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时期矿山救护队的建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浅谈新时期矿山救护队的建设

唐东宝

开滦能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吕家坨矿业分公司矿山救护队河北唐山063000

摘要:从矿山救护队的基础设施建设、日常管理、装备配备以及救护指战员的退役服役制度等几个方面,阐述了新时期矿山救护队建设的几处要点。

关键词:矿山救护队;建设;管理

引言

近年来,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矿井生产能力大幅提升,矿井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大量先进设备、工艺与技术得到应用,矿井开拓开采方式发生了本质性改变,矿井安全生产技术得到快速发展,煤矿企业经营状况也得到了很大改善,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越来越强。作为矿井安全生产保障体系的重要一环,矿山救护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针对矿山救护队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矿山救护队建设与管理的要点。

1矿山救护队的建设要实现标准化、规范化

为了实现矿山救护队建设的标准化,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出台了《矿山救护规程》和《矿山救护队质量标准化考核规范》,目的就是使矿山救护队的建设实现标准化、规范化,但是目前,无论是煤炭企业还是地方政府的矿山救护队,大多还存在以下一些突出问题:

第一,机构不健全,编制不满员。普遍表现为一个小队达不到9名以上救护队员,一个中队达不到至少三个小队的编制,有些矿山救护大队不够两个中队的最低编制,还有些救护队技术干部配备不足,指战员的年龄层次不合理等。这些问题会直接导致矿山救护队的战斗力不足,在事故救援中存在安全隐患,达不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要求。在日常训练时,救护队员编制不足会导致日常训练不能正常开展,战备值班违反规定。工程师、技术员配置不足,会造成队伍业务素质低下,管理干部缺乏。因此,按标准完善编制,是矿山救护建设的关键,是战斗力的根本保证,也是矿山救护队必须坚持的原则。

第二,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主要包括办公楼不按《矿山救护规程》的要求设计建造,功能不齐全、不完善。夜间值班室不合理,单身宿舍不够人性化,家属住宅缺失等。训练场地、训练设施不标准、不正规,没有演习巷道等重要的训练设施。这些基础设施不健全,会直接影响救护队的办公、学习、训练,致使有些训练项目不能正常开展,指战员的身体、业务素质、综合实战能力达不到要求。相反,完备的训练设施有利于队伍综合素质的提高,给救护指战员提供一个舒适的、人性化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有利于指战员专心于工作。有些专家还建议救护队增加拓展训练设施,这也是提高救护指战员心理素质的好方法。

第三,大型救援装备配备不到位,主要装备更新不及时。大型救援装备如大型防灭火装备与器材、气体分析化验设备等,有些矿山救护队还应根据服务矿井的特点,配备大型排水装备、钻探设备、大断面巷道快速封闭设备等。配备这些装备的好处在于事故救援时能及时到位,救护队可以提前掌握其操作使用方法,不至于延误战机。另外,氧气呼吸器等常用装备是矿山救护队最重要的装备,关乎指战员的生命。但是由于这些装备市场较小,设计、生产成本较高,所以,出现产品价格奇高的情况,一些救护队因经费问题,至今还没有配备质量较好的正压呼吸器。在煤炭市场形势较好的时期,矿山救护队应加快实现装备的现代化。

2矿山救护队的管理要实现制度化、人性化

首先,矿山救护队应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考评办法。有些救护队虽然各项管理制度齐全,但是,这些制度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不强,所以管理基础就不牢固,在日常管理中,人为因素太多,造成管理上的混乱。另外,制定切实可行的考评办法,是促进救护队日常管理和学习训练的重要保证。以月度为时间单位,实现合理的评比奖罚,可以达到引导先进、督促后进的目的。在事故救援中,对作战勇敢,安全措施执行得力的指战员实行重奖,可形成人人争先的良好氛围。

其次,军事化管理要和人性化管理相结合。谈到矿山救护队的管理,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军事化管理,军事化管理是救护队管理的基础,同时,管理也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实现管理的人性化。如救护指战员的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应该得到保证。救护指战员在战备训练、事故救援以外的“家务事”要处理好,让他们安心于工作,家中有事,允许他们请假。许多救护队做不到这一点的原因是救护指战员人数配备不足,人性化管理的理念还不强,制度建立的不合理、不完善。

第三,矿山救护队应尽可能实现精炼高效,减少后勤人员职数。不可否认,对于大多数救护队来说,经费以及工资待遇是一个突出问题,精炼高效的队伍,有利于救护队的长远发展,有利于提高职工待遇。所以,科室工作人员、汽车司机、氧气充填工、仪器修理工等,可以让年龄较大的救护指战员兼职。

3矿山救护队的学习训练要实现专业化、科学化

第一,矿山救护队的战备训练要与服务矿井保持紧密联系。目前,大多数救护队与服务矿井的联系就是预防性检查,且在检查中存在不严不细、走过场的情况,对矿井的通风系统、安全设施、安全避险系统等不很了解。这样,在真正需要事故救援时,就会显得非常被动。所以在平时,救护队就应该积极承担矿井瓦斯排放、启封巷道、通风系统调整等工作任务,积极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通风安全质量标准化以及矿井“一通三防”工作检查,甚至可以主动承担矿井挡风墙、防火密闭墙等通风设施的建造,参加煤矿大型救援设备的培训与操演,与服务矿井联合组织应急救援演练等。

第二,矿山救护技术比武是矿山救护队日常训练的导向。矿山救护技术比武项目的设置,应有利于提高救护队的实战能力、有利于促进日常训练、有利于检验救护队的综合素质。既要考虑与国际接轨,又要结合我国矿山救援的实际。目前全国救护技术比武项目,检验救护队员执行比武规则的成分较多,检验实战操作能力的成分较少,不符合我国实际。有些省份组织的救护技术比武,谁是东道主,谁就能在比赛中取得第一名,其中的弊端不言而喻。

第三,要加强救护指战员业务知识培训。矿山救护离不开矿井通风,因此,矿井通风理论、矿井瓦斯治理、矿井综合防灭火以及综合防尘,是矿山救护指战员必须掌握的知识。

新时期,矿井对安全生产的要求不断提高,上级出台的新标准、新规定、新办法,矿山救护队也必须学习,如:有关矿井通风安全的AQ标准、“一通三防”各项文件等。矿井开拓开采方式、采煤方法及回采工艺,巷道支护形式,矿井水文地质情况,救护指战员都应该有一定的掌握。煤矿电工学的学习也是必须的,矿山救护队需要到井下单独操作电气设备,如停送电、局部通风机的安装、监测监控系统的断电或恢复,通讯联络系统、紧急避险系统的维护等。

4救护指战员的新老更替要实现模式化、常态化

救护指战员正常的新老更替,是矿山救护队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基础。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得到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重视与支持。所以,救护队应积极主动地向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汇报沟通,取得他们的支持,使人事部门建立长期固定的、可操作性强的救护指战员服役、退役模式。

救护指战员的新老接替要实现常态化,其待遇也要与煤矿一线职工相匹配,只有这样,煤矿的优秀年轻职工才愿意来救护队工作,救护队的退役人员也愿意去煤矿上工作。

打铁还需自身硬。救护指战员退役后,要使煤矿等生产单位积极接收,甚至成为矿井安全生产的骨干,自身素质一定要高。例如,陕煤化集团澄合煤业救护大队,1990年至1995年服役的救护队员,有四十多名退役后,都被陕煤化集团澄合煤业、黄陵矿业、神南矿业公司主动接收,其中十几名退役队员已在煤矿的安监、通风部门管理岗位上任职,成为管理干部,其他退役救护队员也成了各自单位的优秀员工。这些退役救护队员缘何成了“香饽饽”,各个单位争着要,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澄合煤业救护大队注重提高救护队员的综合素质,正所谓“一个好单位就是一所好学校”,队员经过救护队的服役后,素质明显提高;其二,在救护队工作,参与管理的机会较多,特别是在事故救援中,队员会得到很好地锻炼,业务技术素质、组织纪律性、管理水平会大大提升。第三,救护队员文化水平相对较高,入队前有煤矿一线工作的经验。

另外,矿山救护队还应特别重视管理干部的培养,经常从煤矿生产一线或大专院校引进毕业生,一线工作经验不足的,可以派他们到一线去锻炼,使队伍形成合理的管理干部梯队。

参考文献:

[1]黄伟淮.浅谈矿山救护队在安全生产中的协助工作[C].//2010年湘赣皖闽苏等多省(市)煤炭学会学术交流暨湖南省煤炭科学论坛论文集.2010:226-227.

[2]蒋先锋.矿山救护队在煤矿井下应急管理中的定位思考[J].能源技术与管理,2012,(4):115-116.

[3]赵小魁,王明晓,张斌等.对矿山救护队员进行现场急救技能培训的研究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2,10(4):634-635.

[4]杨攀.浅析矿山救护大队在煤矿井下安全性预防检查的重要性[J].科园月刊,2010,(23):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