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末二氧化碳监测在腹腔镜麻醉中的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呼末二氧化碳监测在腹腔镜麻醉中的应用分析

郑秀娟

鸡西市人民医院158100

【摘要】目的:利用呼末二氧化碳中对通过对潮气量和呼吸频率的监测,了解呼末二氧化碳监测对腹腔镜麻醉的手术中存在的二氧化碳蓄积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进行随机的分组,将这60例患者分别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实验组是A组,对照组是B组,每一组都有30人,建立二氧化碳气腹的过程中,实验组要提高潮气量和呼吸的频率。对照组不进行任何的改动,分析呼末二氧化碳分压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的变化。结果:实验组在进行调整潮气量和呼吸频率的情况下,可以减少腹腔镜麻醉手术中二氧化碳的蓄积量,相对于对照组来说有着显著性的差异(P<03.05)。结论:在监测呼末二氧化碳分压的情况下,调整潮气量和呼吸频率减轻腹腔镜麻醉手术的过程中二氧化碳的蓄积量。

【关键词】呼末二氧化碳;腹腔镜麻醉;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R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6-080-01

呼末二氧化碳分压是人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生命体征,与肺血流、通气和身体内的循环情况进行具体的结合,在无心肺功能异常的情况下,呼末二氧化碳与动脉血二氧化碳有着紧密的关系,通过对常规的呼末二氧化碳监测能够反映出动脉血二氧化碳中发生的变化。腹腔镜麻醉手术中,需要在腹腔内注入一定的气体,这样就会造成人工气腹,现在医学上使用的一些气体一般就是二氧化碳,但是二氧化碳气腹在使用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的疾病,尤其是二氧化碳的蓄积,本文就是对呼末二氧化碳中的潮湿量和呼吸频率进行严格的调整,减少了腹腔中的二氧化碳蓄积问题,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为相关的研究提供具体的借鉴。

一、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在进行呼末二氧化碳监测的时候,一定要选择期行全麻下腹腔镜的胆囊切除技术,患者一般有60例,这些患者的年龄一般是在35—75岁之间,这些患者都没有任何的非甾体类抗炎药病史。肝肾功能也比较正常,没有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也没有任何的免疫性疾病,肝肾功能也比较正常。在分组的过程中,主要分为2组,一共有60例,每一组是30例,这两组材料中,年龄、体重、身高上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并且手术时间差异、身高、年龄、体重和麻醉药的用量上均没有任何的统计学意义。(P>0.05)

(二)方法

在进行腹腔镜麻醉的过程中,一定要建立起二氧化碳气腹,气腹压必须要控制在10—15mmHg之间,但是不能够超过20mmHg,实验组中提高的呼吸频率是5次/min,要按照相关的体重提高潮气量,潮气量为5ml/kg,但是对照组并没有进行任何的调整。

(三)效果评定

分别记录气腹前5分钟(T1)、气腹后5分钟(T2)、10分钟(T3)、30分钟(T4)、放气后5分钟(T5)、10分钟(T6)呼末二氧化碳并行动脉血气分析,记录动脉血二氧化碳的分压二氧化碳气腹放气后随着呼末二氧化碳分压的降低调整呼吸频率或潮气量至原来水平,观察并记录两组呼末二氧化碳分压的最高值与平均值。

(四)统计学意义

本研究中所有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实验组通过调整呼吸频率潮气量能有效减少体内二氧化碳蓄积,呼末二氧化碳分压和动脉血二氧化碳气压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三、讨论

呼末二氧化碳在使用的过程中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在医学上,在监测上的适应症有以下几点:首先呼吸机和麻醉剂要按照的使用。其次就是在心肺复苏上比较复杂,各种呼吸的功能也不全面。最后就是在出现严重休克、心理衰竭和肺梗死的现象的时候,可以使用呼末二氧化碳监测。呼末二氧化碳监测在临床评估上有着很好的效果,要使用呼吸机和麻醉剂,但是在使用之前,必须要对通气量进行基本的调节,保证呼末二氧化碳分压与术前的水平是相近的,波形和监测都能够展现出气管导管的使用量。看出是否在气道内,如果是正在进行的机械通气者,在发生了导管扭曲、漏气和气管阻塞的故障的时候,就会出现形态的改变,也可以自动的进行报警。

在连续监测的过程中,可以有效的进行机械的安全通气,为安全撤离提供了具体的依据,如果发生了体温升高、恶性高热等现象,就会使呼末二氧化碳增加,波幅变大,产生心跳、休克或者是血栓梗的现象,而肺血流的逐渐减少也会导致呼末二氧化碳迅速降至零。呼末二氧化碳气压也有利于判断心肺复苏的基本现状,对过度通气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呼末二氧化碳检测曲线为麻患者和呼吸科提供了极大的借鉴。在呼吸的过程中,要对二氧化碳进行实时的测量,还要对应描图。如果呼末二氧化碳的含量过高,呼吸频率比较正常,如果病情发生了变化,就会导致恶性高热现象的发生。如果出现了呼吸缓慢,峰比较长的时候,就要提高呼吸频率,这样就可以进行代偿呼吸的抑制。在进行机械通气的时候,呼吸的频率也比较快,但是容易出现潮气量不足的现象。

腹腔镜麻醉手术与二氧化碳气腹有着很大的关系,这是一种常规化的方式,对腹腔镜麻醉手术中人体呼吸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腹腔镜麻醉手术涉及到的内容有很多的。人工气模会导致腹内产生高压,胸肺的顺应性也比较小,容易导致呼吸动力发生变化,通气血流在分布上会出现异常的现象,通气压的主要作用就是保证足够的肺泡通气量,这样在利用的过程中,就不会产生较大的问题。从两方面进行分析:一方面胸肺顺应性下降,容易出现肺泡通气量下降的情况,另一方面就是二氧化碳可以通过腹膜进行快速的吸收。在腹腔镜麻醉手术之后,腹膜会将残余的二氧化碳全部吸收,这样二氧化碳会快速的进入到血液中,导致了手术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都会出现二氧化碳偏高的现象。

根据以上分析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监测的过程进行详细的分析,相对于传统的手术来说,有着恢复快、切口小、住院时间短等特点。腹腔镜麻醉手术与循环和呼吸有着显著的影响,从表面上来看,需要在进行腹腔镜手术的过程中,建立人雨伞气腹,但是气模有着吸收二氧化碳的作用,速率、吸收量和腹腔压力、溶解度、手术时间有着紧密的联系,而且在使用的过程中,如果手术的时间较长,腹腔内的压力较大,就会导致二氧化碳的含量较高,肺顺应性下降,会导致气道内的压力上升,导致了气道的阻力严重的增加,最终发生二氧化碳血症和低氧血症的出现。如果是高二氧化碳血症,对心肌扩张有着一定的影响,起着抑制的作用,也会刺激人体的中枢神经。

在本次监测中,在呼末二氧化碳的监测条件下,直接直观且动态的反映血内二氧化碳的变化,从而通过调整麻醉机的参数来增加每分钟通气量,加速了体内二氧化碳的排出,使实验组呼末二氧化碳的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使腹腔镜手术组二氧化碳气腹导致的二氧化碳蓄积得以减轻。

参考文献

[1]奚云.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在新生儿重症肺炎机械通气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3(25)

[2]张红艳,陈文定,赵黎丽.呼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在后腹腔镜手术中的作用[J].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