以致用。"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必须是生活的,一切教学必须通过生活才有效。"语文是初中教学的重要学科,本文主要分析了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和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语文;生活;策略

语文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紧密联系,语文是一门来自生活的学科。语文生活化教学是指在语文教学中,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营造生活场景及生活化教学素材,强化学生生活情感的体验,提升学生运用基础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应用能力。实践表明,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保持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德育素质与审美能力,促进初中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等。本文主要从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教育素材,营造生活化学习的氛围,联系生活实际,学以致用,借助语文教学活动,加深初中生对生活的感悟等方面,探讨了生活角度视野下初中语文教学开展的策略。

1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教育素材

传统教学模式下,主要是围绕教材进行课堂活动教学,教材来源单一,很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生活是知识的源头,知识终将是需要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来的。因此,在生活化教育模式中,教师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教育素材,使学生能够找到语文学习和生活运用之间的桥梁,从而使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充分运用生活中的场景要素、生活经验等展开深入的理解和分析。例如,在《背影》这篇课文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家观察父亲的背影,回忆自己与父亲在一起的生活场景,从自身的感受出发,体会作者在文章中渗透的情感。这样,一方面能够使学生对课文的内容、语句和情感等有深入的理解;另一方面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营造生活化学习的氛围

传统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普遍以教师课堂介绍、应试结果导向等为主,教师对学生的考试成绩施加了较大压力,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为此,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生活化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桥之美》这篇课文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留意身边的桥,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课件,采用播放照片、视频等方式让学生有机会在课堂中欣赏和体会身边的桥之美。这样,既可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习效果,又能使学生思考生活中的其他事例,意识到语文学习与自身生活的关系,从而养成观察生活、运用语文知识的良好习惯。

3联系生活实际,学以致用

语文教学既要教会学生运用语文,更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善于抓住课内外的有效资源不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为人处世的生活教育,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现在的初中学生,由于受到社会多元文化价值观念的影响,在思想观念和行为方面很多都有一些偏差,例如,有的学生过于冷漠,缺乏善良和感恩之心,对同学不友好,不团结,影响集体的行动。针对这类情况,教师可以利用一些好的素材,不断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引导他们如何正确面对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和事情。例如教师在教学《多一些宽容》时,可以通过列举生活中的事例,给学生讲述宽容是一种美德,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相互体谅、相互包容,懂得彼此谦让,不计较个人名利得失,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公德,在此基础上,再教育学生要以宽容之心对待周围的人和事,与同学友善相处。这是教师主动将课本上的知识和理念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的例子,通过这样的做法,教师才真正将教书和育人统一了起来。

4借助语文教学活动,加深初中生对生活的感悟

语文生活化教学还可以与语文活动结合起来,借助于丰富多彩的语文主题活动,如课堂辩论、小品排练、话剧编排、黑板报、诗歌朗诵等活动,加深学生对生活感悟,强化学生对假恶丑和真善美情感体验,确保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标准和判别方法,并将其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来。另外,结合语文活动,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积极参与进来,能够激发学生语文兴趣,加深对课文知识的理解和内化。

如在进行初中语文课文《变色龙》的教学时,对于奥楚蔑洛夫在进行断案的时候关于狗是不是将军家的各种言辞以及情绪方面的变化,教师可以让学生去尝试进行角色扮演,深入排练和揣摩,从而真正理解课文标题"变色龙"的含义。然后,教师再结合文章的特点,让学生深入感受契科夫所想要表现的讽刺思想,认识到本文主角奥楚蔑洛夫欺上媚下的丑恶嘴脸。在进行课文朗读的时候,学生可以分角色朗读和分角色扮演。除此之外,对于《皇帝的新衣》以及《威尼斯商人》等文章,教师都可以指导学生将其改变为话剧进行表演,让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理解文章,并且将学习语文的感悟潜移默化地应用到生活中去。

参考文献:

[1]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杨月梅.学周刊.2019(13)

[2]浅谈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李海,蒙雅芳.学周刊.2019(13)

[3]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措施探讨[J].张本福.学周刊.201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