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消融术治疗肝脏肿瘤的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2-12
/ 2

射频消融术治疗肝脏肿瘤的临床观察

王永平

王永平(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655000)

【中图分类号】R73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0067-02

【摘要】局部射频消融治疗作为一种微创手术,已经成为继手术切除、介入治疗后的第3大肝脏肿瘤治疗手段,由于其疗效确切,在小肝癌的治疗方面,射频消融疗效与手术切除相近,因此被认为是小肝癌的根治性治疗手段之一。射频消融术可经皮、经腹腔镜手术和经开腹手术三种。局部消融治疗的特点包括:直接作用于肿瘤,具有高效快速的优势;治疗范围局限于肿瘤及其周围组织,对机体影响小,可以多次治疗。现将2009年-2010年收治的32例经皮经肝、腹腔镜下、开腹直视下射频消融术治疗肝脏肿瘤,报告如下。

【关键词】肝脏肿瘤射频消融术

【Abstract】localradiofrequencyablationtherapyasaminimallyinvasivesurgery,hasbecomethesurgicalresection,interventionaltherapyofthebig3afterlivercancertreatment,duetothesymptoms,andinthetreatmentofsmallHCC,radiofrequencyablationcurativeeffectandthesurgicalresectionclose,andisthereforeconsideredsmalllivercancerisoneoftheradicaltherapy.Rfradiofrequencycanpercutaneous,afterlaparoscopicsurgeryandtheopensurgerythree.Localablationtherapyfeaturesinclude:directroleincancer,hastheadvantageofquickandefficient;Healrangelimitedtothetumoranditssurroundingtissue,smalleffectsonthebody,canDuoCitreatment.Nowthe2009-2010yearswere32casesoftheliver,percutaneouslaparoscopicinstead,directrfradiofrequencytreatmentlivertumor,thereportasfollows.

【Keywords】livertumorRadiofrequencyablation

1资料及方法

1.1临床资:本组32例,男性26例,女性6例。原发性肝癌20例。继发性肝癌6例,肝血管瘤6例,术前经病理检验证实。单瘤直径>5cm6例,<5cm26例,多发肿瘤3例。肝功能ChildA级20例,B级7例,C级5例。行单次RFA治疗29例,行2次以上RFA治疗3例。经皮经肝RFA27例,腹腔镜下RFA3例,开腹直视下RFA1例,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一例。

1.2治疗:1、经皮经肝RFA禁食水后12小时,治疗前20分钟给予镇静后,在局麻下,彩超、CT引导下操作。单发直径>5cm的肿瘤采用多点交叉重合的方法,,消融后产生的微泡带要超出肿瘤边缘1cm,多发肿瘤如患者一次不能耐受2次进针,则需分次进行。2、经腹腔镜下RFA,则需全麻下进行,配合术中超声引导,明确肿瘤位置、及进针方向,根据肿瘤大小、数量决定选择使用射频针。3、开腹直视下RFA,采用全麻下,配合超声引导,射频针由腹部切口穿刺入病灶。

1.3术后治疗及随访:1、术后禁食水24小时,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吸氧,观察24小时后屋上腹部无明显疼痛,生命体征正常,可进食,下床活动。术后输用止血药、抗感染、保肝治疗1-5天,术后第二天查血常规、肝功能,如有变化进行相应处理。2、行超声造影检查病灶治疗后情况。术后1-30天行增强CT或MRI检查病灶有无残留。如有,则需再次治疗。术后1-3月定期行增强CT/MRI,或者行超声造影、AFP、CEA检查。如发现有复发及残留,需再次行RFA治疗。

2临床观察结果

2.1并发症:都有不同程度的上腹部疼痛,伴有发热,治疗后缓解。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血清转氨酶升高,治疗后一月恢复,术后3例出现腹水,6例皮肤灼伤,2例出现肝包膜下血肿,经保守治疗治愈。

2.2治疗效果:临床症状减轻30例,半年后肿瘤直径缩小1/2以上的10例,肿瘤直径缩小1/2以下的16例,肿瘤直径无变化的4例,明显增大的2例,超声造影显示肿瘤内及周边无血流16例,肿瘤内及周边血流减少的12例。无变化及周边血流增多的4例。半年内无死亡。AFP升高6例,其他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3讨论

3.1RFA的适应证及禁忌症:适应证1、没有肝外转移的肝癌,直径小于5cm,数目少于5个;2、手术未能切除或术后复发,但不适于再次手术者;3、手术风险较大的患者,如肝功能不全、重度肝硬化、严重门脉高压、年老体弱不宜手术者。禁忌证:1、肝癌发生肝外转移,或者肿瘤直径大于5cm,数目大于5个;2、保肝治疗后肝功能无改善的Child-PughC级;3、严重的多脏器功能不全和孕妇;4、活动性感染尤其是合并胆系感染者。

3.2RFA的缺点:由于个体差异,部分患者疼痛剧烈,途中放弃治疗,或治疗后,疼痛加重,需长期使用镇痛药物。由于目前技术本身的限制,病灶为三维体,在超声及CT引导下治疗,局部产生蒸汽,定位困难,一次烧灼的体积有限,治疗后容易产生三维空间漏空,导致病灶残留,新生病灶长出。影像技术的差异及病灶的异质性,导致术后与术前不一致,影响疗效。肿瘤沿针道播散,治疗后肝脏局部及远处转移、复发。

3.3RFA的优势: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RFA其并发症的发生率、死亡率远低于肝切除术,RFA作为一种微创、疗程短、疗效快、并发症少、肝功能损伤小的肝癌治疗方法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RFA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即RFA治疗前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二周后行RFA,再过2周行肝动脉化疗栓塞。以后每二周行一次RFA治疗,二者优势互补,对防止肿瘤复发,提高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宽生.肝癌微创治疗的疗效评价[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5,5(2):88-90.

[2]杨海云,罗葆明.特殊部位肝癌的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2006,2(3):61-62.

[3]霍苓,陈敏华,严昆.胆囊旁肝肿瘤射频消融治疗附加方法及疗效[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5,14:437-440.

[4]徐辉雄,吕明德,谢晓燕等.经皮热消融治疗137例肝细胞癌的预后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06,12(10):663-666.

[5]范林军,马宽生,何振平等.射频消融治疗大肝癌的安全性和近期疗效[J].中国普通外科基础与临床杂志,2002,9(4):265-268.

[6]马宽生,陈敏,丁钧等.射频消融治疗肝肿瘤315例报告[J].消化外科杂志,2005,4(5):307-309.

[7]陈敏华,严昆,杨薇等.射频消融治疗肝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J].医学临床研究,2004,21(3):198-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