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儿童癫痫手术麻醉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5-15
/ 2

探讨儿童癫痫手术麻醉措施

张磊

黑龙江省农垦北安分局中心医院麻醉科164000

【摘要】本文主要对儿童癫痫手术麻醉的情况进行分析研究,通过研究探索儿童癫痫手术麻醉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癫痫手术;麻醉;措施

儿童期是癫痫疾病的一个高发时期,大多数患儿的癫痫疾病可以通过药物进行治疗,大多数患儿能够完全得到治愈,但还是有一小部分患儿进行药物治疗的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在治疗患儿难治性癫痫疾病过程中,手术治疗便成为了一种重要的选择,但是与成年人相比,儿童的发育不成熟,与成人相比在生理上、发育上,儿童与成人都存在着显著性的差异,再加上癫痫手术的要求,决定了在癫痫手术麻醉管理上的一些特殊性。患儿的年龄不同,所采用的手术方法不同,麻醉的风险也不同,一般来说,患者的年龄越小,手术创伤越大,手术需要的时间越长,患者在进行麻醉时,出现的风险也就越大。其中在麻醉和手术过程中,低体温是最常见的一个问题。由于儿童体温调节的能力比较差,体温调节系统不成熟等原因,患儿容易出现体温异常。

1、调查内容

对儿童的体温、尿量、输液量以及输血量等项目进行观察与检测,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和拔管的时间,对于儿童在手术后发生寒战的情况进行观察记录,及时评估儿童的躁动情绪,观察在拔管期间有无恶心呕吐、低血压、异常出血等不良的反应。

2、方法

通过统计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通过标准差、中位数等对样本资料进行统计学的描述。用t检验、秩和检验、χ2检验对A组和B组患儿的各项临床指标进行比较,P<0.05认为有统计学差异。

3、结果

比较后发现对于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手术中的失血量以及输血量等都没有统计学意义,但是在拔管的时间上,A组患儿的时间要短于B组患儿。全组有20个患儿发作了癫痫,给予一定的药物后,癫痫发作得到控制并且患儿能够平静的入睡。两组患儿使用全身麻醉药物,在手术后癫痫得到较好的控制,但是在两组患儿中,各有3例在接受手术后,仍然需要接受相关药物的治疗,并且两组间没有显著差异。在手术中A组体温没有明显的变化,手术后体温为(36.7±0.2)℃,显著高于B组,B组患儿在手术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体温下降;术毕寒战发生率A组显著低于B组;A组中没有或者出现轻度躁动的比率优于B组;两组患儿没有出现喉痉挛、异常出血等不良反应。

4、分析

与成人相比,儿童的体表面积比较大,并且散热快,因此在手术的环境下,儿童更容易发生低体温,除此之外,患儿在接受全麻诱导后,气温没有湿化,这样会造成身体丢失一部份热量,因此,患者在吸入麻醉期间也会出现体温下降的问题。患儿在接受手术时时间长,出血量比较大,更容易出现低温,在本组研究中没有实施保温组的患儿出现了体温下降,在紧急情况下放置暖水袋,为患儿输注一些加温体液,使患儿的体温有所提升,虽然未产生严重的后果,但是医护人员还是要加以重视。术中低体温对手术患儿有着相当大的危害,研究表明:术中低体温会增加患者心脏做功,增加氧耗,诱发心脏病甚至心跳骤停;另外,低体温抑制免疫功能,导致凝血机制紊乱,使术中出血增多,对输血的需求显著提高。

5、结论

由于在癫痫手术中,癫痫手术本身对患儿的血循环影响较大,在加上患儿系统自主调节的功能较差,头部体表面积所占比例较大,因而脑血流量占排量的比例更大,开颅和关颅时很容易发生大量失血,本组研究没有发现两组有明显的出血量差异,影响手术出血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是手术时间的长短以及病灶的切除范围,因此,低体温对出血量的影响可能难以表现出来。根据这些情况,对于患者手术时间的长短以及手术中的失血情况,麻醉医师以及神经外科医师需要及时的进行预测,尤其是对于失血量较大的患儿,应备自体血液回收。全组多脑叶切除术3例出血量大,术中均采用自体血液回收,术中维持患儿循环稳定效果满意。另外寒颤是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在全麻恢复过程中,未作有效加温的患者,寒颤发生率约40%。

本组研究显示术毕寒战发生率B组显著高于A组。另外全身麻醉术后躁动是一种特殊性麻醉并发症,若处理不当可能会给患者造成很大危害。发生躁动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各种有害刺激是诱发和加重躁动的最常见原因,如疼痛、膀胱充盈,各种引流管、尿管、气管导管的刺激。在全身麻醉术后患者躁动的诸多原因中,麻醉减浅所引起的疼痛可能是诱发和加重躁动的最主要原因。寒颤会增加患者不适感,以及引起伤口疼痛,增加躁动的发生率。本组研究显示:A组中无或轻度躁动的比率优于B组。全麻术后躁动的危害较大,可使患者出现交感神经兴奋,如心率增快、血压升高,患者的体动与挣扎可造成过度通气、耗氧增加,并使生命体征无法正常监测,颅脑手术可引起术后引流增加,甚至发生颅内血肿。因此,必须加以控制。B组有一例患儿发生颅内血肿行二次手术清除血肿,手术顺利,术后未遗留后遗症。考虑与患儿术毕发生严重躁动有关。低温还会使肝脏的代谢率及肝功能均明显降低,且因大部分药物在肝脏的代谢速度减慢,从而延长麻醉药物的作用时间,以至于使患者清醒时间及拔管时间明显延长,易发生呼吸抑制、呕吐、误吸等意外并发症。

患者全麻下长时间手术,术中体温过低时,儿茶酚胺产生减少,使机体对外界刺激的应激反应减弱,也会导致患者术后苏醒明显延迟,延长清醒和拔管时间。本组研究与之相符,A组患儿拔管时间短于B组。正是由于术中低体温会给患者带来以上众多危害,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患者术中低体温都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并采取了很多术中保温的方法。主要包括覆盖保温、空气加温、液体加热、电热毯和循环水毯保温以及传统的双下肢充气保温,目前的充气式保温毯全部设计为覆盖患者体表,效果满意,但由于保温毯价格昂贵,所以在临床的应用受到限制。本组研究采用实验组手术床上放置循环水毯的方法即取得了较为满意的加温效果,该组患儿手术全程体温均维持在正常范围。可见该方法安全、实用、方便、有效。另外本组研究显示两组患儿均采用全身麻醉,麻醉深度调控满意,顺利完成术中皮层脑电图检测定位,术后癫痫得到控制,效果满意,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说明术中体温因素并未对手术效果产生影响。

参考文献:

[1]孙海峰;小儿全麻与体温[J];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2002年04期

[2]邓立琴;丁风兰;刘红;;全麻术后躁动225例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06年02期

[3]刘中杰;李凤仙;张庆国;徐世元;;癫痫患者与非癫痫患者维库溴铵ED_(95)值的比较[A];第十五次长江流域麻醉学学术年会暨2010年中南六省麻醉学学术年会暨2010年湖北省麻醉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