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儿童龋齿的病因及预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1

浅谈儿童龋齿的病因及预防

张懿

张懿(四川省广元市中医医院628000)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龋齿发病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通过对我区幼儿园368名在园学龄前儿童进行调查,了解儿童龋齿的发病情况。结果共调查儿童368名,患龋者为107例,患龋率为29.1%,吃甜食、零食和睡前不刷牙、饭后不漱口的儿童龋齿患病率明显高于不爱吃甜食、零食和睡前刷牙、饭后漱口的儿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小养成好的卫生习惯保持口腔清洁,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可有效降低儿童患龋齿的发病率。

【关键词】儿童龋齿发病原因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R788+.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7-0323-02

儿童龋齿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发病的原因主要有口腔不洁、爱吃甜食、牙齿本身原因等,龋病是一种由口腔中多种因素复合作用而导致牙齿硬组织进行性病损,其特点是发病率高,分布广,现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三大重点防治疾病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类食物的增加[1],儿童龋齿的发病率明显呈上升趋势,但由于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龋齿会给儿童造成严重的危害,是一种严重影响儿童身心健康的疾病。因此,幼儿时期及时开展龋齿的防治工作尤为重要,这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本文对我区幼儿园368名在园儿童的龋齿情况进行调查,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区幼儿园在园儿童368名,年龄3-6岁,其中男190名,女178名。

1.2方法由儿保科医生对调查对象进行统一的口腔检查[2],并采用调查问卷方式对368名儿童的老师及家长进行询问,内容包括儿童在婴儿期的喂养方式、儿童的饮食习惯及口腔卫生习惯等。

2结果

共调查儿童368名,患龋者为107例,患龋率为29.1%,吃甜食、零食和睡前不刷牙、饭后不漱口的儿童龋齿患病率明显高于不爱吃甜食、零食和睡前刷牙、饭后漱口的儿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2。

表1饮食习惯与患龋齿的关系(n,%)

注:*表示P<0.05

3讨论

从本次调查结果看,儿童的龋齿患病情况很严重,就这一调查结果我们对儿童患龋病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口腔细菌,口腔中的变形链球菌和乳酸杆菌与唾液中的粘蛋白和食物残渣混后在一起,发酵而产酸,使牙齿被腐蚀,软化,脱钙,慢慢形成龋洞;②饮食,中国人大多以大米为主食,大米中含糖量很高,还有很多儿童喜欢吃甜食和零食,而大多数零食的制作都是以蔗糖为主,而糖类是产生龋齿的重要原因,尤其是蔗糖,可使牙面的菌斑增多,其中致使龋链球菌大量增加;③牙齿,牙齿的形态、结构、位置等都对龋齿的产生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牙齿咬合面上的窝沟点隙,容易滞留细胞和食物残渣,不易清除,易发生龋齿,唾液粘稠、量少,口腔卫生差等都与龋齿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3]。预防龋齿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儿童保健工作,具体措施如下:①预防龋齿从孕期开始,保障胎儿期身体发育和牙齿发育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孕期要及时补充高蛋白质、维生素、钙质等营养物质,以确保胎儿牙胚的正常发育;②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注意口腔卫生是预防龋齿的重要环节,应教育儿童从小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学会合理刷牙方法,每天早、晚各一次,睡前不吃糖和零食、饭后漱口等。每年3-6个月进行1次口腔检查,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③防止牙列不齐,牙列不剂可使食物残渣滞留,从而易发生龋齿,因此要防止牙列不齐,换牙期如有滞留的乳牙和多生牙应及时拔除,修复缺失牙;④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婴儿时期应大力提倡母乳喂养,纠正儿童喜欢吃甜食和零食等不好的饮食习惯,因为甜食中大多含有蔗糖,蔗糖是引发龋齿的主要原因,尤其是睡前不要吃甜食,这些食物粘附或滞留在牙缝中,容易引起细菌繁殖而形成龋齿,平时教育孩子不偏食,多进食一些含氟量高的食物,如鱼、海带、虾等,也可选用一些含氟的牙膏,从而增强抗龋齿能力[4];⑤加强营养,营养不良易引起儿童牙釉发育不全和钙化不足,同时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牙齿容易被酸腐蚀发生龋齿,教育儿童多吃富含粗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瘦肉、豆角等,咀嚼时这些食物中的纤维与牙面摩擦,能去除牙面上附着的菌斑。

参考文献

[1]周京义,肖芳,邹萍,等.护齿保健与氟化泡沫在学龄前儿童防龋中的作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8):257-258.

[2]王岳,王涛.某市儿童学龄前儿童龋齿调查分析[J].中华临床医学月刊,2010,20(1):69.

[3]廉景新.鹰潭市儿童乳牙氟化泡沫防龋效果观察[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9,16(5):29.

[4]代其铭,郑美玲.博山区39个托幼机构儿童龋齿调查及干预措施探索[J].中国医药导报,2011,8(23):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