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敏C反应蛋白在冠心病患者中的意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4-14
/ 1

超敏C反应蛋白在冠心病患者中的意义

赵丽华

赵丽华(河南省新乡医学院一附院心血管内科453000)

【摘要】目的:研究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检测在冠心病患者中的意义。方法:随机选择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病房确诊冠心病(CAD)的患者100例,将其划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AMI),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稳定型心绞痛组(SAP)。随机选择门诊10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分别测定其hs-CRP水平。结果:冠心病患者的hs-CR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群,AMI组的hs-CRP水平高于UAP组,UAP组的hs-CRP水平高于SAP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s-CRP的检测对于冠心病患者的病情分级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超敏C反应蛋白;冠心病

【中图分类号】R541.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0)10-0179-01

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CAA)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判断CAA最为重要的生物学标志物,与冠心病(CAD)的发生、发展、预后关系密切[1]。本研究通过分析不同疾病发展阶段hs-CRP水平,了解其在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随机选择2009年2月~2010年2月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病房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100例,其中男性65例,女性35例,平均年龄(60.9±10.2)岁,其中4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3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25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诊断标准。所有冠心病患者均排除下列疾病:病毒性心肌炎、肿瘤、风湿性心脏病等。随机选择2009年2月~2010年2月我院门诊健康人群10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58例,女性42例,平均年龄(55.6±8.9)岁。两组人群的性别及年龄构成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清晨空腹抽取2ml肘静脉血,放置至室温,分离血清,采用奥林巴斯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hs-CRP水平。

1.3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数据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组间的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CAD组的hs-CRP水平(11.7±2.5)mg/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hs-CRP水平(3.1±0.5)mg/l(P<0.05);AMI组的hs-CRP水平(14.8±3.2)mg/l,明显高于UAP组的hs-CRP水平(10.2±1.9)mg/l(P<005);UAP组的hs-CRP水平(10.2±1.9)mg/l,明显高于SAP组的hs-CRP水平(4.2±0.8)mg/l(P<0.05);SAP组的hs-CRP水平稍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讨论

CRP是一种敏感的急性相反应蛋白,是肝脏在白细胞介素等细胞因子介导下产生的,主要参与机体的炎症反应,目前认为CAA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作为非特异炎症反应产物的CRP参与调控多种动脉粥样硬化因子的表达,能够协助诊断急性冠脉事件,预测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事件,判断急性冠脉综合症预后,评价药物和冠脉重建后疗效等[2]。其中hs-CRP检测大大提高了测定敏感性,能更好的预测心脏危险。体内hs-CRP含量升高与多种疾病有关,如恶性肿瘤、急性炎症疾病和风湿性关节炎等,当组织坏死或体内出现炎症时,hs-CRP的含量会显著升高[1,3]。近年来临床研究发现,心脏病发作患者体内的hs-CRP水平显著增高。炎症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直接原因,并且炎性反应能够促进形成粥样硬化斑块,改变了过去认为CHD仅是脂质沉积致病的观点[1,4]。hs-CRP的高水平表达,特别是在伴有急性组织坏死的时候,往往预示着CHD发病可能。本研究发现,CHD患者的hs-CRP水平较健康人群显著升高,提示CHD与炎症关系密切,且从SAP组到UAP组,再到AMI组,hs-CRP水平呈递增的趋势,验证了hs-CRP是判定动脉炎症的指标,同时对病变严重程度及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参考文献

[1]韦晓谋,戴盛明,吴振,王曦.老年冠心病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7(30):2058-9

[2]周育平,安成,张振鹏.超敏C反应蛋白与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指标的关系[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0,7(26):501-3

[3]黄跃斌,何印蕾.ApoE基因多态性、hs-CRP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29(22):2864-6

[4]刘颖娴,李向平,彭道泉.冠心病患者血清组织蛋白酶L的变化及其与高敏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8;24(12):9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