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0-20
/ 2

浅谈信息技术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宋秀和

山东省栖霞市实验中学265300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信息技术因其诸多的优势,已经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各科课堂教学中。初中政治又被称之为思想品德课程,顾名思义,这是一门理论性和抽象性都很强的学科,单纯地照本宣科,学生势必会失去学习的兴趣,但是如果有丰富多彩、生动形象的信息技术来助阵的话,定然会使思想品德课堂活色生香,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还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更能够拓展学习资源和涵养学生情感。

关键词:激发兴趣积极性提高效率教学质量拓展学习资源涵养情感

信息技术融合图形、文字、声音、动画等元素,组合加工并能共同直观呈现。这种表现方式一方面,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利于学生感官的认知便利,将抽象的理论具体化,更加具体地展现事物的发展进程,扩充课堂的信息总量;另外,还能够使教师的备课更加方便,省时省力,同时也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

新课改给教师带来的最新教学理念是重视三维目标的确立,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挖掘与把握,让学生“体验”——在自己与他人关系的问题情境中体验理性克制、原谅释怀、以德报怨等宽容心态;让学生“认同”——认同宽容是正确处理自我与他人关系、形成和谐气氛的重要品质,自己的健康成长需要宽容的胸怀;让学生“渴望”——每个学生都渴望拥有宽容的美德和社会环境。而要达到这一教学目标,显然只靠教师的言传难以达成,本文将就信息技术与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有效融合及作用谈谈自己的一些浅见。

一、信息技术助力情境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思想品德教学来说,教师怎样在上课伊始就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元素丰富、图文音结合,进行良好的学习情境导入,是多数思品教师经常选用的导课方式。教师在课堂导入环节中添加信息技术元素,能为新课制作一个精美的开头,吸引学生一探究竟,增添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使学生主动去探究新知识。

二、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习效率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阵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融入信息化元素,是对课堂学习过程的优化,也是对学习内容的优化,往往会收到事倍功半的学习效果。同时,多媒体能够避免课本及板书的限制,将学习内容更好地提炼并展示出来,避免因教师板书带来的时间浪费,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消化和巩固。因此,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从学生出发,有效展开信息技术教学,着力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例如,在学习《多元文化“地球村”》一课时,如果教师只让学生通过课本上的文字和图片信息去理解世界文化的多元性,学生未必会理解,更不必说留下深刻的印象了,而如果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中国的传统节日和民族节日的视频,播放国外的著名节日,如印度的大宝森节、德国慕尼黑啤酒节、巴西的狂欢节、西班牙的西红柿狂欢节等视频,将教师的讲解融合在生动的影像里,既能够增强学生对多元文化的直观了解,还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知识的热情,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三、信息技术有效课外拓展,丰富学习资源

思想品德是一门涉及面广、时事性强的学科,当今时代信息更替非常快,许多时事问题课本上无法及时跟进,而多媒体可以弥补这一不足。教师在传授给学生课堂知识的同时,还要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更多途径地丰富情感,培养高尚的情操。因此,思想品德教师要结合学科特点,合理利用网络资源,让学生通过信息技术进行知识的有效筛选、阅读,形成自己辨别是非的能力,涵养自己的道德品质。

例如,在学习一部分知识之后,教师可以通过布置实践作业,让学生在课后通过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本部分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这样,教师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信息搜集整理,既锻炼了学生使用网络资源的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

四、信息技术有助涵养品格,丰富思想感情

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方便教学情境的创设,能够启发学生某些方面的情感,更能够轻松地达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这主要是由于多媒体技术能够为学生提供一种生动的场景,包括生活情境,学生置身其中,自然而然地就会受到感染。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要对学生进行“尊老爱幼”教育,学生一定认为老师讲的是有道理的,如果教师能在拓展环节,能够选择恰当的教学视频,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必然会让学生站在主人公的角度上去体验这种美德,从而丰富自己的思想感情,培育自己的道德情操。

当然,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也是一把双刃剑,用得过多、用得不当,无论是对学科教学,还是对学生积极性的挫伤都是硬性的。这就要求教师既要把握好使用的度,又要掌控好使用的质,科学、合理地分配好信息技术使用的时间,精选符合教学内容的优质多媒体资源,并且要设定好使用的预期,最大程度地发挥出信息技术的正面作用,避免出现“热热闹闹大课堂,轻轻松松没学会”的低效课堂。

总之,信息技术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已经非常普遍,作为一名优秀的思品课教师,就应该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便利性、快捷性、即时性,增加学生课堂学习的参与度,加快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度,拓展学生广阔的资源空间,从而学好学科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品质,真正成长为社会所需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