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在烧伤整形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4-14
/ 1

风险管理在烧伤整形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贺文惠惠利平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00)

【摘要】目的:探究在烧伤整形科应用风险管理对护理安全管理的影响。方法:择取2015年8月至2016年7月我院烧伤整形科收治的7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8例,常规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安全管理,研究组患者行风险管理,对两组患者护理管理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烧伤整形科应用风险管理可以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出现,提升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风险管理;烧伤整形科;护理安全管理

本文择取2015年8月至2016年7月我院烧伤整形科收治的7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在烧伤整形科应用风险管理对护理安全管理的影响,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2015年8月至2016年7月我院烧伤整形科收治的7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8例,常规组男20例,女18例,年龄介于20-58岁,平均年龄为(35.45±3.56)岁;研究组男21例,女17例,年龄介于21-59岁,平均年龄为(35.47±3.53)岁。两组患者各项资料数据对比结果提示无统计学差异,即存在可比性(P>0.05)。

1.2方法

常规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安全管理:向患者说明疾病和治疗相关知识,并给予卫生护理、生活护理、协助进行常规检查等。研究组患者行风险管理:①风险评估。对患者烧伤情况进行评估,针对老年患者应给予特别关注,因其各项器官功能较差,因此会出现多种临床表现,因此并注意观察病情变化,避免耽误急救最佳时机。②专科治疗的风险管理。由于患者受损皮肤面积比较大,因此需要长时间补液治疗,且难以对患者行静脉穿刺,对于此我科通过静脉留置针及深静脉置管术等方式帮助患者减少痛苦,保证静脉通路处于畅通状态。③监护仪使用的风险管理。患者需要通过监护仪对血压、心率、心电图以及血氧饱和度等进行连续监测,但使用期间,因患者皮肤损伤等因素影响可能导致电极片粘贴牢固程度不足、连接处松脱等现象,因此应强化监护仪使用的管理工作,做好监测和检查,避免出现不良现象。④意外事件的风险管理。对于烧伤患者而言,翻身床是重要治疗手段,避免翻身床使用期间出现坠床等意外事件,应对科内护士进行培训,使其掌握操作要点,并做好翻身防护工作,保证翻身床的安全使用。

1.3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调查两组患者对临床工作的满意程度。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涉及到的数据处理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若结果显示P<0.05则提示数据差值有统计价值。

2结果

2.1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3讨论

临床中,要想保证护理质量,就应做好护理安全管理工作,这项工作是为患者提供优质临床服务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减少医疗纠纷以及对医疗事故进行防范的关键。烧伤科患者通常属于突然发生,在各年龄段均可出现,由于患者心理、生理均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因此需要给予其护理安全管理,使护理质量得到根本保障,避免出现医疗事故,使患者尽早康复[1]。

在烧伤整形科中,风险管理的应用可以使护理风险得到规避,避免出现护理纠纷问题。通过风险管理使患者享受更加优质、更加安全的服务。在风险管理中,护士长发挥着主导作用。同时护士风险意识的提升以及风险管理的有效落实是关键,要求护士具备敏锐观察力、丰富经验,以准确、快速的找出工作中存在的薄弱之处,并有针对性的采取操作进行防范[2]。

护理风险管理中,风险处理是核心内容,同时也是改进护理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需要同步落实护理质量保证计划和护理风险管理。护理风险管理需要持续性、长期性进行,风险事件的及时发现和处理是关键[3]。据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应用风险管理的患者不仅术后并发症少于应用常规护理管理的患者,而且在对临床工作的满意程度也比较高,可见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更佳。

结语:

在烧伤整形科应用风险管理可以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出现,提升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陈丽映,潘丽沁,赵淑婷等.护理风险管理在重度烧伤患者重症监护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08):966-969.

[2]陈美,蔡聪聪.烧伤病人阶段性护理风险管理[J].中国医师杂志,2012,01(01):207-208.

[3]黄敏,李玲,黄润文等.风险管理应用在大面积烧伤患儿护理中的效果评价[J].医学信息,2015,28(2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