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世界语系以及分布特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2-12
/ 2

浅谈世界语系以及分布特征

阿曼•,阿宝

通过多年的比较和对比研究,根据语言的特点以及使用情况,人们一般把世界的语言划分为九大语系,本文主要介九大语系以及分布特征。

汉藏语系以汉语和藏语为代表的一个有亲属关系的语言群。中国为该语系使用人数最多的国家,中国南方民族多为汉藏语系民族。这个语系以中国为中心,略向西南辐射,讲话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但是地理分布上较为集中。下分四个语族,即汉语族、藏缅语族、壮侗语族、苗瑶语族,包括汉语、藏语、缅甸语、克伦语、壮语、苗语、瑶语、土家语(毕基语)等。汉藏语系的语种及分类比较通行的分类法以美国学者白保罗为代表。他在《汉藏语概要》一书中,把汉藏语系分为汉语和藏-克伦语两大类,又在藏-克伦语下面分藏缅语和克伦语两类。通过语言比较可以看出,不同语言间不仅在现状上有许多共同的特点,而且还存在着许多共同的发展规律。每个音节有固定的声调。声调能区别词汇意义。在有些语言里,声调还能区别语法意义。汉藏语系许多语言的元音分长短,以壮侗语族为最普遍。就多数语言情况而言,主要元音是长的,韵尾则短;主要元音是短的,韵尾则相对地略长。所以,就整个音节来说,长元音韵母和短元音韵母的音节长短大致相等。许多语言的声母有清浊对立,并存在共同的发展趋势。在多数语言里,清浊对立主要出现在塞音、塞擦音、擦音上,塞音、塞擦音的清浊对立大多出现在不送气音上。清浊由对立到不对立,是汉藏语系语言共同的发展趋势。汉藏语系各语言以词序和虚词为表达语法意义的重要手段。词序比较固定。虚词种类较多,在句中表示各种不同的语法意义。汉藏语系语言词类上的一个特点是有量词。量词的作用主要表示事物的单位和动作行为的量。

印欧语系最大的语系,下分印度、伊朗、日耳曼、拉丁、斯拉夫、波罗的海等语族。印度语族包括梵语、印地语、巴利语等。伊朗语族包括波斯语、阿富汗语等。日耳曼语族包括英语、德语、荷兰语、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各主要语言。拉丁语族包括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和罗马尼亚语。斯拉夫语族有俄语、保加利亚语、波兰语。波罗的海语族包括拉脱维亚语和立陶宛语。“印欧语系”这个语言学术语出现于19世纪初叶,因该语系分布于印度和欧洲而得名。后来德国学者又参照同一模式,将其易名为“印度-日耳曼语系”。理由是,印欧语言中,最东部的阿萨姆语是一种印度语言,而最西部的冰岛语是一种日耳曼语言。这个术语在欧洲学者、特别是德国学者中比较通行。

阿尔泰语系包括60多种语言,说该语系语言的人口约为2.5亿,该语系主要集中于中亚及其临近地区,语系主要由各个时期的入侵者带来的语言和当地语言互相融合形成。阿尔泰语系包括突厥、蒙古、满-通古斯3个语族。主要分布在中国、土耳其、蒙古国、中亚、俄罗斯、伊朗、阿富汗以及东欧的一些国家。以现在中、俄、哈、蒙交界的阿尔泰山为中心,广泛分布于亚洲腹部的荒漠和草原地区。下分三个语族,即突厥语族、蒙古语族、通古斯满语族。

闪含语系又称亚非语系。下分闪语族和含语族,前者包括希伯来语、阿拉伯语等,后者包括古埃及语、豪萨语等。

乌拉尔语系

分布于从斯堪的纳维亚往东,越过乌拉尔山脉,直到亚洲西北部广大地区的一组语言。分为芬兰-乌戈尔语族和萨莫耶德语族。

语音结构。元音有长短之分,有些语言有元音和谐现象,一般出现在一个词中。大多数芬兰-乌戈尔语词的重音落在第一个音节上。芬兰语、匈牙利语和拉普语的句子词序是主语—动词—宾语,萨莫耶德诸语言的句子词序是(主语)—(宾语)—主要动词—(助动词),括号代表不是非有不可的成分。在变化了的主要动词上添加词尾,以跟主语的人称和数一致。句子中词的功能用格的词尾和后置词表示。

南岛语系

南岛语系又称马来-玻里尼西亚语系,主要分布在太平洋群岛、东南亚地区和我国的台湾等地。使用人口约一亿七千余万。广泛分布于东南亚的马来半岛和印度尼西亚群岛、大洋洲各国。中国台湾岛的高山族语言,即属于南岛语系。

南亚语系

南亚语系主要分布在缅甸、柬埔寨、印度的东北部和我国的云南一带。使用人口约一千二百余万。又称澳斯特罗-亚细亚语系。约包括150种语言。

语音

南亚语系诸语言的主要特点是辅音系统比较整齐。塞音清浊的对立比较普遍,有独立的清音送气系列。元音系统比较丰富,元音常区分为高、前、中、后4级。除越南语等少数语言有声调外,南亚语系诸语言通常都不是声调语言。

语法

句子的一般语序为主语—动词—宾语;形容词通常跟在它所修饰的名词后面。

词汇

词的结构通常是一个主要音节,有时前面可再加上一个次要音节。大多数词根都是单音节的。南亚语系诸语言常常从邻近的或有影响的大语种借词。动物名称往往是禁忌词语,因而多使用别称。文字方面,孟语和高棉语的文字传统最古老,字母形状和书写原则都来自印度文字。但该语系大多数语言只是近百年来才有文字。包括两个语族:

达罗毗荼语系又称南印度语系主要分布在印度的东南部和斯里兰卡的北部地区,使用人口约一亿三千余万。主要有泰米尔语、马拉亚兰语、卡纳雷语、泰卢固语等二十种语言。通常分为南部、中部和北部3个语族。达罗毗荼语言元音有长短之分。元音和谐比较弱。辅音按发音部位排列,由内及外,和印度其他语言相似。名词变化有两个基本的格:①直接格(主语);②间接格,一般具有所有格的含义。加上人称词缀形成的派生名词是达罗毗荼语言的特征。代名词第三人称和指示代名词有阳性、阴性、中性之分。动词有3个基本形式:①现在不定时;②过去时;③将来时。构成方法是词根加特殊词缀。句子语序是主语一宾语一谓语。谓语总是放在最后面。定语放在被定者前面。

高加索语系主要分布在前苏联的高加索地区,使用人口约五百万,其中操格鲁吉亚语的就有三百多万。下分四个语族:卡尔特维里(伊比利亚)语族有格鲁吉亚语、赞语、斯万语等。

达格斯坦语族有阿瓦尔语、达尔金语、拉克语、列兹金语、塔巴萨兰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