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突发事件乘客疏散心理及预案必要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地铁突发事件乘客疏散心理及预案必要性

侯振阳

深圳市地铁集团运营总部广东深圳518000

摘要:分析了我国的应急管理体系建设逐步健全完善,应急管理开始步人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乘客应急疏散预案在应急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从乘客遇到紧急突发事件时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出发,认真研究了地铁在突发事件上组织乘客应急疏散所存在的问题,并认真分析问题其中的原因,并最后通认真分析在不同情况的突发事件下,地铁在乘客应急疏散预案方面是如何处理,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和有待提升的方面。

关键词:应急疏散;乘客心理;突发事件;地铁车站

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运输需求显得越来越旺盛,既有的运输能力已表现出明显的不足。显然,地铁已经慢慢的成为一座城市中交通运输的顶梁柱。但是,近几年来各个一线城市常住人口和外来人口正在逐步上升,例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城市轨道交通的客运压力也逐渐上涨,发生突发事件的概率也渐渐增大。因此,为了更加好的保护乘客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城市轨道交通建立突发事件情况下“地铁运营中的乘客疏散预案及方法”是必然的,也是很有必要的。那么,突发事件情况下“地铁运营中的乘客疏散预案及方法”是如何一步一步的完善,其中有哪些必要条件,还有国内外各个城市轨道交通运输在突发事件下,乘客疏散预案及方法有哪些优点和不足的地方,以及在现有基础上还有什么地方可以改进,使之疏散目的能达到最大化,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探讨和研究的。

突发事件情况下轨道交通车站乘客应急疏散的心理分析

在突发事件下,由于人们对突发事件的认识不足,没有心理准备,或者不具备足够的安全知识,从心理上极易产生震惊、慌乱、焦急、愤怒等情绪,因而会失去判断逃生方向的能力,习惯追随别人,而且会出现一些消极负面情绪,这些情绪状态会妨碍人们正确地认识、分析自己所面临的挑战与环境条件,从而很难做出符合常理的判断和决定,甚至导致不顾后果的行为。乘客在轨道交通车站遇到紧急情况的疏散过程中,其常见的心理反应可以归为:惊慌、恐惧、冲动和侥幸、群聚等。

突发事件情况下轨道交通车站乘客应急疏散的行为分析

人员的疏散行为是一种群体行为,但由于受环境、疏散的初始位臵以及个体间的相互关系等因素的制约,在群体疏散中存在着个体之间的区别和差异。因此,作为在突发事故中起主导控制作用的人员个体,一方面其自身作为一个极其复杂而又相对高度完美的自适应反馈系统保证了其行为的可靠性;另一方面人所具有的自由度又导致其不同程度的失误,而且人们的一些日常习惯性行为在突发事件应急刺激下也会无意识地反映出来。发生突发事件后,轨道交通车站乘客的行为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从众行为、排他行为、原路返回行为、退避行为、沿墙和趋光行为。

城市轨道交通乘客应急疏散预案制定的主要影响因素

影响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乘客应急疏散的主要因素包括:车站环境、乘客基础特征、客流特点、信息传播方式、突发事件性质和影响因素、应急系统的组成等。

不同紧急情况下的乘客应急疏散预案的对策研究

地铁发生的紧急情况包括有车站内水灾(水淹)、正线线路火灾、人员非法进入列车行驶线路区间、列车在区间疏散的应急处理等等,这些事件都会影响行车安全,并且造成列车晚点,同时也有可能造成客伤事件。

车站水灾(水淹)、列车在区间疏散的应急处理分析

可能造成车站水灾(水淹)的原因有:地面积水从出入口、站外电梯井道、风亭、施工遗留孔洞灌入车站;站内消防水管、空调水管、排污管漏水,采光天窗、土建结构大量渗漏水等。

处理原则:

1、站外堵截;尽最大力量控制在站内出入口局部区域;保证设备区、站台不受影响。

2、车站根据车站周边地形、历史最高水位、以往车站水害情况申请常备足量的防洪沙袋,须在重点车站常备水泵,并均须保持处于良好状态。

3、车站可视出入口地面积水或渗漏水情况,关闭相关的出入口、电扶梯、电梯。

列车在区间发生断电、火灾、客伤、社会事件等紧急情况导致列车无法维持进站,被迫停区间,需要紧急组织乘客应急疏散。

处理原则:

1、若列车尾部火灾则向头部疏散,反之向尾部疏散,中部火灾向两端疏散。

2、区间疏散时,原则上应扣停邻线列车,并组织受影响区间上下行接触轨停电后再进行疏散,紧急情况下可疏散和停电同时进行。

3、列车开始疏散时应根据疏散方向决定是否启动隧道风机和送风方向,如列车中部火灾时,可根据列车位置和现场情况组织送风。

4、行车值班员接到行调封锁线路区间疏散的调度命令后,开启区间照明。

5、车站接到行调进入区间的命令后,值班站长组织站台岗、值班员及值班站长携带手提广播、照明灯(应急灯)、对讲机、穿荧光服等防护用品进入列车停留区间接应乘客。

6、区间疏散过程中,车站人员应加强关键位置(道岔、区间联络通道、进入端门楼梯口等)的引导,避免乘客误入其他区域。

7、司机做好广播安抚及引导工作,并检查列车情况报行调,按照行调的指示执行。

8、特殊情况下,行调可组织利用联络通道将乘客疏散至邻线,疏散前须停止邻线接触轨供电并组织隧道送风(送风方向与乘客疏散方向相反)。

总之,在突发的情况下,人们难免会慌张,会不知所措。无论是乘客还是工作人员。因此,制定乘客应急疏散预案和相关策略是很有必要的,通过全文,我们可以得知,每一个事情,都是无规律性的,这也是事故救援及突发事件乘客应急疏散处理工作最大的难点。乘客应急疏散处理要争取做到不慌不乱、有条不紊、快速反应的原则以及属地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的乘客应急疏散救援预案及相关策略,并且做好疏散应急处置设备台账和疏散应急演练以及人员等档案记录。每次巡检认真仔细,对危险源提高防范意识,将设备设施所造成的突发事件要防范于未然。构建一个“以人为本”,以“安全、准点、快捷、舒适”为服务理念,不断提高运营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王起全,大型活动拥挤踩踏事故预防与控制分析[J].安全生产工作研宄.

[2]岳军.地铁运营安全风险管理现状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4):194.

[3]杨坤.运营故障情况下的行车组织调整研究[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2(7):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