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3-13
/ 2

临床护理路径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严娜萍

严娜萍(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江阴医院九病区214400)

作者简介:严娜萍(1970.8-),女,大专主管护师,从事胃肠外科的临床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2009年9月~2010年9月50例行胃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采用欧洲癌症疾病研究与治疗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EORTCQLQ-C30)对患者护理前后进行生活质量情况的调查以及记录患者生理康复、心理康复评分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5个功能领域评分明显增加,P<0.05;3个症状领域得分明显降低,P<0.05;1个总体生活质量的得分明显增加,P<0.05。观察组自测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能显著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胃癌根治术;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0)09-0056-01

手术术是治疗胃癌的主要方法,随着胃癌根治术的规范化,手术治疗效果保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患者术后康复和生活质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1]。护理质量的优劣对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起着重要作用,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护理路径在临床工作中日益得到医务人员的广泛关注[2]。通过护理临床路径在胃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实施,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2009年9月~2010年9月50例行胃癌根治术患者,年龄41~65岁,平均56.54岁,其中男31例,女19例,患者均经胃镜检查病理确诊,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

1.2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流程,术后3~4d肠功能恢复后开始进食,尿管和胃管根据医嘱拔除。观察组根据科室统一制订的护理路径表,由责任护士或当班护士按路径表进行护理,路经表以时间为横轴,以入院指导、入院时诊断、检查、治疗、护理、饮食指导、活动、健康教育、出院计划等理想护理手段为纵轴,制定标准化的治疗护理流程。已执行的用蓝笔打“勾”,未执行的用红笔打“叉”,遇到“叉”标识时,表明该患者出现变异,由当班护士在护理记录中记载病情变化,分析原因和相应的处理,并在护理交班中提及,由护士长随机进行检查评价。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的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的生活质量核心量表(EORTCQLQ-C30)以及生理康复、心理康复评分情况。调查问卷采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的生活质量核心量表EORTCQLQ-C30,30个条目,可分为15个领域,计有5个功能领域(躯体、角色、认知、情绪和社会功能)、3个症状领域(疲劳、疼痛、恶心呕吐)、1个总体健康状况/生命质量领域。出院当日使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中生理健康子量表和心理健康子量表对出院患者进行测评。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的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两组患者SRHMS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评分比较,观察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讨论

胃癌是消化系统的常见恶性肿瘤,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目前,提高胃癌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已成为治疗癌症的主要课题。胃癌的诊断和治疗对患者的心理和社会功能会造成不利影响,患者由于角色改变、身体功能的损伤、社交能力的下降使胃癌病人术后的生活质量明显下降[3]。随着现代护理进入以病人健康为中心的阶段,以多种形式对病人实施全面、全程、整体的健康服务才能满足病人的健康需求,临床护理路径在胃癌术后的护理中也越来越重要。

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标准化护理方法,是一种科学高效的护理新模式。其针对特定的病人群体,以时间为横轴,以入院指导、接诊时诊断、检查、用药、治疗、护理、饮食指导、活动、教育、出院计划等理想护理手段为纵轴,制成一个日程计划表,对何时该做哪项检查、治疗及护理、病情达到何种程度、何时可出院等目标进行详细的描述与记录,使护理工作有计划、有预见性地进行;病人亦了解自己的护理计划目标,主动参与护理过程,增强病人自我护理意识和能力,达到最佳护理效果,护患双方相互促进,形成主动护理与主动参与相结合的护理工作模式[4]。临床路径的制定需要查阅大量文献,征询专家意见,应体现循证医学的理念,有利于医护之间的紧密合作和团队协作精神,从而促进护士主动服务习惯的形成。临床护理路径可以选择最佳的照顾模式,减少不必要的浪费,通过对患者和家属的说明,能预期所接受的照顾,有利于评价和系统地掌握临床的数据,促进生理和心理功能的康复[5]。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可以显著提高5个功能领域的评分,改善3个症状,提高总体生活质量,并且提高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评分。

综上所述,临床护理路径在胃癌根治术患者中运用,能够显著提高功能领域评分,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建敏,梁春华,冯红,等.围术期护理干预对提高胃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河北医药,2009,31(11):1394-1395

[2]MitsuishiJ,SonodaT,OshimaM,etal.Investigationonthechangesinthehospitalizationperiodaftertheinductionofnewdischargecriteriaforpulmonarytuberculosis——utilityofassessmentsheetforusingclinicalpath,Kekkaku,2007,82(11):837-44

[3]吴菡静.健康教育干预对胃癌患者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解放军护理杂志,2008,25(11A):9-11

[4]孔超萍,王芸香.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及思考.当代医学,2010,16(14):125-126

[5]DaSilvaTC,KirschbaumDI.Psychoanalysis:aresearchmethodbasedonclinicalpractice:contributionstonursing.RevGauchaEnferm,2008,29(3):48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