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气管镜吸痰联合机械振动排痰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的临床观察

/ 3

电子气管镜吸痰联合机械振动排痰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的临床观察

李朝红郭力源刘江帆魏丽虹辛可孔静波

(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河南郑州450006)

中图分类号R563.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0408(2015)2-0021-03

摘要目的:分析电子气管镜吸痰联合机械振动排痰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strokeassociatedpneumonia,SA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11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58例SAP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我院神经内科同期收治的61例SAP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采取电子气管镜吸痰联合机械振动排痰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吸痰联合人工叩背法排痰,两组均给予抗菌药物、化痰及脑卒中常规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平均值、痰细菌培养阳性率、抗菌药物使用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PaO2平均值81.52±3.41mmHg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59.35±3.37mmHg,P<0.01;痰细菌培养阳性率(36.21%)显著高于对照组(14.75%),P<0.01;观察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时间(13±4.3)天,与对照组(18±5.7)天相比明显缩短,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电子气管镜吸痰联合机械振动排痰治疗SAP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PaO2,提高痰细菌培养阳性率,缩短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电子气管镜;吸痰;机械振动;卒中;肺炎;治疗

脑卒中属于临床常见病,患者合并肺部感染加重脑卒中病情,增加致残率和病死率。2003年德国Hilker医生提出卒中相关性肺炎(strokeassociatedpneumonia,SAP)的概念[1],我国对SAP诊治达成专家共识,定义SAP主要是指原来没有肺部感染的脑卒中患者在疾病过程中由于呛咳、误吸以及呼吸道感染等原因,引发新的肺部感染[2]。近几年我们采取电子气管镜吸痰联合机械振动排痰治疗SAP患者58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2011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58例SAP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我院神经内科同期收治的61例SAP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为脑卒中恢复期或者后遗症期,以“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入院。两组患者入院时均排除合并严重呼吸衰竭、感染性休克、严重昏迷、消化道出血等需要入住重症监护病房治疗者。

观察组58例SAP患者中,男女比例为36:22,年龄49~80岁,平均值为(68.5±2.4)岁。其中脑梗死51例,脑出血7例。对照组61例SAP患者中,男女比例为37:24,年龄49~81岁,平均值为(68.3±2.5)岁。其中脑梗死53例,脑出血8例。对比分析两组SAP患者的一般资料,表示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所有患者入院时均给予知情同意告知,治疗措施取得患者和家属签字,经医院伦理管理委员会同意执行。

1.2诊断标准与治疗方法

1.2.1SAP临床诊断:脑卒中患者入院时胸部DR或者CT检查发现新出现或进展性肺部浸润性病变,同时合并下列2个以上临床症状:(1)发热≥38℃;(2)新出现的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症状加重,伴或不伴胸痛;(3)肺实变体征,和(或)听诊肺部湿啰音;(4)外周血白细胞≥10×109/L或≤4×109/L,伴或不伴核左移。同时排除某些与肺炎临床表现相似的疾病如肺结核、肺部肿瘤、弥漫性肺间质病、肺水肿、肺不张、肺栓塞等[2]。

1.2.2SAP病原学诊断:观察组患者采取气管镜镜下吸痰、支气管肺泡灌洗以及保护性毛刷收集下呼吸道标本,并对其实施细菌定量培养,3种标本分别采用106、104、103CFU/ml为阈值,超过阈值浓度生长的细菌判定为病原菌,低于阈值为定值或污染菌[3-4]。对照组患者清晨留痰前用温开水漱口3次,咯出深部痰,留取标本于无菌痰培养盒内,困难者用吸痰管吸出口腔深部痰,于30min内送检。两组患者痰标本均用VITEK细菌鉴定药敏分析系统及最低抑菌浓度方法进行药敏测定,真菌鉴定以涂片可见大量孢子及菌丝,培养见真菌生长为准。

1.2.2治疗方法:两组SAP患者入院时均常规给予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配合化痰平喘以及改善脑代谢脑供血、营养脑神经、对症支持等治疗,等待痰标本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出来后,再根据敏感药物调整抗菌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电子气管镜吸痰联合机械振动排痰。术前告知患者知情同意并签字,护士协助患者采取仰卧体位,利多卡因常规鼻咽局部麻醉并环甲膜穿刺气管内麻醉,操作中全程对患者实施心电监护,持续鼻导管吸氧。气管镜使用OLYMPUSBF-260电子纤维支气管镜,经鼻进镜后,仔细观察患者声门、气管、气管粘膜及各分支情况,排除气管肿瘤和异物阻塞后对患者实施吸痰操作,直至患者支气管管腔畅通,无明显痰液为止,同时用一次性集痰器留取深部气管内痰标本送细菌培养。根据病情可以重复气管镜吸痰及痰细菌培养。同时,观察组患者每天由护理人员实施振动排痰机进行排痰,采用HBT-2000双通道振动排痰机进行治疗。患者取侧卧位或坐位,选择合适的扣击头,年老体弱选用Y型接头或圆形海绵接头,青壮年可选用圆形滑面接头,接上扣击器,设置初始频率20次/s,根据临床患者症状和操作模式的需要调节频率,操作者手持手柄将排痰仪扣击头放在患者的肺底部,由外向内,由下往上对患者实施叩击,避开胃肠及心脏部位,注意叩击罩一人一用,避免交叉感染。对于重点治疗病变部位,先扣拍3~5min,再振动3~5min,每次10~20min。于患者餐前、餐后2小时进行,每侧肺10至15min,每天3次。对照组患者采取人工叩背法排痰,护士空心握拳,有规律地用指腹和大小鱼际叩击患者背部,并指导患者深吸气,再用力咳出痰液。人工叩背法排痰于患者餐前、餐后2小时进行,每侧肺10至15min,每天3次。若患者存在意识障碍,咳痰无力时采取人工叩击后立即对患者实施负压吸引器吸痰,采取普通吸痰管经口腔或者经鼻腔吸痰,同时用一次性集痰器留取痰标本送痰细菌培养。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治疗期间的PaO2平均值、痰细菌培养阳性率和抗菌药物使用时间。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的痰细菌培养阳性率、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以及PaO2平均值进行数据分析。痰细菌培养阳性率属于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用率表示;PaO2平均值、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属于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使用(±S)表示,检验水准α=0.05,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中有21例患者痰细菌培养结果阳性,其阳性率为36.21%,对照组中有9例患者痰细菌培养结果阳性,其阳性率为14.75%,经比较观察组患者痰细菌培养阳性率(36.21%)显著高于对照组(14.75%),P<0.01;两组患者的PaO2平均值、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两组治疗过程中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支气管镜吸痰过程中出现脉搏血氧饱和度(SaO2)下降14例,一过性血压升高7例,明显咳嗽3例,经加大吸氧流量、暂停气管内吸引以及静脉给药控制血压等处理后均很快好转,未影响正常治疗;术后出现痰中带血5例和发热1例,均对症治疗后缓解。未出现严重支气管痉挛、心律失常等情况;机械振动排痰治疗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3讨论

SAP属于脑卒中患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已经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5-6]。SAP的发生与脑卒中的严重程度、卒中的部位、患者的咳嗽吞咽功能、年龄、营养状态、治疗是否得当以及患者基础疾病等多种因素相关。脑卒中后患者机体功能均会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特别是意识、吞咽障碍以及免疫功能下降,而意识、吞咽障碍易导致患者出现误吸、胃食管反流,发生吸入性肺炎;其次患者咳嗽反射减弱,呼吸道内分泌物不易咳出,导致痰液潴留呼吸道,诱发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坠积性肺炎,因此该类患者易出现多种细菌混合感染,对SAP实施长期抗菌治疗,易使患者出现耐药性,病情易反复发作,预后较差。为提高诊断治疗的准确性,应尽可能对SAP使用病原学诊断方法,早起查明肺部感染致病菌,更有针对性地使用敏感有效抗菌药物,同时,积极排除呼吸道分泌,对患者实施有效的吸痰、排痰治疗,改善呼吸功能,纠正缺氧,从而促进脑功能恢复显得尤为重要[7]。

本研究发现,电子支气管镜显示图像清晰,操作方便,不仅能够直接观察患者气管、支气管的具体情况,协助诊断,排除与肺炎类似的其他疾病,同时早期对患者实施电子支气管镜吸痰、肺泡灌洗治疗,能够及时有效清除患者气管内的分泌物,清除细菌、毒素,减轻炎症反应,促进SAP炎症吸收,增强抗感染的效果,减少抗生素的使用[7];同时,对患者实施吸痰操作,有效清除患者呼吸道内分泌物,使痰液引流通畅,改善患者的通气及换气功能,提高患者PaO2,有效纠正患者的低氧血症[8]。更重要的是,早期气管镜留取患者气道深部痰液,提高了查找SAP致病菌的准确性,提高了痰标本的细菌培养阳性率,而敏感药物提高了抗菌药物的治疗靶向性和有效性,能够有效缩短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改善患者的预后。在对患者实施病原学诊断时,为提高药敏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应注意有效留取痰标本,避免标本出现二次污染。有研究显示,经电子支气管镜获取的标本特异性高达80%至100%,敏感性达70%至90%,明显高于经口留取的痰标本检测[9]。

为保证安全及有效性,在对患者实施气管镜吸痰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在操作前应对患者实施高浓度吸氧操作,并结合患者的情况给予平喘治疗;②术中应全程给予患者心电监护、生命体征、SaO2监测;③术前应对患者实施充分麻醉,避免患者出现气道痉挛;④注意控制好气管内吸引时间,避免患者出现缺氧现象,若发现患者SaO2下降至80%,应立即停止吸引,待SaO2上升超过90%时再继续操作;⑤由经验丰富的专科医生执行,降低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机率。

人工叩击法对护理人员手法力度及体力等要求较高,相比于人工叩击法,机械振动排痰法具有穿透性强、力度均匀、频率稳定等优点,主要是采用低频振动与叩振相结合,为患者身体提供垂直力、水平力,其产生的定向力可穿透皮层、肌肉、组织以及体液,到达肺组织深部的小气管以及肺泡部位,从而利于对肺组织深部的痰液及分泌物实施引流,能够有效松弛、击碎及液化气道分泌物,并促使分泌物定向排出体外,同时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排痰,有效避免了手法扣背排痰的随意性,排痰效果更加持久有效[10]。配合电子气管镜吸痰,能够高效清除患者呼吸道内分泌物,显著降低患者发生呼吸困难、呼吸衰竭等并发症机率[11]。

脑卒中患者常存在多种基础疾病,抵抗力较差,一旦发生SAP,应立即实施氧疗、抗感染以及祛痰等积极治疗措施。另外应注意加强患者护理,严格按照无菌操作的要求,对其实施消毒隔离,避免出现交叉感染,同时应积极治疗原发脑卒中,改善患者的脑部循环,改善脑代谢,营养脑神经,营养支持及纠正水电解质失衡等综合治疗。本研究显示,对SAP患者采取电子气管镜吸痰联合机械振动排痰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PaO2,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痰细菌培养阳性率,更有针对性地使用有效抗菌药物,从而缩短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减少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康复,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使用。

参考文献

[1]HilkerR,PoetterC,FindeisenN,etal.Nosocomialpneumoniaafteracuteskroke:implicationsforneuologicalintensivecaremedicine[J].Stroke2003;34:975-981.

[2]卒中相关性肺炎诊治中国专家共识组.卒中相关性肺炎诊治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内科杂志,2010,49(12):1075-1078.

[3]HeylandDK,CookDJ,MarshallJ,eta1.Theclinicalutilityofinvasivediagnostictechniquesinthesettingofventilator-associatedpneumonia.CanadianCriticalCareTrialsGroup.Chest,1999,115:1076-1084.

[4]TorresA,El-EbiaryM.BronchoscopicBALinthediagnosisofventilator-associatedpneumonia.Chest.2000,117(4Suppl2):198S-202S.

[5]杨春伍.卒中相关性肺炎的临床分析[J].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2012,6(6):637-639.

[6]唐春雷,郝俊杰,高建等.急性卒中后肺炎对卒中近期预后影响的前瞻性研究[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1,10(4):406-409.

[7]LuisettiM,KadijaZ,MarianiF,eta1.Therapyoptionsinpulmonaryalveolarproteinosis[J].TherAdvRespirDis,2010,4(4):239—248.

[8]李杰,刘惟优,赖庆文,等.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疗效观察.中国老年学杂志,201l,31:4891~4982.

[8]LuisettiM,KadijaZ,MarianiF,eta1.Therapyoptionsinpulmonaryalveolarproteinosis[J].TherAdvRespirDis,2010,4(4):239—248.

[9]AmericanThoracicSociety;InfectiousDiseasesSocietyofAmerica.Guidelinesforthemanagementofadultswithhospital-acquired,ventilator-associated,andheathcare-associatedpneumonia.AmJRespirCritCareMed,2005,17l:388-416.

[10]郭玉军,游宝英.振动排痰机的工作原理及主要功能[J]医学装备,2012,24(1):161-162.

[11]王艳,郑军,杨爱春等.机械振动排痰技术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5):1138-1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