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力欣胶囊治疗艾滋病相关淋巴瘤1例报告

/ 1

康力欣胶囊治疗艾滋病相关淋巴瘤1例报告

李明武

李明武(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云南昆明650041)

【中图分类号】R739.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33-0038-02

艾滋病(AIDS)全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致命的慢性传染病。病毒特异性地侵犯CD4+T淋巴细胞,造成机体免疫细胞功能受损。最后并发各种严重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病死率极高。在恶性肿瘤中淋巴瘤的发生率高,有高度恶性,治疗效果不佳。现将我院使用康力欣胶囊治疗的艾滋病合并淋巴瘤1例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患者,男,61岁,汉族,工人。因发现左腋下包块1月余,抗HIV确认试验阳性9天于2005年12月29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1月无意中发现左腋下有一类似鸡蛋大小的包块,无压痛,无任何异常感觉,肢体活动好,无发热、乏力、消瘦等,当时未治疗,近1周来感包块变大,有搏动性疼痛,有压痛,左上肢抬高受限并出现抬高时胸部肌肉有牵拉痛,左上肢肌肉酸痛,皮肤感觉异常,到外院就诊经省CDC行HIV确认试验阳性后转我院。流行病史不详,无手术史、外伤史、输血史等。查体:精神欠佳,营养中等,左腋下触及15×11×10cm大小的包块,触之质韧,表面不光滑且部分皮肤呈紫红,皮温不高,基底固定,活动度差,有粘连,无血管杂音(见图1~2)。其他部位未触及肿大的淋巴结及包块,心肺腹无异常发现,四肢无水肿。入院化验:血沉2mm/min;血常规WBC:5.26×109/L、N:54.4%;RBC:4.99×1012/L、HB:160g/L、PT:226;结核抗体:阴性;CD4+T:189;胸部CT:①左腋下包块,性质待定(见图2),②双肺未见异常,纵隔淋巴结无肿大;腹部CT:无异常发现。

2诊治经过

入院后给先锋霉素Ⅴ注射液4g/天,1次/日,治疗2周后包块大小同前,症状无缓解,经包块取活检行病理切片及免疫组化后病理报告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见图3~4)。于2006年1月13日服用云南名扬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康力欣胶囊”(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Z20025075)治疗,每次2粒,每日3次,除此治疗之外,未使用HAART疗法及其他治疗。在治疗1个月后,包块逐渐缩小,抬高左上肢胸部肌肉疼痛症状及包块皮肤感觉异常等症状逐渐消失,未发生新的机会性感染,饮食及睡眠正常,CD4+T:279;治疗2个月后包块明显减小,CD4+T:263;治疗3个月后,查体所见,左腋窝皮温正常,无压痛,包块消失(见图5),CD4+T:310,摄胸部CT示:左腋窝见少许小结节影(见图6);治疗6个月后,左腋下包块无再发,查体无异常发现,胸部影像及血常规、肝肾功、血生化均无异常发现,CD4+T:549cell/μl。

3治疗前后相关资料图

4讨论

艾滋病(AIDS)全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致命的慢性传染病。病毒特异性地侵犯CD4+T淋巴细胞,造成机体免疫细胞功能受损。最后并发各种严重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病死率极高。在并发的恶性肿瘤中以恶性淋巴瘤和Kaposi’s肉瘤为多见。据报道,美国艾滋病患者患非Hodgkin淋巴瘤的发生率为4.3%,实际相当于非艾滋病患者的165倍,而且近年艾滋病相关淋巴瘤的发病率呈现增高趋势[1]。艾滋病相关淋巴瘤多数为B细胞性非Hodgkin淋巴瘤,多发生在HIV感染后免疫功能受到严重破坏的时期,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有的学者认为与以下列因素有关:①EBV或HHV-8等病毒感染;②免疫抑制;③细胞因子/生长因子之调节异常;④癌基因及抑癌基因异常[1,2]。

艾滋病相关淋巴瘤的治疗与普通淋巴瘤的治疗相似,但由于HIV感染感染患者免疫功能受到破坏及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较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化疗药物的使用,使得艾滋病相关淋巴瘤患者生存期较短。Tirelli对意大利艾滋病及肿瘤合作组的451例艾滋病相关淋巴瘤的调查显示,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为6个月左右[3]。康力欣胶囊为中药制剂,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扶正去邪,软坚散结的功效。该患者服用康力欣胶囊4个月后免疫功能明显提高,腋下包块基本消失,无其他新发机会性感染,其原因可能为患者免疫功能得到明显提高及康力欣胶囊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效应、中药兼有抗病毒的作用等因素有关。

参考文献

[1]比岛恒和等.艾滋病与恶性淋巴瘤.日本医学介绍,1999,20(6);259.

[2]邱乾德.艾滋病合并纵隔淋巴瘤(附13例报告).放射学实践,2003,18(11),809.

[3]TirelliU,SpinaM,VaccherE,etal.Cainioalevaluationof451patientswithHIVrelatednon-Hogkinslymphoma[J].LeukLymphoma,1995,20(1-2):9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