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峰谷电价体制下吉林油田电费的增减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5-15
/ 2

基于峰谷电价体制下吉林油田电费的增减分析

邵春雨1李春辉2尹加锋3郑牡丹3王雁4赵

(1.沈阳北元电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沈阳110136;2.沈阳工学院信息与控制学院辽宁沈阳113122;

3.国网泽州县供电公司山西晋城048018;4.国网晋城供电公司山西晋城048026)

摘要:从峰谷电价体制作为出发点,以具体的吉林油田作为案例分析,首先对于吉林油田进行一个总体概述,对于本文研究的相关理论进行阐释,在重点分析目前吉林油田电价实施的总体现状,同时对吉林油田施行的峰谷电价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之上对于具体的峰谷电费的增减运算进行了具体演示。

关键词:峰谷电价;电费增减;总体现状

吉林油田简介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吉林油田分公司(简称吉林油田)是中国石油“代码601857”的子公司。吉林油田的主营业务包括以下方面:油气勘探开发、油气产品的出产和出售、工程服务、出产和采矿服务。吉林石油公司总部位的位置是松花江的南岸,在吉林省20多个市、县(区)进行石油勘探、开发和出产。

吉林油田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勘探,在1959年对于二十七井经过勘探试油喜获工业油流,发现了现今的扶余油矿。1999年十月,吉林油田进行了重组,更名为中国石油吉林油田分公司和吉林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2000年的时候,吉林油田分公司与吉林石油集团公司拆分出来,各自进行独立的经营。分开后独立运作。二00七年七月,两个公司重组整合为吉林油田公司。截止2014年末,在岗员工3万余人,累计探明石油储量14亿吨、天然气储量1000亿方,探明油气田23个,开发油气田21个;2015年原油产量保持

600万吨以上,天然气产量达到50亿方以上,油气总产量超越1000万吨。“十二五”末期力争建成千万吨级油气田。主要经营范围包括:陆地上的天然气和石油的勘查、生产和销售;炼油、石油化工以及化工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石油天然气管道的运营等。

1关于峰谷电价定价机制理论研究

中国有关谷峰电价的三个主要研究方向:首先是从理论方面出发,对于峰谷电价的理论及其各个国家对于该电价开展的具体情况进行阐述,在具体分析曲线变化的基础之上,可以采用用户需求响应指标的峰谷时分方法。不同研究者这分析证明了分工模式的综合合理性,同时对于需求响应资源的提高与发展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峰谷电价作为促进和实施有效电价的手段,有必要更深入,动态地把握电网负荷和用户用电量的实时变化。通过上面的论述,可以清楚的看到,对于峰谷电价定价机制的研究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峰谷电价体制下吉林油田的研究

2.1实施峰谷平电价现状

吉林油田的收费情况如下:以内部电价即非峰值和谷值电价方式进行收费,同时以峰谷电价体制为标准电价向各市供电公司支付。峰谷电价政策规定,在不同时段收费标准不同,如:高峰8小时,山谷7小时,7天为9小时,在平时电价收费都是按照1.5倍,谷电价格是通常电价的0.5倍。那么就可以知道峰谷电价的具体收费如下:0.76,0.30元和0.531元/千瓦时。吉林油田每个采油单位的总耗电量约为24亿千瓦时。吉林油田目前因为对于测量方面存在误差,在分析和估算基础上,电加热的生产,部分非碳氢化合物气体驱动和其他负荷功率应可调峰和谷,电力约320万。

2.2实施峰谷平电价的可行性分析

可调节的峰谷水平:指全天未使用的功率量,可用于将某些峰值时间负载调整为谷值或正常运行。我们通过调整峰值和谷值负荷,最终对于电费的使用情况具有降低的作用。

目前吉林油田采用的电价标准是进行统一的电价收集,油田内的各个电厂负荷尚未“隐藏峰值”开始实施。因此,高峰电费的支出过多,进行让吉林油田实际电费产生了一定的损耗。我们可以假设吉林油田再实施峰谷电价之后,总的电力消耗不变的基础上,将会发生以下情况:

1)每个单元的功耗保持不变,即它仍然在原始时间运行。因为在高峰时间比谷值时间会多出一个小时,而石油生产者就要付更多电力费用,所以从这点来看,会提高电力集团的收入,但是电力集团对于电价不进行改变,油田的整体也不会发生什么变化。

2)每个单元执行“隐藏峰值”操作,即,当某些峰值时间被调整到谷值或通常时间时。石油生产单位将其支出减少到电力集团并反映到电力集团,这减少了电力集团的外部支出,即外部油田减少。

根据上面描述的两点情况可以发现,峰谷电价实施以后,只要石油生产单位调整部分峰值时间电量到谷值或通常时间,电力集团的外部资金来源将会减少,那么就是说吉林油田外部资金收入会减少;每个石油生产单位的电力消耗增加只会增加电力。该集团的收入和油田的整体利益没有受到影响。

3吉林油田构建峰谷电价的主要影响因素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电力体制在进行不断的改革,而此时峰谷电价体制也会相应的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具体影响因素是由外因和内因共同决定的,内因表现为成本和价格分割;外因主要是需要考虑历史政策和用户需求弹性的影响。在二者因素的影响之下,传统的定价机制无法适应目前的体制改革和具体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对于吉林油田构建峰谷电价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至关重要。有利于促进科学合理体制的建立,促进电价的更加合理化。

3.1峰谷时段成本

成本是影响定价的最基本内部因素。不同的时段电价具有不同的成本,发电公司成本的增加是上网电费收入的损失。电网减少带来的好处投资成本,可以减少变电站,变压器等设备;从用户的角度出发,增加设备投资成本和运营管理成本,降低电力支出,实现发电利润,电力供应方利润与用户利益动态平衡,实现系统化发电,供电和用电之间互利共赢的目标。

3.2峰谷电价比

峰谷电价比的定义如下:合理设定峰谷电价的关键因素,影响峰谷电价的转移率。需要依据每时每刻的具体的电力情况和发电侧电价联动的具体理论,能够进行合理的科学价格比的发展,这样能够达到发电侧调峰的目的,同时能够达到经济利益提高的目的。

3.3电价需求弹性

用户对电价的反应是市场的结果。用户组的电力需求在响应价格方面具有一定程度的灵活性。电价需求弹性的准确估计与负荷预测的准确性有关,是峰谷电价发展的重要因素。用户需求对电源设定价格的响应反映在峰值的主动避免,电力消耗时间的变化以及高峰时段的电力消耗减少,从而改善了电力供应严重不足的情况。

4实施峰谷平电价电费增减测算

在具体的峰谷电价政策施行之后,我们可以假设石油企业不需要做任何的改变,发电集团的电量没有任何改编,那么采油单位就需要同发电集团支付2800万元的电费。假定用电负荷调峰1小时,用电按1000万千瓦时调整。在三个案例中进行了分析:

第一种情况就是当峰值功率完全调整到谷值时。电力峰谷值分别为98亿、1.04亿和1.2亿。那么在该调整模式情况之下,各采油单位耗电194万元,新增支出2382万元。电力集团对外减少467万元,即对外油田减少467万元。

第二种情况就是将峰值功率调整到山谷的一半,电力峰值和谷值将为9.8亿、9.9亿和1.07亿。在此调整模式下,各石油生产单位减少支持45万元,增持股份2382万元。电力集团的对外减少350万元,即油田的对外减少350万元。

第三种情况就是峰值功率全部调整为正常。电力的峰值和谷值分别为9.8亿,9400万和1.3亿。在此调整模式下,新增石油生产单位增加2485万元。电力集团对外减少233万元,即油田对外支持233万元。

以上是调整峰值时计算1000万的功耗。虽然差异来自实际情况,但变化趋势与上述三种情况相同。可以基于上述计算作为参考数来计算电费金额的实际变化,并且最终计算实际效益结果。

作者简介;邵春雨(1985-),男,辽宁沈阳人,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