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用电力线路供电计量模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浅谈农用电力线路供电计量模式

徐媛媛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芜湖县供电公司安徽241000)

摘要:与城市相比,农村电力行业发展速度缓慢,农村不同区域采取的电力线路供电计量模式也存在很大的差异,为保证电力线路供电计量模式符合我国电力行业发展需求。本文将对农村各个区域采用的电力线路用电计量模式综合分析,借以推动我国电力行业稳步发展。

关键词:农村电网;电力线路;改造;计量模式

引言:大多数农村电网设置的电力线路较为简陋,管理不够规范,在电力系统出现问题时不能及时有效实施电网维护,导致农村生活用电和生产发展用电均不能有效满足。因此,制定合理的农用电力线路供电计量模式至关重要。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保证农用电力电路供电计量模式符合农村耕种习惯,确保农用电力与农村发展需求全面衔接。

一、一线一表模式

一线一表模式作为常见的电力线路供电计量模式,其安装技术较为简便,并且安装模式为串联安装,能够满足农村生产发展电力需求。

1、优点

对于一线一表模式来说,其主要优点在于数量少和投资少等方面。一般来说一个行政村内部只有两条农用电力线路,规模较大的村落可能会设有五六条电力线路,一条电力线路设有一个供电计量设备,对于电力线路多的村落只是对供电计量设备加以改造,能够减少农村电力系统改造消耗的资金,提高电力系统维护的便利性。

2、缺点

尽管一线一模式具有投资少和安装数量少等优势,但是由于这种供电计量模式只能在农业排灌工程中使用。将电力计量表与灌溉计量表有效结合,严格控制农田灌溉过程中用电量。而且在进行电价计算时,一线一表模式的电价来自于农业排灌电价,与国家供电局规定的电价存在很大出入,直接影响电价核算的准确性。而且农村在实施一线一表模式供电计量时,上级部门对供电计量表改造的了解程度不足,导致在供电计量设备改造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可能性大大提升,常见的农用电力线路改造问题包括线路改造长度不明确、电路改造费用来源不明确和改造费用高等缺点。

二、一户一表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表现在各个农田用户具有独立的供电计量表,这种模式的用电性质表现在需要按照各个农田用电性质进行户头办理,可以在电路基杆上安装一个供电计量表或者多个供电计量表。

1、优点

这种供电计量模式在进行表箱安装时,涉及的排灌机数量较少,这样能够从根本的角度上提升农用供电计量设备安装的便利性,减少供电企业在实施供电计量表安装时投入的资金,对于保证供电企业整体经济效益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而且这种供电计量模式,能够实现电力收费方便的目的。

2、缺点

2.1如果农田附近没有设立固定排灌机,在用户分散的条件下并不能使用这种模式,一般来说,在农田附近各个取水点出都需要安装供电计量设备,如果取水点较为分散,则需要设立多个供电计量表,这就在无形中增加了供电计量箱表安装资金。

2.2对于一户一表模式来说,在实施这项农用电力线路铺设时,不仅仅需要增加资金投入量,对箱表维修和日常维护等方面也有很大的影响。在电费回收时,供电计量表不能够清楚反映电能消耗量,影响电费核算的准确性,对超出使用范围的电费也不能及时回收。

3.3大多数农用电力线路铺设在室外,很多不法分子利用偷盗电线牟利,这种情况不仅仅影响农村电力传输效果,对我国社会效益等方面也有这不可磨灭的影响。

三、一片一表模式

一片一表模式顾名思义在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供电计量表安装,这里所说的规定范围主要是指供电半径在50m作用的安装范围。通常在上述规定范围对的中心位置安装供电计量表。这种供电计量模式需要农村委员会进行户头申请,在电力传输过程主要通过一片一表供电力计量表进行电费核算。

1、优点

按照一片一表模式实施供电计量表安装,并不需要安装大量供电计量表,也就是说,实施农用电力线路铺设过程中,应用的箱表数量远远少于其他模式,前期在供电计量表安装中投入的资金也比较少。另外,这种供电计量模式能够按照农村需求选取用电类别,对于不同电价的电能具有有效的核算方法,有效实现不同电能电费核算相互转化的目的。

2、缺点

2.1一片一表供电计量模式的缺点表现在箱表数量控制难度较大,其根本原因在于农民为提升电力获取的便利性,经常在自己田地附近安装供电计量表,不符合一片一表模式规定的箱表安装范围,一旦供电计量箱表出现故障,政策处理难度较大,在实施箱表故障处理时,会导致农田供电量不足,影响农业发展速度。

2.2如果数量控制严格,势必造成表后线私拉乱接现象,管理难度大。

2.3如果都放开办理,数量就会失控,就等同于计量模式二。

2.4整套表箱造价高,其内设备价值也高,很容易被盗。

四、典型供电计量模式的选用和实施办法

计量模式的选择必须以规范电价执行,分类计量、抄表、收费到户为目标,按“精简合理”的原则设置计量点。还要根据不同区域农业生产用电的特点和便于管理等方面综合考虑,择优而选。

1、模式选用

1.1如果是第一种供电类型的,即采用集中排灌的农排线路,建议一户一表模式。

1.2对于一些上规模的种粮、种植、养殖大户,建议采用一线一表模式,并按不同电价类别进行计量计费。

1.3对第二种、第三种供电类型的农用电力线路(第三种供电类型为用电点离用户家较近,几百米以内,用户自行从家拉出一条线路,属表内线,供给农业生产用电),建议以采用计量模式三为主,视具体情况与一线一表和一户一表相结合原则。

2、实施办法

2.1对于采用集中排灌的用户,计量装置直接安装到排灌机埠泵房处,一个排灌机埠泵房一个计量户头。表后到泵房内线路用户自负。

2.2如果以采用一片一表模式为主,一线一表模式与一户一表模式为辅的农用电力线路,那么计量表箱安装位置必须合理,尽可能少装,尽量装在主干线或主分支的适当电杆上。那么部分分支线路就要接在表后,作表后线处理,表后分支线路上再按“打水点”的需要,安装“落火配电箱”(一种小型配电箱)。

2.3如果用电性质是农业生产用电的,原则上都要由当地村委会统一到供电公司营业厅申请办理用电手续,户头名称必须是村委会,由村委会统一收取和上缴电费。

2.4非农业生产用电用户,以用户自己名称办理。除接入居民生活用电外,其他用电性质的,接入所有费用自负,产权属用户自有。

2.5上规模的种植(粮)、养殖大户,计量点设置在种植园、养殖园边的电杆上或建筑物上,种植园、养殖园内的线路产权属用户,建设或改造费用由用户全部自负。

2.6对一些季节性强,使用时间短的用户,包括短期租赁使用的,小规模的,租赁责任田进行种植、养殖的用电户,不专门为之架设公共线路,可根据公共农用线路分布情况就近接入,在合理位置设置公共计量点,或按季节性临时用电处理,由使用者申请办理,接入费用全部自负,产权属用户自有。

2.7由于农用电用户较分散,范围较大,用电信息采集一般采用载波方式,不适合采用无线方式。

2.8按照农田分布特征和农业生产特点,笔者认为安装预付费电能表模式是最好的计量模式,也是今后计量收费方式发展的主要方向。建议供电企业推广使用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

结语

现阶段,我国电网建设朝着规范化和智能化的方向转变,农村电力线路改造和移交也应顺应时代发展,提高建设力度和质量。其中计量模式的确定是关键的部分,电力工作人员应做好农用线路改造与计量工作的优化完善,只有提高计量的准确性,才能够提高供电可靠性与稳定性,为农村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栗连文.树木对电力线路的危害及砍剪树木注意事项[J].农村电工.2014(03).

[2]罗建华.分析电力线路跨越建设中的隐患和防范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27).

[3]米翠芳.用户安全供电计量保护系统推广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